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军方的顶级效率!

作者:白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明国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眼神中的恍惚已然消失,重新恢复了那种混合着市井狡黠与技术自信的独特神采。


    尤其是那目光深处流露出的、如同磐石般坚定而自信的光芒,让他彻底放下心来,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要的就是这股劲儿!”


    李明国将军胸中豪气顿生,用力一挥拳头。


    “这一次,咱们华国也要挺直腰杆,硬气一回!把这些年在国际上受的窝囊气,好好释放出来!最好能把那些还在做着霸权美梦的西方帝国主义,吓得屁滚尿流!”


    作为职业军人,李明国做事向来雷厉风行。


    既然已经得到了朱宏利总司令的尚方宝剑,他立刻展现出了华国军方惊人的组织和动员效率。


    命令如同无形的电波,通过严密的指挥系统层层下达。


    当天下午,就在基地内一片相对开阔、便于保密和警戒的区域,一支早已待命的精锐工程兵部队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迅速开赴现场。


    这些工程兵与普通民工截然不同,他们纪律严明,动作迅捷,配合默契,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和精准。


    尘土飞扬中,一座功能齐全、结构坚固的临时性科研场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其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与此同时,一辆辆披着迷彩的军用卡车如同钢铁洪流,排着整齐的队伍,轰鸣着进进出出。


    车斗里,装载着各式各样柯萧可能用到的“宝贝”:


    甚至还有两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确保科研用电万无一失。


    这些设备,很多都是目前国内能拿出的顶尖货色,此刻被毫不吝啬地运送到这里,只为保障这次的任务可以顺利完成!


    李明国将军此次更是亲自坐镇,现场督办,他那高大的身影和不时发出的洪亮指令,给整个建设现场注入了更强的动力。


    柯萧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片热火朝天、如同魔法般快速成型的科研基地,以及那些不断运来许多连他上一世都颇为眼馋的先进设备,不由得目瞪口呆。


    他原本想着有个仓库或者旧厂房凑合一下就行,却没想到军方的支持力度如此之大,阵仗搞得如此轰轰烈烈。


    柯萧忍不住凑到李明国身边,小声说道。


    “麻烦?这有什么麻烦的!”


    李明国眼睛一瞪。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时严格训练,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拉得出来,顶得上去!也正好借着这次机会,也让这帮小子们好好操练操练,检验一下咱们的战时保障和快速部署能力!”


    正说着,远处传来更加沉重的引擎轰鸣声。


    只见两辆体型庞大,涂装着丛林迷彩造型的威猛导弹发射车,在一辆越野吉普的引导下,如同钢铁巨兽般,卷起烟尘,疾驰而来,最终稳稳地停在了临时科研场地边缘。


    “吱嘎——”


    沉重的刹车声响起。


    车门齐刷刷打开,八名身穿作战服、头戴钢盔、精神抖擞的导弹兵动作利落地跳下车,迅速列队。


    带队的一名上尉军官小跑至李明国将军面前,立正,敬礼,声音洪亮如同钟鸣:


    官兵们眼神锐利,身姿挺拔,浑身都透着一股子嗷嗷叫的干劲,显然是一支精锐的王牌部队。


    李明国大手一挥,回了个军礼:


    “好!同志们辛苦了!暂时原地休息,保持待命状态,随时准备配合工作!”


    “是!”


    八名官兵异口同声,声震云霄。


    ……


    眼前的一切,也让柯萧的心潮也随之澎湃起来。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躲在胡同深处,孤军奋战的“二流子”民间科学家。


    身边这些斗志昂扬的军人,他们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使命感、纪律性和对国家力量的绝对信任,仿佛一剂强心针,深深感染了柯萧,让他沉寂已久的热血重新沸腾。


    他不再旁观,立刻投入到工作状态之中。


    他穿梭在这个还在不断完善,但已初具规模的临时科研场地里,他来回盘点着不断运送过来的材料和设备,时而指挥士兵将某种特种钢材堆放到指定区域,时而安排技术人员调试精密机床的参数,时而又对临时搭建的实验室布局提出修改意见。


    恍惚间,柯萧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重新回到了上一世,回到了那段在国家级实验室里,带领庞大团队,为了一个个宏伟目标而废寝忘食,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


    最后,在李明国将军的陪同下,柯萧来到了那两辆威风凛凛的导弹发射车跟前。


    他没有丝毫客气,直接手脚并用,颇为灵活地攀爬上了其中一辆车的发射架,凑近了仔细观察那枚静静躺在发射筒内的现役常规导弹。


    刚来的导弹旅官兵们并不认识柯萧,见他如此“冒失”地接近核心装备,一名士兵下意识地就想出言制止:


    一旁的李明国将军立刻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让他看!所有人都听着,柯萧同志是此次任务的总技术负责人,拥有最高权限!他的任何指令,必须无条件执行!”


    柯萧仿佛根本没听到身后的对话,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这枚冰冷的钢铁造物上。


    他大大咧咧地趴在弹体上,这里敲敲,那里摸摸,甚至还凑近观察焊接缝隙和材料质感,眉头随着检查的深入而越皱越紧。


    问题比他预想的要棘手。


    这种现役的常规导弹,其设计初衷和性能指标,与柯萧所要实现的“高超音速”、“远程精确打击”相去甚远。


    先不说内部的控制系统、导引头是否落后,光是这弹体所使用的材料,就根本无法长时间承受高超音速飞行时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的数千度极端高温!


    恐怕还没飞到目标,自己就先熔化或者解体了。


    他之前手搓的“东风—0.2”窜天猴,那是因为体积小,关键部位他用了自己想办法搞到并处理过的一些耐高温钨钢材料。


    可眼前这大家伙,长度、直径、重量都远超他的“手工作品”,想靠个人手工搞定弹体材料,无异于天方夜谭,就算自己可以,但时间上也绝对来不及。


    柯萧一边仔细查看着导弹的各个分系统,一边在脑海中飞速盘算着改造方案:


    动力系统推进装置:现有的火箭发动机推力不足,需要重新设计燃料配方和喷管,或者加装辅助助推器,以提供达到高超音速所需的强大推力。


    弹头战斗部:这个倒是他的强项,直接更换为自己合成的第五代超级炸药——全氮阴离子盐,确保爆炸威力“惊喜”十足。


    制导系统总成:这是核心,需要将自己编写的定位脚本、黑障通讯解决方案与导弹原有的控制系统整合,开发出全新的制导模块。这个工作量巨大,但凭借脑海中的知识,估计加班加点,五天左右能拿出初步可用的版本。


    辅助系统(电源、安全与分离系统):这些非关键系统,如果时间实在紧张,可以暂时沿用现有的,不做大的改动。


    弹体结构系统:这是目前最大的瓶颈!想要实现高超音速飞行并尽量减少黑障影响,需要全新的、能够耐受极端高温和压力的弹头外壳以及弹体蒙皮材料。


    “需要一位顶尖的基础材料学专家!”


    柯萧在心中得出了结论。


    经过这一番初步的“望闻问切”,柯萧对于如何将眼前这枚“铁疙瘩”改造成震惊世界的“东风快递”,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清晰,却充满挑战的改造计划框架。


    他转身,利落地从发射车上跳了下来,拍了拍沾在衣服上的灰尘,冲着一直耐心等在一旁的李明国将军,露出了一个标志性带着些许兴奋的笑容:


    他话锋一转,伸出两根手指.


    他凑近一步,脸上带着“你懂的”表情,嘿嘿一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