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平行时空传记

作者:和施小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3月9日,


    我们去参加平行时空旅行团,我们回来了。还带来了特产。


    “有哪些特定性格缺陷的人,会不自觉地被卷入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和自闭症孩子的家庭系统中,并且他们的“帮助”反而可能让情况更糟,而他们自己甚至意识不到?这些介入者往往不是恶意的,甚至常常自以为在“做好事”。但由于他们自身的人格特质和认知盲点,他们的行为会无意中加剧家庭的矛盾,伤害到脆弱的孩子。他们如何介入:可能是家庭中的其他长辈(如祖父母)、朋友或有声望的社区成员。”


    他们会说:“都是一家人,何必闹这么僵?”


    “你(指健康家长)应该为了孩子多忍让。”


    “她(NPD家长)也不是故意的,她就是那样的人。”


    3月10日,


    看见曾经的建筑,想起有过一次公交车坐过总站,会恍惚,不记得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


    为什么要做公交车,又为什么会做过总站,又要去哪里?这些问题都不知道。


    只觉得自己很难受想过离开,可是离开了又能去那里呢?我们徘徊着,来来回回的,这个世界有我们的存在的理由吗?一定会有的,不会向她们说的一样,废物不应该存在于世。


    3月11日,


    “与NPD家长产生共鸣:他们可能更能理解NPD家长对“面子”和“尊重”的需求,从而无形中站到了NPD一边。抹杀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的调解实质上否认和淡化了情感虐待的严重性,这对孩子和健康家长是二次伤害。人格特质:僵化、固执、迷信权威和规则。他们可能缺乏情感上的灵活性,认为所有问题都能通过一套严格的“方法”解决。他们如何介入:可能是某个医生、老师或治疗师。他们只关注“矫正”自闭症孩子的行为,而不考虑家庭的情感环境。”


    3月14日,


    “为何他们不知道问题所在:他们会给健康家长施加巨大压力,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训练计划,却完全忽略了执行这个计划的家庭环境是有毒的。当孩子因NPD家长的存在而情绪崩溃时,这种“训练”只会增加孩子的痛苦。”


    3月15日,


    “指责健康家长:如果训练效果不佳,他们可能会指责健康家长“执行不力”,从而加重了健康家长的罪恶感和无助感,却放过了问题的真正根源——NPD家长制造的压力。被NPD成功“伪装”所蒙蔽的旁观者:人格特质:天真、轻信、倾向于从表面价值看待事物。他们容易被有魅力、有社会地位的人所说服: NPD家长在外人面前往往是富有魅力、通情达理的。当健康家长试图向外求助时,NPD家长会精心编织一个故事,将健康家长描绘成“歇斯底里”、“控制狂”或“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焦虑过度”的人。看不见系统:他们只看到个别的人和行为,看不到整个家庭系统内部病态的互动模式。”


    3月16日,


    “低估NPD的破坏性:他们用普通人的情感逻辑去理解NPD的行为,无法想象那种深刻的共情缺失和操控性。高估“道理”的作用:他们认为通过讲道理、调解就能解决问题,但NPD的问题根源是人格结构,不是道理不通。”


    3月17日,


    “ 他们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自闭症孩子这个最脆弱、最无法发声的中心的感受和长期创伤。”


    “对于身处其中的健康家长来说,识别这些“好心办坏事”的介入者,与识别NPD本身的伤害同等重要。必须学会判断哪些支持是真正有滋养的、基于理解的,哪些只是看似美好却可能将家庭拖入更深渊的陷阱。寻求专业的、了解自恋**和神经多样性的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是避开这些陷阱的最可靠途径。”


    3月18日,


    “成为NPD的“助力”:他们完全相信了NPD的版本,并可能反过来劝说健康家长“想开点”,甚至帮助NPD家长传播对健康家长不利的言论。他们成了NPD无形中的工具,孤立了真正的受害者。NPD(缺乏情感共情): NPD人士难以真正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和内心世界。他们的“共情”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3月20日,


    收集资料,找到我们的价值,紧紧抓住每一个机会,也要救自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