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茨奖颁奖现场。
22岁的叶濯缨站在领奖台的中央,刚刚从国际数学联盟主席手中接过那枚象征着数学界最高荣誉的菲尔茨奖奖章。台下坐着来自全球的数学泰斗、学术新锐,以及专程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家人与友人——汤睿坐在第一排,目光沉静而骄傲。
叶濯缨调整了一下话筒,正准备用中文开始他精心准备的获奖感言,感谢数学之美、感谢家人与爱人、感谢他所处的这个时代。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突然从侧面的媒体区猛然站起,以惊人的速度冲破并不严密的安保防线,跃上舞台。那是一个神色激动、眼神混乱的中年白人男子,他手中赫然握着一把黑色手木仓,木仓口直指叶濯缨的胸口。
“你这个黄皮肤的骗子!数学是属于白人的智慧!你不配站在这里!” 男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嘶吼着,声音因激动而扭曲。
全场瞬间陷入死寂,随即爆发出惊恐的尖叫。保安从四面八方冲来,但投鼠忌器,不敢贸然上前。
汤睿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脸色瞬间煞白,却被身旁的顾兆和死死按住手腕。
而处于风暴眼中心的叶濯缨,在最初的零点几秒本能的身体紧绷后,迅速恢复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静。他甚至没有后退半步,只是微微抬起拿着奖章的左手,示意自己并无攻击性,右手依旧稳稳地扶在话筒架上。
他的目光没有闪躲,直接迎上持木仓者充满憎恨与疯狂的双眼,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清晰、冷静,不带一丝颤抖:
“先生,你手中的武器,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和触发式机械原理制造的。而我所研究的数学,是理解这一切,乃至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语言。”
持木仓者显然没料到他会说这个,愣了一下。
叶濯缨继续用那种陈述数学定理般的平稳语调说道:“你质疑我的资格。菲尔茨奖的评选,基于四篇匿名评审、全球顶尖数学家共同认可的论文。它的标准,是逻辑的严谨与思想的深度,与肤色、国籍无关。”
他微微侧头,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就像牛顿的定律、高斯的定理,它们属于全人类。智慧,没有边界。”
男人的手臂微微颤抖,木仓口却依然对准叶濯缨。
“你现在很愤怒,我理解。” 叶濯缨的语气甚至带上了一丝近乎“探讨”的意味,“但暴力无法证明任何数学命题,也无法否定任何一个经过严格验证的定理。它只会终结对话的可能。”
就在他说话吸引对方注意力的同时,两名经验丰富的保安已从侧后方悄无声息地逼近。
“放下木仓,” 叶濯缨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我们可以谈谈,关于数学,或者关于你的不满。但用这种方式,你什么也得不到,只会失去一切。”
也许是那过分冷静的态度瓦解了行凶者的冲动,也许是“失去一切”这个词触动了他某根神经,男人的眼神出现了一瞬间的涣散。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刹那!
两名保安如猎豹般扑上,一人精准地扣住其持枪的手腕向上猛抬,另一人将其死死按倒在地,木仓“啪”地一声掉落在光洁的地板上,被迅速踢开。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全场在片刻的凝滞后,爆发出如释重负的惊呼和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惊魂未定地拍着胸口,看向台上那个年轻人的目光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
叶濯缨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因刚才的混乱而微微歪斜的领结。他甚至弯腰,从容地捡起了那枚在混乱中掉落在台上的菲尔茨奖章。
他重新站回话筒前,面对依旧骚动不安的会场,用他那特有的、平静无波的声音说道:
“抱歉,一个小插曲。我们刚才说到……数学,它应该是一座桥梁,而非壁垒。”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变得坚定而清澈。
“现在,请允许我继续我的感言——”
汤睿在台下,紧紧攥着的手终于缓缓松开,指尖仍在微微发颤,他看着台上那个木仓口下依然不改其色、以理性与冷静化解危机的爱人,眼眶骤然发热。
那一刻,所有人都明白,叶濯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超凡的勇气,更是一种深植于骨髓的、对理性与智慧的绝对信仰。他不仅在数学上证明了霍奇猜想与NS方程,更在现实的险境中,证明了智慧与冷静,是人类面对野蛮最强大的武器。
而这段插曲,也注定与他的菲尔茨奖一起,成为科学史上又一个广为传颂的传奇。
---
1. 高赞热评 | 获赞 28.5万
用户:@格物致知
评论:“他站在人类智慧的领奖台上,面对的却是最原始的野蛮。他用公式和逻辑面对木仓口,那一刻,叶濯缨证明的不仅仅是数学定理,更是文明的高度。”
回复点赞: “你说的真好,我哭了。”、“总结到位!”
