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看着面前趾高气昂的门房,表情凝固。
    他勉强露出笑容,又从怀里拿出一个钱袋,恳求道:
    “劳驾……”
    门房毫不客气地打断了黄巢,怒吼道:
    “听不懂人话吗?让你滚!”
    黄巢脸庞气得通红,但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低头离开。
    看着黄巢灰溜溜的背影,门房发出一声冷笑。
    “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国公府趋炎附势,也不撒泡尿照照镜子!”
    黄巢身体一顿,脚步更快地离开了。
    【这一年的科举,黄巢毫无悬念地又落榜了。】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都品出味道来了。
    【秦始皇嬴政:朕感觉这黄巢可能会是下一个陈胜吴广。】
    【汉武帝刘彻:大唐这科举也太搞笑了,一年录取二十个人?】
    【宋太祖赵匡胤:你们以为呢,李世民搞出的科举压根就是为了世家大族量身定制,朕的科举才是造福万民!】
    贞观世界中,刚刚回归长安不久的李治很生气地开口:
    “这个赵匡胤,竟然如此污蔑父皇!”
    李世民哈哈一笑,摆手道:
    “倒也不算是污蔑,他说得对。”
    “不过嘛,朕也不是不懂科举扩大的好处,朕有朕的顾忌。”
    这就要说到隋炀帝杨广了。
    杨广被推翻,最大的原因自然就是三征高句丽,以及好大喜功。
    但科举其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
    虽说杨广时代科举次数不多,也并未形成定制。
    但科举这种破天荒的东西,无疑让世家大族们察觉到了自己世世代代为官的垄断即将结束之风险。
    这也是为何关陇门阀抛弃杨广,转投李渊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世民淡淡地开口道:
    “金幕说过一句话,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世家大族怎么可能会舍得放弃这种世世代代为官的权力呢?”
    “朕不是不想扩大,而是不能扩大。一口气扩大了,就要动摇大唐的统治根基!”
    大唐和大隋一样,都是依靠关陇世家武力和山东世家文治支撑起来的王朝。
    若是李世民一口气就掘了世家的根,那世家也必然会疯狂反扑,让大唐步大隋的后尘。
    平民百姓可以随意想象改天换地,但作为真正的政治家,任何决定都必须要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即便是李世民这种千古大帝也不例外!
    李治正想说那为何金幕出现后大唐科举就能大规模铺开,但话到嘴边却又闭上嘴巴。
    因为他已经懂了。
    一来,金幕出现后大唐极速扩张,就算是把所有世家子弟都选用为官,依旧满足不了对辽阔疆域的统治需求,那就只能从寒门士子之中选人。
    二来,随着大唐进入热兵器时代,皇族对军队的掌控不断加深,世家私自蓄养的甲士在中央军面前狗屁不是。
    有了这两点,李世民再凭借自己千古大帝的崇高威望和出众手腕去推行,那一切就都顺理成章。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黄巢的经历,只不过是当时全天下寒门士子们的缩影。】
    【事实上黄巢已经比较幸运,黄家作为贩运私盐的走私大族,有能力支撑黄巢一年在长安至少两个月的生活,而绝大部分寒门士子们甚至连前往长安的路费都无法负担。】
    【一边是逐渐倾颓的国势,另外一边是晋升无路的不公,对大唐寒门士子们来说,无论现在还是未来都一片黑暗。】
    【怨气正在他们心中不断积蓄,等待着爆发的那一天。】
    【但此时大唐的高层们却对此视若无睹。】
    主持朝政的宰相李德裕审视了一番名单,想了想之后将某个世家大族子弟的名字划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寒门士子。
    “嗯,十七个世家子弟,三个已经和陇西李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定下婚约的寒门士子,足够了。”
    “告诉其他四家,明年他们每家都有一个推荐乘龙快婿的名额。”
    刚做完这一切,有人禀报。
    “家主,枢密使杨钦义公公来了。”
    很快,一名身材魁梧,还留着胡须,从外表看起来完全不像太监的太监走了进来。
    他便是如今宦官集团中的二号人物杨钦义。
    杨钦义刚一坐下,对就着李德裕道:
    “宰相,我听说仇士良对你很不满意,似乎想要策划一些举动。”
    李德裕闻言脸色毫无波动,笑呵呵地对着杨钦义道:
    “某些人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搞得怨声载道天下不满,也该退位让贤,让杨公来主持朝政了。”
    杨钦义笑道:
    “我杨家子和贵侄女的亲事……”
    李德裕断然道:
    “自然是宜早不宜迟,尽快完婚为上!”
    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另外一边,仇士良则站在了皇帝李炎的面前,老脸上带着怒意开口。
    “陛下,李德裕任人唯亲,还打算排挤佛门高僧,老臣认为他这个宰相实在不称职!”
    李炎呵呵一笑,不紧不慢地反问道:
    “楚国公,你这段时间也推荐了不少自己的亲朋好友入朝为官,朕从来没说过什么。”
    “李德裕卿家推荐一些自己人也很正常,你不必小题大做。”
    “陛下!”仇士良脸色顿时变得阴冷下来,恶狠狠地开口道:
    “莫非您忘了是老奴拼了命将您推上龙椅的吗?”
    李炎面无表情地开口道:
    “楚国公,你对朕的支持朕没有忘,但朕也给了你足够的回报。”
    “纵观大唐,又有谁能比你更加荣耀,地位更加尊崇呢?”
    “适可而止吧!”
    仇士良冷笑连连。
    “好好好,希望陛下过段时间还能如此气定神闲地说出这些话来!”
    说完,仇士良转身愤怒离开。
    【汉高祖刘邦:哦豁,难道甘露之变又要重现江湖了?】
    【秦始皇嬴政:这回就得看看李德裕究竟是比当年的李训更强,又或者更弱了。】
    【唐太宗李世民:朕对李德裕有信心,他毕竟是世家大族出身,做事肯定有条理有分寸!】
    【光武帝刘秀:世家大族的确不缺乏做事的手段,但在全局上恐怕会有欠缺。仇士良深耕朝政二十余年,我看这件事情胜负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