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萧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时代摸爬滚打五年,靠着在灰色地带游走混饭吃,早就练就了一双洞察人心的火眼金睛。
眼前这四位年轻专家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疑惑,以及郭德豪眼中那份几乎要溢出来的轻视与不服,他看得一清二楚。
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对着郭德豪说道:
“郭德豪同志既然这么说了,能全力配合工作,那我就放心了。”
他话锋一转,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不过呢,我建议各位在开展工作前,可以先暂时放下一些固有的偏见和主观想法。具体如何,不妨先仔细看看这份改造方案的技术细节。如果看完之后,对里面的任何技术路径、参数或者可行性还有疑问,欢迎随时来找我讨论,甚至对质,我都奉陪。”
郭德豪闻言,心中不屑更甚。
“就你这种人,故弄玄虚,还能拿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改造方案?无非是些东拼西凑、异想天开的东西罢了。”
他暗自腹诽。
不过,转念一想,既然打定主意要抓对方的把柄,那就必须从技术层面彻底击溃他!
对于这种老型号导弹的设计初衷、气动布局、动力系统和固有的性能瓶颈,郭德豪自信了然于胸。
他倒要看看,这个“关系户”能编造出多么离谱的技术交底!
“好,那我就拜读一下柯总工的‘大作’!”
郭德豪语气带着明显的讥讽,重新低下头,带着一种挑刺和审判的心态,开始仔细阅读手中那份他原本不屑一顾的改造方案。
起初,他的目光是轻蔑的,扫视的速度很快,准备随时抓住可笑的漏洞加以抨击。
然而,仅仅几行字之后,他脸上那嘲讽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将这枚老式圆柱形弹体的导弹,改造成一种他从未想过、甚至在现有理论中都极为前沿的构型——三棱锥形乘波体弹头,并配备复杂的可动舵面系统!
文件上简略的示意图显示,这种构型能够利用自身产生的激波产生升力,实现一种被称为“横向多次变轨”乃至“打水漂”式的诡异飞行轨迹!
这简直是给现有所有反导系统出的一道无解难题!
郭德豪的心脏猛地一跳。
还没等他从这个颠覆性的气动外形设计中回过神来,接下来的改造目标参数,更是如同一个个重磅炸弹,直接在他脑海里炸开!
速度与射程:最高速度大于10马赫!典型巡航速度:8.5马赫!末端俯冲速度:10-12马赫!射程:1800- 2500公里!
完整覆盖第一岛链!
郭德豪倒吸一口凉气,拿着文件的手微微颤抖。
这性能指标,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正在参与研发的最新型号战略导弹!这怎么可能?!用这种老旧平台改造?
他按耐住自己的震惊,继续看下去。
精度与机动性:命中精度误差在5米以内!横向机动能力:大于500公里!发射模式:无依托快速发射,单车装填小于 12分钟!
郭德豪在心中狂吼。
这种精度和机动性,配合那种诡异的弹道,简直就是对现有防御体系的降维打击!
这已经不是在改造导弹了,这是在重新定义一种全新的战略打击武器!
他猛地抬起头,就想要大声嘲讽柯萧的异想天开,质问他知不知道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这根本就是纸上谈兵,是科幻小说!
然而,就在他抬头的前一瞬,他的目光捕捉到了下一部分的标题——【技术原理与实现路径】。
一股莫名的力量,或者说是一种顶尖科研人员对未知技术本能的好奇与探究欲,硬生生压下了他即将脱口而出的嘲讽。
他鬼使神差地收敛心神,目光死死锁定在下面的文字上。
这一看,便如同坠入了技术的深渊,再也无法自拔!
飞行轨迹:助推加滑翔复合弹道(正是所谓的钱老弹道)!
当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郭德豪感觉自己的呼吸骤然停止了一瞬!
这是存在于理论中、被视为下一代战略武器钥匙的梦幻弹道!
方案中清晰地描述了如何利用助推段将弹头送至临近空间,然后在稀薄大气中利用乘波体进行长距离、不可预测的滑翔机动!
这不再是幻想,方案里甚至给出了初步的弹道仿真参数!
郭德豪的额头瞬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拿着文件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的轻轻颤抖。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份改造方案,而是在窥见一个属于未来的武器蓝图!
