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章 绿水青山赋

作者:代木易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牛老板的跨界咨询,像一把钥匙,为林守毅打开了更广阔的思路之门。


    既然“八戒”标准可以适用于猪,可以探索于牛,那么同样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品质的“生态羊”、“林下鸡”、“溪水鱼”呢?


    这套方法论的核心在于对生命成长过程的精细管理和对最终品质的极致追求,其应用边界远未到达尽头。


    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养殖场,而是投向了天魔寨下这片完整的生态系统。


    山峦、溪流、林地、农田,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多样性的复合体。


    他开始系统性地思考如何让这个系统内部产生更高效的循环与增益。


    立体循环与穿插互补:


    猪舍产生的粪污经过严格发酵处理,成为生态种植区最好的有机肥,滋养着苦菜、紫苏、山药等农作物。


    林下的鸡鸭鹅负责啄食害虫、疏松土壤,它们的活动为果树生长提供了天然助益,而它们的粪便同样回归土地。


    规划中的“生态牛”和“生态羊”养殖区,可以与现有林地交错布局,牛羊控制林下草势,减少防火压力,同时获得运动空间和天然饲料。


    木兰溪的活水被引入,规划建设小型生态渔场,利用水体循环,尝试鱼菜共生等模式。


    一个多层次、多物种互补共生的生态农业雏形,在他绘制的蓝图上逐渐清晰。


    观光农业的引入与品质把控:


    随着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作物的规模化种植,这片土地本身就成了风景。


    四季轮转,油菜花、紫云英、苦菜花、以及各种不同季节的果树花次第开放,将山谷装点得如同调色盘。


    林守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


    他决定在养殖核心区的外围,开辟观光采摘带。


    沿着溪流和田间小路,修建了木栈道和休息亭。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田园风光,体验采摘当季蔬菜瓜果的乐趣。


    更妙的是,他看到花海引来了野蜂,便主动联系了周边的专业养蜂人,邀请他们免费将蜂箱放置在自己的种植区内。


    “我只有一个要求,”他对养蜂人说,“你们必须保证蜜蜂的健康,不滥用药物,不掺杂其他糖分,产出最纯正的百花蜜。我会将你们的蜂蜜推荐给我的高端客户群。”


    这对养蜂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们获得了优质的蜜源和稳定的高端销售渠道;而林守毅则丰富了产品线,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生态好物,实现了双赢。


    对于观光区,他还有更深远的考虑。


    他鼓励周边的乡亲,将自家产的土鸡蛋、偶尔捕捞的溪鱼、自家园子里吃不完的时令蔬菜瓜果,拿到他在观光区域内专门划出的管理规范的“乡邻集市”点售卖,直接面对游客。


    “所有进入这里售卖的农户实名制,所有物品贴上可追溯的标签,我们无偿为乡亲们出售的所有物品提供品质担保。当然,我们必须以‘八戒’的规范进行产期和售前指导和把关,保证所有物品有出处,可追溯,确保品质优良。”


    林守毅在内部会议上宣布,“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偿的。在这一点上,我们虽然是纯投入,零回报,就当是回馈乡亲和客户吧。


    “当然,我们也必将在此后受到正反馈。”林守毅看到大家一时不是很理解他的话,便继续说道。


    这个决定一开始让部分员工和群众不解。


    “毅哥,我们费心管理,为啥不收点钱?这不是白忙活吗?”林小满也提出疑问。


    林守毅耐心解释:“我们的核心是‘品质’和‘信任’。收那点钱,不如把好质量关。游客在这里买到的每一样东西都放心、好吃,他们才会愿意再来,才会相信我们‘八戒’品牌的所有产品。这叫‘功夫在诗外’。乡亲们的东西卖得好,收入增加,才会更支持我们,形成良性循环。”


    起初,一些村民还将信将疑,但很快,效果就显现出来。


    由于品质有保障,环境有特色,“天魔寨生态观光区”的口碑迅速传开。


    游客们不仅来看猪跑步,来赏花、采摘瓜果,更乐意在“乡邻集市”消费,因为这里买到的土特产真实在、味道好。


    乡亲们的收入实实在在地增加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对林守毅的安排也从不解变成了由衷的拥护和配合。


    他们自发地维护集市秩序,更加注重自家产品的品质,甚至主动提出希望养猪场能给予更多的种植和养殖指导。


    绿水青山间,一个以“八戒”品牌为核心,融合了生态养殖、有机种植、观光体验、农产品直销的综合性生态农业体系,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林守毅用他的远见和坚持,不仅养出了好猪,更盘活了一方水土,正在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书写成天魔寨最生动的实践。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