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暖茶话黔乡
陆奶奶坐在客厅的藤椅上,怀里抱着个烫金封面的相册,指尖轻轻拂过塑封里的照片,动作慢得像在抚摸一件珍宝。窗外的上海正浸在初秋的暖阳里,梧桐叶的影子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桂姨刚泡好的龙井还冒着热气,茶香混着相册里隐约的纸墨香,是属于老上海午后最安逸的味道。
“桂姨,你快来看看这张,”陆奶奶突然扬声喊了一句,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赤水河边的晨雾,你看这水多清,这山多绿,拍出来比画儿还好看!”
桂姨正从厨房端着洗好的葡萄出来,闻言赶紧走过去,凑到相册前。照片里的赤水河泛着粼粼的光,两岸的青山被晨雾裹着,像披了层薄纱,岸边的石阶上还站着两个穿着民族服装的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
“可不是嘛,”桂姨笑着点头,伸手点了点照片里的石阶,“那天早上您非要早起,说要拍晨雾,冻得我直打哆嗦,现在看看,值了!这照片发到群里,保管他们都羡慕。”
陆奶奶得意地挑了挑眉,拿起手机,点开那个备注着“援疆老友群”的微信群。群里有二十多个人,都是当年和她一起去新疆支援建设的老同事、老朋友,现在大多散在全国各地,平时就靠微信聊聊天,分享分享日常。
她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从相册里挑了最满意的几张——有赤水河边的晨雾,有茅台镇酒文化城里的李白雕塑,有她和桂姨在青石板街上的合影,还有一张是她捧着一小坛当地自酿酒的照片,脸上笑开了花。
“就这几张,”陆奶奶自言自语道,“得配点字,让他们知道这是哪儿,有多好。”她想了想,在照片下面敲下一行字:“刚从老家贵州茅台镇回来,拍了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这地方真不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消息刚发出去没两分钟,群里就炸了锅。
第一个回复的是老张,当年和陆奶奶一起在新疆种过棉花的老同事:“哟,陆姐,这是哪儿啊?这么好看!山清水秀的,比我们这儿的公园好看多了!”
紧接着是李阿姨,她现在在成都带孙子:“茅台镇?是不是产茅台酒的那个地方?陆姐,你去那儿喝酒了?有没有带两瓶回来给我们尝尝?”
陆奶奶看着群里的消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手指飞快地回复:“就是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我老家!这地方不光有好酒,还有好山好水,空气里都飘着酒香,走在路上都像喝了小酒似的,晕乎乎的但心里舒服!”
“老家?陆姐你老家是贵州的?”老张发了个惊讶的表情,“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还不知道你是贵州人!早知道你老家这么好看,当年援疆回来就该跟你去玩玩!”
陆奶奶看着这话,心里一阵感慨。她年轻时离开贵州,去新疆支援建设,一去就是十几年,后来又跟着儿子来了上海,算下来,已经几十年没好好回过大山了。这次回去,看着熟悉的山水,听着熟悉的乡音,心里那股子亲切感,是在上海再久也找不到的。
“是啊,老家在贵州,”陆奶奶慢慢敲着字,“年轻的时候为了支援建设,走得急,后来忙工作、忙孩子,就没怎么回去过。这次跟桂姨一起回去,才发现老家变化这么大,比以前好看多了,也热闹多了。”
李阿姨又回复了:“陆姐,快给我们讲讲,茅台镇除了酒,还有啥好玩的?有没有好吃的?我孙子明年高考,等他考完,我也想带他去贵州玩玩!”
陆奶奶一看这话,话匣子就打开了,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敲着,恨不得把茅台镇的好都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好玩的可多了!首先得去赤水河边,那河水清得能看见鱼,早上起来雾蒙蒙的,跟仙境似的!还有酒文化城,里面全是酒的历史,从古代的酒器到现在的酿酒工艺,看得我眼花缭乱。里面还有个李白的雕塑,跟真的似的,我还跟它合了影!”
“好吃的也多!”她顿了顿,继续说,“酸汤鱼,用赤水河里的鱼做的,鲜得很,我吃了两大碗饭!还有丝娃娃,薄饼卷着菜,蘸点酱,好吃得很!糯米饭也好吃,就着酸汤鱼吃,绝了!我跟桂姨每天都吃,都吃胖了!”
