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05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轰!


    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在王之仁面前爆发。


    无数木屑横飞,载着王之仁九十三名家人的大船渐渐沉入海底。


    王之仁跪在地上,大哭失声。


    “是我对不住你们,但我也不愿你们被建奴所俘虏,当建奴的狗,被建奴折辱啊!”


    王之仁站了起来,从怀中取出了监国鲁王朱以海授予的官印,长叹一声。


    “要你还有何用?”


    他伸手一抛,将官印远远地扔了出去,没入海中。


    随后,王之仁来到了船舵旁。


    他驾驶着最后的这艘船只,一路劈波斩浪,朝着南京而去。


    海风烈烈吹拂在王之仁已经发白的鬓角上,这位经历战败和背叛,又刚刚亲手将九十三名家人葬身海中的鲁监国朝廷大将军是何心情?


    恐怕只有王之仁自己才知道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艘船直达吴淞江口,对准清军码头,轰然撞了上去。


    轰隆一声巨响,船只撞烂了另外一艘清军战船,随后在沙滩上搁浅。


    驻守此地的清军吓了一大跳,立刻上来围住船只。


    王之仁出现在了船舷上,面无表情地开口。


    “老夫乃是大明监国鲁王赦封的兴国公王之仁,送老夫去南京见洪承畴!”


    镜头一转,王之仁昂首挺胸,走进满清招抚江南大学士洪承畴的官署之中。


    洪承畴早已经得知消息,在堂外等候,并亲自将王之仁迎入大堂。


    “兴国公迷途知返,将来你我在大清同殿为臣……”


    洪承畴的话还没说完,王之仁就冷冷地打断了。


    “谁说本国公是来投降建奴的?”


    “啊?”洪承畴愣住了,“兴国公你……”


    王之仁淡淡道:


    “老夫乃前朝大帅,国亡当死。”


    “但恐葬身鲸腹,身死不明,后世青史无所征信,故来投见,欲死于明处耳!”


    洪承畴:“……”


    这一刻,洪承畴心中应该是很想说一句“你特么在逗我”之类的话。


    洪承畴呼出一口气,劝说道:


    “王大人,你这又是何必?”


    “你死则已,但你的家人难道就不考虑一下吗?”


    “他们会因为你的死承受多少苦难,王家可能从此一蹶不振,甚至……”


    王之仁又一次打断了洪承畴的话,淡淡道:


    “老夫满门上下九十三人,全部被老夫亲手炸死在海上了,就是为了防止你口中的后果。”


    洪承畴瞪大了眼睛:“?????”


    这一刻,招揽了不知道多少明朝、大顺降臣,见多识广的洪承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


    王之仁看向洪承畴,突然破口大骂。


    “洪承畴,尔受先帝崇祯陛下厚恩,却反面事仇。”


    “先帝赠尔官,立庙祠尔、祭尔,萌尔之子。”


    “尔却背义忘恩,操戈入室,平夷我华夏陵寝,焚毁我大明宗庙。”


    “尔通天之罪,过李陵、卫律远矣!”


    “尔这奸佞叛徒,将来必然遗臭万年,竟还有脸劝老夫和你一般无耻事敌?”


    “真真是恬不知耻,痴心妄想!”


    洪承畴被王之仁这一番大骂气得满脸通红,心中的疮疤被揭得干干净净,更是无地自容。


    惊怒之下,洪承畴大叫道:


    “来人啊,把这不知好歹的老东西拖出去斩了,斩了!”


    王之仁被拖走,但脸上毫无惧色,反而放声大笑。


    “汉奸洪承畴,尔世世代代永远是汉奸,永远!!!”


    ……


    看到这里,历朝皇帝也不由感慨。


    【汉武帝刘彻:这个王之仁,打仗虽然挺菜的,但骨气还是有的。】


    【明太祖朱元璋:……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吗?】


    【汉武帝刘彻:朕难道不是已经在夸奖了吗,说的都是事实啊。】


    【明太祖朱元璋:……】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很钦佩王之仁这样的民族忠义之士。但面对外敌,单单有气节是真不够,还得有能力才行啊。】


    【宋太祖赵匡胤:嗯,真的有点太可惜了,唉。】


    历朝历代皇帝惋惜之余,心中也不免陷入思考。


    民族危难之际,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确实是华夏民族得以存续的一大原因。


    但真正想要让整个民族改天换地,仁人志士们的涌现还不够。


    必须要有一位伟大的、能逆天而行的领袖,才能带着华夏民族从绝境之中走出来,重获新生!


    南明,就是这样的绝境。


    会有这样的领袖出现吗?


    ……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清军攻克绍兴府治会稽县城后,旋即分兵占领浙东各地州县。】


    【大学士张国维、督师兼领兵部尚书余煌、礼部尚书陈函辉、大理寺少卿陈潜夫等鲁监国朝廷的高官不愿投降满清,纷纷自杀。】


    【但除去他们之外,依旧还有一位鲁监国朝廷的高官坚守抗战到最后一刻。】


    金幕中,出现了一个官员的身影。


    他颇为肥胖,脸颊肉嘟嘟的,眼睛小小的,身上的官袍一眼看出来都是特大号的。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棣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这家伙怎么看也不像什么仁人志士,反而像是一个大贪官啊。”


    朱元璋正待开口,就听到金幕之中传出的声音。


    【这个人,就是号称“鲁监国政权第一贪官”的督师、大学士朱大典。】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