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97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韩信用兵如神,占据的楚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


    朝廷打压你韩信不是特别正常,特别合理的事情吗?


    朝廷又不打压我们这些弱小的诸侯王。


    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对朝廷没威胁,忠于刘邦陛下就能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把王位代代传承下去。


    为啥要支持你韩信去和朝廷作对呢?


    把事情再想深一层。


    假设其他诸侯王支持韩信灭了刘邦的汉朝,让韩信当了新的皇帝……


    那完了,用兵如神的韩信回过头来,岂不是分分钟把这些异姓诸侯王全部弄死?


    考虑到这里,任何一个异姓诸侯王都不可能支持韩信。


    面对刘邦和所有其他诸侯王的联合,韩信能咋办?


    只能乖乖去当楚王。


    然后过几年,等到局势都稳定下来了,分封出去的刘家子孙也都掌握了自己的封国。


    刘邦找了个借口就把韩信废了,强令韩信回长安当淮阴侯。


    韩信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是那句话,楚地百姓巴不得韩信死。


    想让楚地百姓跟韩信一起造反?白日做梦!


    韩信乖乖被废,乖乖回了长安,过几年又乖乖受死。


    这个时候再来看看情况。


    东方六国之中,曾经的霸主齐国,如今齐王是刘邦的大儿子刘肥。


    曾经同样威震天下的楚国,被刘邦让侄子刘濞几个瓜分了。


    至此,大汉朝廷加刘姓诸侯王的力量,对其他异姓诸侯王形成了碾压。


    那刘邦还留你们这些异姓诸侯王作甚?


    都说老刘糊涂,但老刘动手可是一点都不手软。


    汉高祖五年,刘邦正打算对韩信下手,燕王臧荼造反了。


    这个是真造反。


    在平定臧荼之后,刘邦特地让自己最信任的发小卢绾去当燕王,没有让子侄们去。


    为的就是稳住其他诸侯王,让他们确定朝廷不会对异姓诸侯王动手。


    但说白了,卢绾不就是个工具人嘛。


    第二年,也就是汉高祖六年,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刘邦就不装了。


    朕摊牌了!


    楚王韩信前脚刚到长安,后脚距离长安最近的异姓诸侯王,封地在韩国的韩王信立马被安排了“勾结匈奴”的罪名,只能逃亡匈奴。


    汉高祖九年,赵王张敖莫名其妙天降一顶“谋反”的帽子,被废为宣平侯。


    汉高祖十一年,梁王彭越天降一顶谋反帽子,死。


    同年,英布一看这不起兵我也得死,于是起兵造反。


    然后英布还是死。


    最终,异姓诸侯王里,只有一个心甘情愿当傀儡,随便刘邦派来的长沙国相任意摆布的长沙王吴芮活下来。


    刘邦说到这里,微微一笑,对刘恒道:


    “懂了吗?”


    “朕作为曾经生活在大一统王朝之中的人,朕亲眼见识过秦始皇的威势。”


    “你以为朕不想立刻成为第二个秦始皇,不想拥有秦始皇那种无上权力,却只知道追求什么分封制?”


    刘邦说到这里,伸出手指,指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假如真有人觉得朕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分封制,那个人的脑子肯定是坏掉了!”


    “还是那句话,合格的政治家最基本的必备素质就是,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要尊重眼前的事实,从现实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看不懂这个,你就看不懂历史,也就只能人云亦云地去嘲笑那些雄才大略的开国皇帝们奇奇怪怪的制度设计。”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蠢材,他们活在蠢材的世界里自我陶醉是可以的。”


    “但你,恒儿,你是大汉将来的皇帝,你不行,懂了吗?


    刘恒佩服不已,连连点头。


    突然,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


    迟疑片刻后,他还是开口了。


    “父皇,可同姓诸侯王也是大麻烦啊,您就没想过要解决这个事情吗?”


    盘点视频之中,可是清楚地点出了“七国之乱”!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