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章 量子通信2

作者:林语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场与三大运营商的集体谈判尘埃落定后,华讯CTO张明远——这位在通信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技术权威,内心却久久无法平静。叶濯缨那份超越商业算计、直指国家基石的战略格局,让他既感佩又隐隐后怕。他通过私人渠道,再次约见了叶濯缨,希望能进行一次更深入的、一对一的交流,或许,还存着一丝弥补独家授权未果的念想。


    会面依旧在清华科技园,但换了一间更小的会议室。只有他们两人。


    张明远收敛了上次谈判时的热切,语气更为诚恳:“叶教授,上次您的方案让我们受益匪浅,格局之大,令我汗颜。今天冒昧再次打扰,是想更深入地请教,您如何看待我们华讯现有的技术路径在未来五到十年的安全性?”


    他带来了华讯引以为傲的、已投入上百亿研发的下一代通信安全架构白皮书,厚厚一叠,推到了叶濯缨面前。这本身已是对这位少年极高的尊重和某种程度的“交底”。


    叶濯缨没有去翻那本制作精良的白皮书。他听完张明远的问题,微微垂眸,那双清澈的眼睛似乎聚焦在了空气中的某个无形之处,进入了纯粹的思考状态。然后,他拿过旁边的平板电脑,手指开始飞快地滑动、点击,构建着某种模型。


    会议室里很安静,只有他指尖轻触屏幕的细微声响。张明远耐心等待着,但内心不免有些疑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不以为然——再天才,也需要时间和数据吧?


    五分钟,大概只过了五分钟。


    叶濯缨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落在张明远身上,声音没有一丝波澜,如同在宣读一份实验报告:


    “张总,根据我刚构建的模型推算,基于贵司现有的技术路径和研发投入比,若不引入新的底层协议,现有通信安全体系的边际效益将在未来18个月内趋近于零。”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地砸在张明远的心上。


    “市场竞争力衰减曲线显示,24个月后,被完全淘汰的概率是97.3%。”


    那一瞬间,张明远感觉后背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华讯内部最机密的评估报告,动用大量数据、花了数周时间得出的最悲观结论,也只是“五年内面临重大挑战”。而这个少年,只用五分钟,一个便携设备,就将他们的底牌看得一清二楚,甚至给出了更精确、更残酷的时间表。


    然后,叶濯缨才看向他,眼神里没有得意,没有威胁,只有一种纯粹的逻辑追问,仿佛在探讨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所以,您确定要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主要讨论的是授权价格的问题吗?”


    张明远僵在原地,所有准备好的技术探讨、未来规划,在这样绝对理性的“降维打击”面前,土崩瓦解。他根本不是在谈判,他是在陈述一个他们无法反驳的未来。他手里握着的不是待价而沽的专利,而是能决定他们生死的“诊断书”和“救命药”。


    那一刻,张明远才真正明白,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拿捏的天才少年,而是一个已经站在未来、俯瞰整个行业格局的巨匠。他考虑的,早已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如何重构整个通信安全的底层生态。


    这五分钟,不是请教,不是交流。


    这是一场审判。


    而叶濯缨,是那个手持数据与真理法槌的法官。


    张明远深吸一口气,所有的侥幸心理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他站起身,极其郑重地向叶濯缨微微躬身:


    “叶教授,受教了。华讯,将全力支持并参与您主导的专利池与标准制定工作。”


    他心服口服。


    张明远离开清华科技园时,北京的夜色已然深沉。坐进车里,他没有立刻让司机发动,只是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车窗外的霓虹透过玻璃,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


    刚才那五分钟,如同一声惊雷,在他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炸响。


    97.3%。


    这个数字像烙印一样灼烧着他的思维。


    他想起自己如何在董事会上力排众议,推动那个耗资百亿的“磐石”安全架构项目;想起团队如何夜以继日,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想起不久前,他还为此在行业论坛上意气风发地发表演讲,宣称这将为华讯赢得未来五年的绝对优势。


    这一切,在叶濯缨那平静的、基于冰冷数据模型的宣判下,显得如此可笑,甚至……可悲。他们像一群在旧地图上精心规划航线的水手,却不知少年已经看见了全新的、他们无法想象的新大陆。


    他拿出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他略显苍白的脸。他点开公司内部最高决策层的群,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许久,最终,发出了一条信息:


    「即刻起,暂停‘磐石’项目所有后续投入。明早九点,紧急董事会,议题:公司未来五年技术战略全面重构。另: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与叶濯缨教授专利池及标准制定工作的深度合作。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信息发出后,群里死一般的寂静。过了好几分钟,才有人小心翼翼地回复:「张总,发生什么事了?‘磐石’项目是我们……」


    张明远直接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沙哑和斩钉截铁:


    「听着,我们之前的路,走错了。不是小错,是足以让华讯这艘大船沉没的方向性错误。刚刚,叶濯缨教授只用五分钟,就证明了这一点。不要再问为什么,执行。」


    挂断电话,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那股憋闷与震撼一并吐出。他再次点开与叶濯缨的聊天界面,那个简单的“Y.Z.Y”备注,此刻在他眼中,重若千钧。


    他输入又删除,反复几次,最终只发出了一句:


    「叶教授,感谢您今天的指点。华讯,愿成为新标准的基石。」


    没有回复。他知道,那个少年此刻大概率又沉浸在了某个新的公式世界里,根本不会在意他这句近乎表态的留言。


    但张明远知道,从今天起,他,以及他所领导的华讯,乃至整个中国通信产业的命运,都已经和这个十九岁少年的名字,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他不是在追随一个天才,他是在拼尽全力,试图跟上一个时代巨轮的航速。那五分钟的审判,剥掉了他作为行业巨擘的所有骄傲,也为他,乃至整个行业,劈开了一条通往未来的、必须踏上的荆棘之路。


    车子缓缓驶入夜色,张明远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一个由叶濯缨定义规则的新时代,真的来了。而他们这些旧时代的船长,要么学会在新的海洋里航行,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船,沉没在历史的浪涛之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