2. 热门评论 | 获赞 22.1万
用户:@数学使我快乐
评论:“别人开挂的人生:11岁上清华,22岁菲尔茨奖。叶神开挂的人生:顺便在领奖台上用冷静和智商完成一次反/恐/谈判。”
回复点赞: “真实!”、“这副本难度也太高了!”、“叶神:哦,领奖路上顺便解了个‘人身安全NP完全问题’。”
3. 热门评论 | 获赞 19.8万
用户:@法学生李明明
评论:“理性与疯狂的极致对比。那个种/族主义者想用暴力抹杀成就,而叶神用绝对冷静的姿态,让所有人看到偏见在智慧面前的渺小和可笑。”
回复点赞: “他站在那里,就是最好的反驳。”、“格局打开了。”
4. 热门评论 | 获赞 17.5万
用户:@汤总的领带今天松了吗
评论:“只有我注意到直播镜头扫到汤总瞬间煞白的脸和他想冲上去被拉住的样子吗?他得多害怕啊……嗑死我了,这生死相依的CP!”
回复点赞: “姐妹我懂你!那一刻的爱情比任何剧本都真!”、“汤总后来死死盯着台上的样子,心疼死了。”
5. 热门评论 | 获赞 15.9万
用户:@国际关系观察员
评论:“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它发生在象征着纯粹理性的数学最高殿堂,提醒我们,科学前进的每一步,依然要面对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敌意。叶濯缨的处理,是东方智慧面对西方极端偏见的一次完美示范。”
回复点赞: “上升到这个层面,确实!”、“叶神无意间又完成了一次文化输出。”
6. 热门评论 | 获赞 14.2万
用户:@摆烂小能手
评论:“我二十二岁因为早上起不来挂科,人家二十二岁在菲尔茨奖台上面对木仓口冷静谈判。我和叶神的差距,比我和猴子的差距还大。”
回复点赞: “过于真实,引起不适。”、“谢谢你,让我更焦虑了。”
7. 热门评论 | 获赞 12.7万
用户:@安全顾问王师傅
评论:“从专业角度看,叶濯缨的应对是教科书级别的。不激怒、不退缩,用语言分散对方注意力,为安保人员创造了宝贵的机会。这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绝了。”
回复点赞: “他真的,每一步都像是在解一道题。”、“所以天才的大脑在任何领域都是顶配吗?”
8. 热门评论 | 获赞 11.3万
用户:@吃瓜前线速报
评论:“最新消息,那个人是个极端种/族主义者,之前就有过不当言论记录。现在外网也炸了,很多人都在向叶濯缨道歉,说这是数学界的耻辱。”
回复点赞: “希望严惩!”、“叶神用实力赢得尊重,不需要这种道歉。”
9. 热门评论 | 获赞 9.8万
用户:@心理学科普菌
评论:“在极端应激状态下,大脑前额叶(负责理性思考)很容易宕机,被杏仁核(负责情绪)接管。叶濯缨能在木仓口下保持如此高度的认知功能和逻辑表达,他的大脑结构可能真的和普通人不一样……”
回复点赞: “懂了,硬件不一样。”、“这就是六边形战士吗?”
10. 热评结尾 | 获赞 8.5万
用户:@叶神今天发Nature了吗
评论:“好了,现在压力给到诺贝尔奖委员会这边,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安保如果比不上数学家大会,我们可不答应[doge]”
回复点赞: “哈哈哈哈哈夺笋啊!”、“诺贝尔:我这就去加强安保!”、“叶神:领个奖怎么这么难。”
---
灯光璀璨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汤睿坐在第一排,目光沉静地追随着台上那个清瘦挺拔的身影。他的小缨,正站在数学世界的巅峰,接受至高荣誉。那一刻,汤睿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骄傲,仿佛自己所有的成就,都比不上此刻见证爱人加冕的万分之一。
然后,那个身影猛地窜出。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凝固。
“砰”——是那人跃上舞台的闷响?还是他心脏骤然停跳的轰鸣?
