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萧可谓是有惊无险地,以一种他自己都感觉像是在做梦的方式,收到了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启动资金!
当那串长长的数字最终确认到518厂临时开设的海外账户上时,他盯着银行传真过来的确认单,反复数了好几遍后面的零,才终于相信这不是幻觉。
钱到了,底气就足了!
接下来,撸起袖子就是干!
他可是在萨勒曼先生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一个月后准时交货!
虽说这种基于“一坑双弹”理念简化而来的、用于发射“特种烟花”的发射装置,对于脑子里装着055大驱技术的柯萧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级别的玩意儿,其技术难度约等于大学生做小学算术题。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现在的518厂,虽然有了人员和部分设备,但整体上依旧是一团乱麻。
设备堆放杂乱无章,厂房需要修缮,生产线更是连个影子都没有。
他必须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一切梳理顺畅,搭建起一条能够实际运行的生产线!
于是,在收到定金的第二天,柯萧就化身成了整个518厂最忙碌的人。
他换上了一身沾满油污的工装,手里拿着那份他自己绘制的详细生产流程图和设备布局图,出现在了厂区最大的一个闲置厂房里。
这里被选定为“特种烟花”生产线的主场地。
“同志们!兄弟们!都打起精神来!”
柯萧站在一个废弃的木箱上,声音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干劲。
“咱们518厂能不能打响重启后的第一炮,就看咱们这条生产线了!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相信,在咱们的手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面前,是李明国调派来的那支工程兵部队的骨干,以及郭德豪、周可儿等技术管理人员。
工程兵们个个身姿挺拔,眼神坚毅,带着军人特有的执行力和韧性;
而郭德豪等人则拿着笔记本,神情专注,准备记录柯萧的每一项指令。
“王班长!”
柯萧看向工程兵的负责人,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兵。
“你带一队人,按照我图纸上标注的A区,先把那几台大型卷板机、切割机和冲压床的基础给我打牢靠了!地基水平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这是精度要求最高的区域,关系到咱们‘烟花外壳’的成型质量!”
“是!柯总工!保证完成任务!”
王班长一个立正,声音铿锵有力,随即转身,对着手下的兵一挥手。
“一班的,跟我上!家伙事都带齐了!”
“老郭!”
柯萧又看向郭德豪。
“放心吧柯工!交给我了!”
郭德豪,脸上满是认真,他还以为工厂这么快就要投产了,这是天大的好事,立刻招呼着几个懂技术的工人开始清点、调试设备,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参数和要求。
“小周!”
柯萧的目光落在周可儿身上。
“明白,柯工!我马上建立电子和纸质双重档案!”
周可儿用力点头,抱着文件夹就开始规划货架位置和标识。
柯萧自己则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陀螺,穿梭在偌大的厂房里。
他时而蹲在地上,用手指感受刚浇筑的地面是否平整;
时而爬上高高的设备,检查传动部件是否需要润滑;
时而又拿起焊枪,亲自示范某个关键焊缝应该如何操作才能保证强度和气密性。他的动作快而精准,眼神锐利,总能一眼发现潜在的问题。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工装,脸上也蹭满了油污,但他毫不在意,嘴里不停地喊着:
“这里!这里的线路要重新布,走线槽!安全第一!”
“那个龙门吊的限位器检查了吗?再确认一遍!”
“老张,你这个焊接参数不对,热量输入太大了,会影响材料性能!看我示范!”
在他的高效指挥和身先士卒下,整个工程兵队伍和技术人员爆发出了惊人的执行力。
厂房里机器轰鸣,焊花飞溅,号子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力量与希望的劳动乐曲。
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一条虽然简陋但功能清晰、符合柯萧设计要求的“特种烟花”生产线,竟然真的被梳理了出来,具备了初步投产的条件!
很快,在柯萧的亲自技术指导下,第一批用于验证工艺的“特种烟花”开始投产。
整个518厂,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充满了久违的生机与活力。
......
就在生产线顺利投产,柯萧刚刚能喘口气的时候,几日未见的李明国,又风风火火地出现了。
李明国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目光在焕然一新的厂房里扫过,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就火急火燎地开始寻找柯萧的身影。
最后,他在厂房外面那棵熟悉的老槐树下,找到了正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席上,嘴里叼着根草茎,眯着眼睛畅想着未来055大驱驰骋大洋场景的柯萧。
“柯萧!可以啊,几天没来,厂子大变样啊!不错!有干厂长的潜质!来,我还有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