群里的消息越刷越快,老友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夸茅台镇好看,说以后一定要去。陆奶奶看着群里的热闹劲儿,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不如周末开个家庭茶话会,邀请老友们来家里坐坐,一起看看照片,聊聊贵州的故事,也让他们尝尝贵州的味道。
“桂姨,”陆奶奶抬头喊了一声,“周末你有空没?我想请援疆的老朋友们来家里坐坐,开个茶话会,聊聊贵州的事儿。”
桂姨正在擦桌子,闻言停下手里的活,笑着说:“有空啊,周末我没事。您想请他们来,我就多准备点茶点,再做几个贵州的小菜,让他们尝尝鲜。”
“太好了!”陆奶奶高兴地拍了拍手,“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就跟他们说,让他们周末来家里热闹热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拿起手机,在群里发了条消息:“各位老伙计,周末有空没?来我家坐坐,咱们一起看看照片,聊聊贵州的故事,我让桂姨给你们做贵州的小菜,尝尝我老家的味道!”
消息刚发出去,群里就一片响应。
老张:“有空有空!陆姐,我一定来,早就想尝尝贵州菜了!”
李阿姨:“我也来!正好我儿子周末要去出差,我一个人在家也无聊,去你家热闹热闹!”
王叔叔:“算我一个!陆姐,你可得让桂姨多做点开胃菜,我最近没胃口,就想尝尝鲜!”
陆奶奶看着群里的回复,笑得合不拢嘴。她放下手机,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东西——有当年从贵州带出来的老照片,有这次回去买的小特产,还有一瓶茅台镇的自酿酒,打算让老朋友们尝尝。
桂姨也开始忙活起来,她从冰箱里拿出食材,列了个清单:酸汤鱼、丝娃娃、糯米饭、贵州辣子鸡,还有几个上海本地的小菜,兼顾老朋友们的口味。她还打算做个贵州的甜酒汤圆,甜滋滋的,适合当茶点。
周六很快就到了。一大早,陆奶奶就起来收拾屋子,把客厅里的沙发挪了挪,腾出一块地方放照片,又把茶几擦得干干净净,摆上瓜子、花生、水果,还有桂姨提前做好的甜酒汤圆。
桂姨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酸汤鱼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引得陆奶奶时不时地往厨房跑,问一句“好了没”。
上午十点多,老朋友们陆续到了。
第一个来的是老张,他手里拎着一袋水果,进门就笑着说:“陆姐,我来了!你家这香味,隔着老远就闻到了,桂姨的手艺可真好!”
陆奶奶赶紧把他迎进来,递上一杯茶:“快坐快坐,桂姨在做酸汤鱼,马上就好。你先尝尝这甜酒汤圆,桂姨做的,是贵州的味道。”
老张拿起勺子,舀了一个汤圆放进嘴里,甜滋滋的,带着点酒香,他眼睛一亮:“好吃!比我在成都吃的还好吃!陆姐,你老家的味道就是不一样。”
紧接着,李阿姨和王叔叔也来了。李阿姨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笑着说:“陆姐,我把你发的照片都存下来了,今天特地来听你讲讲贵州的故事,我好记下来,下次带孙子去的时候用。”
王叔叔则拎着一瓶酒,说:“陆姐,我听说你带了茅台镇的自酿酒,我也带了一瓶好酒,今天咱们好好喝一杯。”
陆奶奶高兴地接过酒,说:“好啊好啊,今天咱们不醉不归!”
老朋友们坐在一起,喝着茶,吃着甜酒汤圆,聊着天。陆奶奶把相册拿出来,一页一页地翻给他们看,指着照片里的风景,给他们讲背后的故事。
“你们看这张,”陆奶奶指着一张她在青石板街上的照片,“这是茅台镇的老街,青石板路,两边的房子都是老样子,木窗户,黑瓦片,挂着红灯笼,晚上亮起来的时候,别提多好看了!我小时候就在这种老街上长大,那时候街上可热闹了,有卖糖人的,有卖小吃的,还有说书的,我每天放学都要在这儿玩一会儿才回家。”
老张看着照片,感慨道:“这老街真好,有烟火气。不像现在的城市,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冷冰冰的。”
李阿姨则指着一张酒窖的照片,问:“陆姐,这是酿酒的酒窖吗?里面是不是全是酒坛?”
