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1章 公主再次派人暗访

作者:那只不吃鱼的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城,琼华殿。


    与外界或愤懑或喧嚣的气氛不同,这里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宁静与清冷。只是,在这份宁静之下,暗流涌动。


    赵灵溪临窗而立,窗外是宫墙内一成不变的景致,但她那双沉静如秋水的眸子,却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落在了遥远青州的方向。


    几日过去了,青黛第一次派人调查无功而返的结果,并未让她感到意外,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心中的猜测。李嵩冒功之事,绝非空穴来风。只是这老狐狸手脚做得干净,一时难以抓到把柄。


    她反复思量着整件事的脉络。


    李嵩此人,才居平庸,这是朝野共识。若他真有此等惊世骇俗的巧思,何以在青州任上近十载,于农事水利方面毫无建树,偏偏在临近考核、急于寻求政绩突破口之时,突然“灵光一闪”?这不符合常理。


    反观那林澈……虽行事荒诞,语出惊人,但其在“焕颜阁”、“酥香记”乃至那“透心凉”上所展现出的,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对于规则的巧妙利用(或者说践踏)、以及那种天马行空却又能落到实处的“创造力”,都与这曲辕犁、水车之中所蕴含的、打破常规的巧思,有着某种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一致性。


    那是一种不愿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既定框架的“别扭”劲儿。只不过,一个表现在了诗词经商上,一个表现在了工匠技艺上。


    而且,时间点太过巧合。林澈庄子上的研发,与李嵩的“横空出世”,几乎前后脚。世上哪有如此凑巧之事?


    更让她在意的是,根据青黛二次汇报中提及的,林澈庄子在那段时间戒备异常森严,庄户对某些事讳莫如深的态度。这绝不仅仅是普通的“遭贼”所能解释的。那更像是一种经历了重大变故、吃了暗亏之后,本能地自我保护和外紧内松的警惕。


    综合这一切,赵灵溪几乎可以断定:那“嵩犁”、“嵩车”,九成九便是出自林澈之手!而且,极有可能是被李嵩以不光彩的手段强取豪夺而去!


    一想到那个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内里藏着傲骨的少年,此刻可能正因心血被窃、冤屈难申而愤怒憋闷,赵灵溪的心中,便泛起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涟漪。那是一种混合着些许不平,以及更多探究欲的复杂情绪。


    她欣赏那份藏于“疯癫”之下的才华,更不愿见到如此巧思被一个庸碌贪婪的官僚窃取,成为其钻营的资本。这无关私人感情,更像是一种……对“真实”与“公道”的本能维护。


    “青黛。”她转过身,声音清越,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奴婢在。”青黛立刻上前。


    “李嵩此人,才具平庸,贪鄙有余,”赵灵溪缓缓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判断,“以其心性能力,绝无可能凭空想出‘嵩犁’、‘嵩车’这般巧器。此事背后,必有隐情。”


    她走到书案前,指尖轻轻划过光洁的桌面,仿佛在勾勒某种无形的线索:“上一次我们的人未能深入,或是方向有误,或是李嵩防范太严。但真相,不会永远被掩盖。”


    她抬起眼帘,目光坚定地看向青黛:“你亲自挑选两个最为得力、心思缜密、且绝对可靠之人。要生面孔,最好是有正当行商或者探亲理由,能够自然融入青州,不易引人怀疑的。”


    “是,殿下。”青黛神色一凛,知道公主这是要动用更核心的力量了。


    “让他们悄悄去青州,”赵灵溪吩咐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此次调查,目标要更加明确,手段要更加灵活。不必执着于直接拿到李嵩冒功的铁证,那样太难。”


    她思路清晰地布置任务:


    “第一,重点查访青州官营或与官府往来密切的工匠作坊。看看近期是否有大规模打造新式犁具、水车的动静?工匠来源是哪里?是否有人是从京城方向过去的?或者,是否有工匠行为异常,比如突然变得阔绰,或者闭口不谈打造过程?”


    “第二,设法接触一些李嵩府上的边缘人物,比如负责采买的下人、门房、或者不得宠的妾室丫鬟。从他们口中,或许能探听到一些关于图纸来源、或者李嵩近期异常举动的蛛丝马迹。比如,李嵩是否在得到图纸前后,接触过什么特殊的陌生人?府内是否谈论过京城相关的人或事?”


    “第三,”赵灵溪顿了顿,眸光微闪,“留意青州城内外,是否有其他身份不明、也在暗中打听李嵩或者农具相关消息的人。或许,不止我们一方,对这件事感兴趣。”


    她这最后一点,几乎是直觉性的判断。以林澈的性格,吃了这么大的亏,绝不可能毫无动作。他很可能也已经派了人前往青州。


    “告诉他们,此行首要任务是安全,其次是查明农具的真正来源。线索不必求大,但务求真实、具体。哪怕只是一个工匠的闲谈,一个下人的抱怨,只要与京城、与图纸来源相关,都可能至关重要。”赵灵溪叮嘱道,“所有信息,直接向你汇报,由你整理后呈报于我。”


    “奴婢明白!”青黛郑重领命,“定会挑选最稳妥的人选,小心行事。”


    “去吧。”赵灵溪挥挥手。


    青黛再次悄无声息地退下,去执行这项更为隐秘和深入的任务。


    殿内重新恢复宁静。赵灵溪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悠远。


    她这番举动,固然是为了弄清真相,维护某种意义上的“公道”,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对那个“妙人”的一种无形声援?她想看看,在被夺走心血、看似陷入绝境的情况下,那个林澈,究竟会如何破局?而他派出去的人(如果她猜得没错),与自己派去的人,又会在青州那片土地上,上演怎样的戏码?


    这盘棋,因为她的再次落子,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有趣了。她就像一个冷静的观棋者,既在局外,又通过自己的方式,悄然影响着棋局的走向。


    而她所提供的这份意外的、不为人知的助力,或许将在关键时刻,成为捅向李嵩要害的、最锋利的一把匕首。只是不知,那个远在京郊、可能正在暴跳如雷或者暗中磨刀的世子,是否会意识到,在这片笼罩着他的阴影之外,还有一束来自深宫的目光,正带着清冷的好奇与隐约的期待,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喜欢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请大家收藏:()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