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45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田令孜万万没想到,李儇对郑畋的支持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这也让田令孜后背发寒。


    才短短这么点时间,郑畋和李儇之间的感情就已经比田令孜要更加牢固了?


    田令孜的目光顿时变得无比森冷。


    无论如何,也绝对不能再让郑畋这家伙继续待在成都了!


    片刻后,郑畋急匆匆地入宫。


    在听完了李儇的陈述后,郑畋大有深意地抬头,看了一眼站在李儇身边的田令孜。


    田令孜板着脸,没有任何表情。


    李儇也不去理睬田令孜,而是对郑畋道:


    “郑公,你想想办法,能不能让别人把这个李昌言除掉,好让朕安心回京。”


    李儇毕竟也是成年人了,道理多少都懂。


    也知道朝廷下旨罢免李昌言的凤翔节度使没用,得有拳头大的能治住李昌言才行。


    郑畋闻言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


    “臣的建议是,请陛下批准臣辞去宰相之职吧。”


    “啊?”李儇大吃一惊。


    站在李儇身旁的田令孜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本以为会答应罢免郑畋的李儇却没有答应。


    本以为会顽抗到底的郑畋却主动辞职。


    今天这事情到底是什么个情况,田令孜感觉自己有点看不懂了!


    大宋世界中,赵德芳同样也是难掩心中疑惑。


    “父皇,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赵匡胤啧了一声。


    “这个郑畋是个真正的聪明人啊。”


    赵匡胤如此这般,给满是疑惑的赵德芳分析了一番。


    这个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田令孜、李儇、李昌言这三个人。


    郑畋能二度复出当上宰相,靠的是什么?


    五姓七望盟主的身份是一个原因,但只是次要原因。


    真正的主要原因,就是宦官集团中杨家(杨复恭、杨复光)的全力支持!


    杨家只要力挺郑畋,任凭田令孜怎么搞,郑畋都倒不了台。


    反之,杨家抛弃了郑畋,就算有李儇的全力支持也没用。


    赵德芳听到这里,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父皇,李儇可是皇帝啊!”


    赵匡胤呵呵地冷笑一声。


    “李儇是皇帝不假,但他手里有一点实权吗?”


    “他有足够数量对他死心塌地的大臣、官员吗?”


    “他手里有一支足够强悍、任凭驱策的忠诚精锐之师吗?”


    “他手里有足够多的钱财、土地利益来分配给别人吗?”


    “他什么都没有!”


    “说白了,李儇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傀儡,是这场权力斗争中的小毛孩。看似坐在最上首地位最高,实际上任人摆布,他的意志和选择屁用没有,毫无意义!”


    赵德芳顿时哑然。


    话都说到这里,赵德芳其实已经彻底明白了。


    “郑畋在看到李昌言奏折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被宦官杨家抛弃了?”


    “对。”赵匡胤缓缓点头。


    “李昌言本来就是田令孜用来压制郑畋的终极手段,之前这么久为什么田令孜不打出这张牌,不就是因为那时候杨家兄弟坚定支持郑畋吗?”


    “当这张牌终于出现在郑畋面前时,作为一个拥有足够智慧的大臣,郑畋不需要去找杨家兄弟也能知道自己被抛弃了。”


    说到这里,赵匡胤伸手指了指金幕中表情平静宁和的郑畋。


    “既然输了,郑畋就会选择体面地退出,给郑家乃至整个五姓七望一条退路。”


    “田令孜见郑畋认输,自然也会不会再为难他。”


    “这就是真正的高门世家家主,这就是千年世家的底蕴和体面啊!”


    赵德芳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看向金幕中的郑畋。


    这一刻,这位大宋皇太子终于明白。


    难怪世家门阀明明垄断了官僚阶层,让平民百姓毫无进身之阶,隋唐两大王朝却依旧能如此兴盛。


    人家的知识和底蕴是一代代传承的,始终维持在一个极为稳定的高水平。


    换句话说,就是隋唐两大王朝的官员阶级同样始终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中。


    所以,隋唐两大王朝才会具备如此独特的魅力。


    所以,大唐才能在安史之乱后依旧持续百余年时间。


    所以,世家才有底气拒绝唐文宗的提亲。


    因为你这烂掉的大唐,这被宦官和无能皇帝霍霍的大唐,根本就是世家门阀在托底啊!


    这一刻,赵德芳突然无比深刻地理解了金幕中说过的一个道理。


    万事万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世家也并非只有司马懿这种纯粹的坏蛋,同样也有其好的一面,有对华夏起到正面作用的地方。


    想到这里,赵德芳不由茫然了,忍不住对赵匡胤问出一个问题。


    “父皇,那世家……咱们到底应该怎么去看待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