陆奶奶点点头,说:“是啊,这酒窖里全是酒坛,一排排的,可壮观了!人家说那是窖藏了好多年的酒,我进去的时候,人家给我递了杯酒,我尝了一小口,不辣嗓子,绵得很,香得很!我活了八十多,从没喝过那么香的酒!”
王叔叔听得眼睛都直了,说:“陆姐,一会儿可得让我们尝尝你带的自酿酒,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香。”
陆奶奶笑着说:“没问题!一会儿就给你们倒,保证让你们喝个够!”
聊着聊着,桂姨把菜端上来了。酸汤鱼、丝娃娃、糯米饭、贵州辣子鸡,满满一桌子,香味扑鼻。
老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了起来。
“好吃!这酸汤鱼太鲜了!”老张一边吃,一边说,“比我在饭店吃的还好吃,桂姨的手艺真绝了!”
李阿姨吃了一口丝娃娃,说:“这丝娃娃也好吃,薄饼卷着菜,蘸点酱,清爽可口,太开胃了!”
王叔叔则喜欢吃贵州辣子鸡,辣得过瘾,他说:“这辣子鸡够味!够辣!够香!我就喜欢吃这口!”
陆奶奶看着老朋友们吃得开心,心里也暖暖的。她给每个人倒了杯自酿酒,说:“来,尝尝我老家的酒,这是人家自己酿的,不是什么好酒,但味道很纯正。”
老朋友们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睛都亮了。
“好酒!”王叔叔赞道,“这酒绵柔香甜,一点都不辣嗓子,比我带的酒还好喝!陆姐,你这酒还有吗?给我留点,我回去慢慢喝。”
陆奶奶笑着说:“有有有,回去给你装一瓶,让你喝个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朋友们聊得更投机了。他们聊着当年在新疆支援建设的日子,聊着现在的生活,聊着贵州的山水和美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陆奶奶给他们讲贵州的历史,讲茅台镇的酿酒文化,讲赤水河边的故事。她说:“贵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以前交通不方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现在不一样了,高铁通了,高速公路也通了,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这次回去,看到好多年轻人都留在老家创业,开客栈,开餐馆,把老家的特色推广出去,真好!”
老张点点头,说:“是啊,现在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农村也越来越好了。下次我也带老伴去贵州玩玩,看看你说的好山好水,尝尝你说的美食。”
李阿姨也说:“我也去!等我孙子高考完,我就带他去贵州,让他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也让他尝尝贵州的味道。”
王叔叔则说:“陆姐,下次你再回老家,记得叫上我们,我们跟你一起去,好好玩玩!”
陆奶奶笑着答应:“好啊好啊,下次我回去,一定叫上你们,咱们一起去赤水河边看晨雾,一起去茅台镇喝好酒,一起去老街上吃小吃!”
茶话会一直开到下午四点多,老朋友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临走的时候,陆奶奶给每个人都装了一瓶自酿酒,还有一些贵州的小特产。
老张拎着东西,笑着说:“陆姐,今天谢谢你啊,吃得开心,聊得也开心。下次有机会,我请你去我家吃饭。”
李阿姨也说:“陆姐,今天听你讲了这么多贵州的故事,我更想去贵州了。下次去的时候,一定找你当向导。”
陆奶奶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你们能来,我就很高兴了。下次去贵州,随时找我,我给你们当向导!”
送走老朋友们,陆奶奶和桂姨收拾着屋子。看着满桌子的狼藉,陆奶奶却笑得很开心。
“桂姨,今天谢谢你啊,”陆奶奶说,“做了这么多好吃的,让老朋友们吃得开心,聊得也开心。”
桂姨笑着说:“客气啥,您开心就好。能让老朋友们尝尝贵州的味道,了解贵州的故事,我也高兴。”
陆奶奶坐在藤椅上,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暖暖的。她想,以后一定要多回老家看看,多邀请老朋友们来家里坐坐,聊聊老家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贵州的好,知道茅台镇的美。
她拿起手机,点开“援疆老友群”,发了条消息:“谢谢大家今天来我家,希望你们吃得开心,聊得开心。下次有空,咱们再聚!”
群里很快就有了回复,老朋友们纷纷表示今天很开心,期待下次再聚。
陆奶奶看着群里的消息,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她知道,这份来自贵州的情谊,这份来自老友的温暖,会一直陪伴着她,就像老家的山水一样,永远那么美好。
喜欢萌宠特攻请大家收藏:()萌宠特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