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点是叶濯缨投资赵文嘉的“深度求索”一周后。
地点在叶家老宅,一个浸润着书香与墨韵的宁静庭院。夏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繁茂的葡萄藤架,洒下斑驳的光点。
叶濯缨正坐在院中石凳上,面前是一副精致的梨花木围棋棋盘。他执黑,对手是他的哥哥叶濯舟。年仅十一岁的少年,脊背挺得笔直,眼神专注地落在纵横十九道上,落子清脆,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静果决。棋局已至中盘,黑白大龙纠缠,杀机四伏。
叶濯舟落下白子,形成一道看似坚固的外势,嘴角带着一丝兄长对弟弟的温和笑意:“小缨,这盘你可要小心了。”
叶濯缨没有立刻回应,指尖夹着一枚黑子,悬在棋盘上空,久久未落。他的目光穿透了局部的厮杀,似乎在演算着更深远的变化。整个庭院只剩下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
就在这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这份宁静。
“濯舟!你上次说的那个项目计划书,我带来了,赶紧帮我看看……”一个清朗而富有磁性的年轻男声响起。
叶濯缨和叶濯舟同时抬头。
来人正是二十岁的汤睿。他穿着一件质地精良的浅蓝色衬衫,袖口随意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他身形高挑,眉眼俊朗,此刻额角带着细密的汗珠,眼神锐利而充满活力,像一头刚刚结束奔跑的年轻猎豹,浑身散发着属于商业世界的勃勃生机。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显然是有急事找叶濯舟商量。
然而,当他看到石桌旁的叶濯缨时,脚步猛地一顿,话语也戛然而止。他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错愕,显然没料到叶濯舟的弟弟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过分年幼的孩子。尤其这孩子还正和他哥哥下着围棋,那架势,绝非孩童玩闹。
叶濯缨也看着他,眼神平静无波,像是在观察一件新奇的仪器,带着纯粹的好奇与审视。
汤睿迅速收敛了惊讶,换上得体的笑容,带着点对小朋友的友善语气,主动打招呼:“你好啊,小朋友。我是汤睿,你哥哥的朋友。在下棋呢?”
叶濯缨没有接话,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他的注意力似乎更多地放在了汤睿带来的那份文件封面的Logo上,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旁人无法察觉的了然。
叶濯舟笑着打圆场:“小缨,这是汤睿哥哥。汤睿,这就是我弟弟,濯缨。”
汤睿从善如流,走到近前,本想揉揉小孩的头发以示亲近,但触及叶濯缨那过分清澈和平静的目光时,手在半空中微妙地停顿了一下,转而自然地撑在了石桌边。他的目光顺势落在了棋盘上。
只一眼,汤睿的眉头就几不可察地蹙了起来。
他出身优渥,围棋是自幼的修养,虽不及专业,但眼界不俗。这盘棋……黑棋的布局深远,计算精准,几处看似隐忍的退让,实则暗藏杀机,白棋的外势看似雄厚,实则已被黑棋隐隐刺中要害,一条大龙气息已滞,处境岌岌可危。
这绝不是一个普通孩子能下出来的棋!这计算力,这大局观……
就在这时,叶濯缨一直悬着的手终于落下。
“啪。”
一声轻响,黑子落在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位置——一间高挂。
汤睿瞳孔微缩。这一手,精妙至极!并非直接屠龙,而是彻底断绝了白棋大龙与外围的所有联络可能,同时自身构成铁壁,将中腹潜力化为实地。这是钝刀子割肉,是算准了对方无法两全的绝杀之手。
叶濯舟盯着棋盘,脸色变了几变,最终苦笑着将手中一把白子轻轻放在棋盘上,投子认负。
“输了。”叶濯舟摇头,语气带着无奈和骄傲,“小缨,你这棋力又涨了。”
叶濯缨开始默默收拾棋子,动作有条不紊。
汤睿站在一旁,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他看看棋盘,又看看眼前这个沉默收棋、面容稚嫩的少年,第一次在一个“孩子”面前,感受到了一种名为“智力压迫”的东西。
他收敛了之前那点对待小朋友的随意,语气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郑重,甚至带着点探究的意味:“小朋友……呃,濯缨,你的棋跟谁学的?下得真好。”
叶濯缨抬起头,再次看向汤睿,这次,他的目光在汤睿脸上停留了两秒,然后落在他带来的文件上,终于开口说了见面以来的第一句话,声音清亮平静:
“你的公司,是做短视频和社交软件的吗?”
汤睿彻底愣住了。
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叶濯缨已经低下头,一边将最后一颗黑子放入棋罐,一边用那平淡无波的语调继续说道:
“基于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模式,用户增长曲线的二阶导数决定了生命周期峰值。你最近遇到的,是用户时长增长瓶颈问题。”
话音落下,庭院里一片寂静。
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
叶濯舟看着自家弟弟,又看看已经完全石化、表情管理近乎失控的好友汤睿,忍不住扶额,嘴角却勾起一个看好戏的弧度。
汤睿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二十年来建立起的认知和自信,在这一刻,被一个十一岁少年轻描淡写的两句话,击得粉碎。
他看着叶濯缨,仿佛看到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隐藏在稚嫩躯壳里,洞察世事的古老灵魂。
这一刻,二十岁的商业新锐汤睿,与十一岁的天才少年叶濯缨,完成了他们命运交织的初遇。
不是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不是在家族的引见下,而是在这方寸棋盘之间,在一盘棋的胜负之后,在一句直指核心的商业诊断中。
汤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在疯狂盘旋:
叶濯舟这家伙,到底有个什么样的弟弟啊?!
而叶濯缨已经收拾好棋盘,站起身,对叶濯舟说:“哥,我回房间了。”然后,他对依旧处于震撼中的汤睿,再次点了点头,算是告别,便转身,抱着棋谱,步履平稳地走进了屋内。
留下汤睿一人,对着空荡荡的棋盘,和那份还没来得及讨论的项目计划书,久久无法回神。
那阵由投资“深度求索”而悄然荡开的涟漪,终于在此刻,触及了另一段传奇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