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99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士诚听完,陷入沉默。


    良久后,他抬头对朱元璋道:


    “我是不会投降你的,杀了我吧。”


    朱元璋摇了摇头,正色道:


    “我也不会杀任何一个俘虏,尤其是你。”


    “你应该很明白为什么。”


    张士诚冷笑一声,不再开口。


    【张士诚被俘虏后,不愿意投降朱元璋,最终绝食身亡。】


    【随着张士诚的败亡,一度首鼠两端打算支援张士诚的方国珍审时度势选择投降了朱元璋。】


    【朱元璋用两年时间彻底平定江南,基本统一了华夏南方的各支起义军势力。】


    应天府中,群臣齐聚,欢庆胜利。


    突然,常遇春站了起来,大声开口。


    “大王,臣有话说!”


    众人下意识将目光聚集到他身上。


    朱元璋笑着点头。


    “说吧。”


    常遇春瓮声瓮气地说道:


    “咱们是时候北伐了吧?”


    听完常遇春的话,一旁拼命使眼色的徐达松了一口气。


    还好,这家伙至少说的是正经事。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之间三观差距巨大,称不上什么知己好友。


    但却是战场上实打实的,能性命相托之袍泽。


    徐达是真怕常遇春说出什么混账话来,被朱元璋责罚。


    朱元璋闻言愣了一下,片刻之后笑道:


    “大家刚刚打完张士诚,先休整一段时间,不必急于一时。”


    翌日,朱元璋召集刘基、李善长、徐达三人。


    “你们觉得北伐的时机到了吗?”


    徐达点头道:


    “从北方的情报来看,元廷王保保和其他四大军阀相互攻伐,的确是北伐良机。”


    李善长沉吟片刻,道:


    “大王,臣是有点担心,假如咱们北伐反而让王保保等人团结起来了呢?”


    朱元璋闻言不由踌躇。


    刘基抚须一笑,非常肯定地开口道:


    “主公不必担心,臣认为元廷那边是肯定团结不起来的。”


    “无论是那对皇帝父子,还是王保保,可都不是什么识大局之人。”


    刘基的这句话让朱元璋下定决心。


    “好,那徐达你先屯兵凤阳,以待时局!”


    李善长闻言不由看了一眼刘基,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鸷。


    大唐世界中,李治有些疑惑地开口。


    “父皇,朱元璋都已经统一江南了,实力应该不弱于元廷,为何还会犹豫呢?”


    “他作为开国大帝,应该是个杀伐决断之人才对。”


    皇位上的李世民哈哈一笑,随手拿起一颗葡萄丢入口中。


    “不是朱元璋不果断,而是他的根基不稳啊。”


    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朱元璋接连吞并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


    麾下疆域、人口扩大了没有七八倍也有五六倍。


    李世民目露精光,缓缓道:


    “这种情况下,北伐若是胜利自然一切好说。”


    “可一旦失败,甚至遭遇大败,那局面……呵呵,难保不是下一个前秦!”


    李治这才恍然大悟。


    “根基……果然布衣天子,还是有很大限制。”


    像大唐就不需要考虑这些。


    作为关陇军事集团的顶级世家,盟友和门生故旧遍及天下,对官场规矩更是无比熟悉。


    打到哪里,就能立刻用人脉和老规矩建立新的统治秩序。


    李世民嗯了一声,叹道: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为何难?难就难在能建立一套新的、足够完善的、能被天下大部分人接受的、可以长久维持的统治秩序。”


    “朱元璋区区一个贫民出身,建立的统治秩序竟能维持两百多年,只比历史上的大唐少了十三年。”


    “单单就这一点,他位列千古大帝已然实至名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