“你这个黄皮肤的骗子!数学是属于白人的智慧!你不配站在这里!”
疯狂的嘶吼像淬了毒的冰锥,瞬间刺穿他的耳膜,直抵心脏。血液在刹那间冻结,又在下一秒疯狂倒流,冲得他眼前一片空白。
枪!
那个黑洞洞的木仓口,精准地、残忍地,对准了他视若瑰宝的胸膛。
不——!
他想嘶吼,喉咙却像是被水泥封死,发不出任何声音。身体的本能让他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猛然而起,只有一个念头——冲上去,挡住他!
“睿哥!别动!”
手腕上传来一股巨大的、不容抗拒的力量。是顾兆和。理智尚存的好友死死地箍住了他,用眼神厉声警告:别刺激歹徒!
他被钉在原地。全身的肌肉绷紧如岩石,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月牙形的血痕,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
无能为力。
他从未如此刻般痛恨这个词。他可以在谈判桌上翻云覆雨,可以在资本市场运筹帷幄,可以为他构建一个不受任何世俗干扰的象牙塔。可在此刻,在真真切切的死亡威胁面前,他所有的财富、权势、计谋,都成了最可笑、最无用的摆设。他只能像个废物一样,眼睁睁看着最爱的人命悬一线。
恐惧像无边无际的黑色潮水,淹没了他。那不仅仅是失去爱人的恐惧,更是眼睁睁看着世间最璀璨的智慧、最纯粹的灵魂,可能被最丑陋的野蛮瞬间摧毁的、足以令星辰坠落的绝望。
然后,他听到了那个声音。
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来,没有一丝颤抖,平稳得像是在清华园的教室里讲解一道习题。
“先生,你手中的武器,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和触发式机械原理制造的。而我所研究的数学,是理解这一切,乃至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语言。”
……
“就像牛顿的定律、高斯的定理,它们属于全人类。智慧,没有边界。”
……
“放下枪……我们可以谈谈,关于数学,或者关于你的不满。”
汤睿僵在原地,忘记了呼吸。
他看着台上那个年轻人。聚光灯下,叶濯缨的眼神清澈而坚定,那不是强装的镇定,而是源于灵魂深处对理性与逻辑的绝对信仰,是站在智慧高地上对一切蒙昧与暴力的俯视。
在那极致的恐惧中,一种更极致的情感,如同破开冰层的岩浆,汹涌而出——是震撼,是骄傲,是灵魂深处的战栗。
他一直知道他的小缨是天才,是珍宝。但直到此刻,直到生死关头,他才真正目睹了这具年轻身体里蕴藏着怎样一个坚不可摧、光华璀璨的灵魂。
他的爱人,在用生命践行他所信仰的真理。
保安扑上,危机解除。掌声雷动。
汤睿缓缓地、几乎是脱力地坐回座位。紧紧攥着的手松开,指尖仍在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他看着叶濯缨弯腰,从容地捡起奖章,整理领结,然后平静地继续被打断的感言。
“抱歉,一个小插曲。我们刚才说到……数学,它应该是一座桥梁,而非壁垒。”
那一刻,汤睿眼眶骤然一热。
所有残余的恐惧、后怕,都被这股汹涌的热流冲散。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掌控一切的保护者。在叶濯缨那近乎神性的冷静和勇气面前,他心甘情愿地臣服。
心理活动最终定格为:
·旧的框架彻底粉碎: “保护者”的身份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和可笑。他不需要,也没有资格再去“庇护”一个这样的灵魂。
·全新的认知轰然确立:他所爱的,是一个能与他并肩立于任何风暴中心,甚至能引领他穿越恐惧的、真正的战友与伴侣。
·极致的骄傲与怜爱交织:为他的勇气和智慧骄傲到心脏发胀,又为他在如此险境中展现的冷静感到无以复加的心疼与怜爱。
他看着台上那个重新开始讲话的青年,仿佛看到了一座沉默而巍峨的山岳。
(内心独白):
“原来……我一直想紧紧护在怀里的,不是一只需要温暖的金丝雀。”
“而是一只羽翼足以遮蔽风暴的鹰。”
“叶濯缨……从此以后,我不是你的庇护所,我是你的同谋。与你共赴一切荣光,也与你共渡一切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