前面的震撼尚未完全消化,紧随其后的“制导系统”部分,更是给了他当头一棒,让他几乎窒息!
制导系统:
但后面一句“通过磁窗缝隙天线在等离子鞘套内实现数据链传输,确保黑障环境下仍能修正轨迹”!
“黑障通讯?!他解决了黑障通讯?!!”
郭德豪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怎么可能!
高超音速武器最大的梦魇,制约其实现精确打击的最后、也是最坚固的堡垒……这份薄薄的技术方案,竟提出了一种看似可行的解决路径?!
虽然其中的数学推演与工程细节尚未完全展开,但那几个关键的技术名词与核心思路,已足够让他这个深耕此领域十余年的专家,感到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的毛骨悚然!
“你这些都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郭德豪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情绪的剧烈波动而显得有些嘶哑,他试图用音量来掩盖内心深处那一丝被撼动的恐惧。
他挥舞着手中的文件,纸张哗哗作响。
“且不说你的这些理论是不是真的,就算是真的,又能怎么样!?理论到实践才是重点!你还真能给做出来不成!?”
面对这近乎挑衅的质问,柯萧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掠过一丝混合着怜悯与好笑的神情。
他似乎早已预料到这种反应,就像一位老师看着学生在努力解一道超纲的难题。
他没有立刻用言语反驳,而是默然转身,走回那略显凌乱的工作台。
台面上,一个巴掌大小、由多种奇异构件组合而成的金属装置,那是他刚才一直在鼓捣的东西。
柯萧随手将其拿起,仿佛那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造物,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具,随手就丢给了郭德豪。
“拿去,自己看看吧。”
柯萧的语气平淡无波。
“看不懂的话,可以跟我请教。”
“请教”这两个字,他刻意放慢了语速,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敲打意味。
“哼!就你?”
郭德豪本能地反唇相讥,试图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权威感,但话语到了嘴边,却莫名地弱下去。
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已经不受控制地被手中那个沉甸甸的“小玩意”彻底吸引。
这绝不是一个模型,更非故弄玄虚的摆设。它是一件真正的、凝聚了极高工艺水平与未知技术的工程样品!
一种难以言喻的寒意,开始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
他不再说话,嘴唇紧抿,原本挂在脸上的不屑与愤怒,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专注与越来越浓的惊疑。
额头上,细密的汗珠不知何时渗了出来,汇聚成滴,沿着鬓角滑落,他也浑然不觉。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他所能理解的现有技术范畴。
他喃喃自语,声音微不可闻,像是在说服自己。但那双微微颤抖的手,却背叛了他的内心。
他猛地再次翻开一直被自己攥在手里的技术文件,动作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慌乱。
这一次,他不再是带着批判和挑剔的眼光,而是一字一句地对照着文件上的技术路径和手中的实物。
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额上的冷汗越来越多,后背的衬衫也已被浸湿。
终于,他停止了所有的动作。
他怔怔地站在那里,低着头,目光死死地锁定在掌心中那个仿佛有千钧重的小玩意上。
所有的质疑,所有的倨傲,所有的“常识”与“经验”,在这一刻,被这个冰冷的金属块砸得粉碎。
他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无声的呐喊,在他的心中疯狂激荡:
如果……如果这些技术是真的……如果这个方案不是天方夜谭……
那么,它所描述的这种导弹,将不再是简单的武器升级,不再是某种参数上的提升或某种战术上的改进。不,这完全不是同一个维度的事物!
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彻头彻尾的军事革命!一场从技术层面开始,彻底颠覆现有作战体系、战略思维、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范式转移!
他仿佛看到,现有的所有防空反导系统,在这种武器的面前,都将变成笨拙落后的木质盾牌,这将是无坚不摧的利剑。
战场将被重新定义,速度、时间、空间的概念将被重构。制胜的关键,将取决于谁先掌握并理解了这种全新的军工科技。
它的战略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和常规尺度来衡量!
那意味着绝对的主动权,意味着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高端冲突中,持有者将立于不败之地!
他缓缓抬起头,再次看向那个穿着大裤衩、人字拖,头发乱糟糟的年轻人时,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他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他甚至失去了开口评价的勇气,因为在这个超越时代的造物面前,任何基于旧有知识的评价,都是一种亵渎。
他只是站在那里,感觉手中的那个小装置,重若山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