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18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火枪火炮这种东西,在奔驰如飞的草原上可能还没那么好用。


    可在岭南这种山岭地区,最适合步兵发挥的主场,火枪火炮就是神器!


    大汉征服南越国的过程,顺利得完全没有任何意外。


    就连负责记载的司马迁也就轻描淡写一句话。


    “乙丑年,帝命将军次公灭南越。”


    就完了。


    太顺利了。


    完全没啥值得写的。


    华夏的史家最喜欢写的从来都不是胜利。


    而是失败。


    但凡失败,史官们长篇累牍,一改惜字如金的风格,恨不得把每一个失败的细节都写出来。


    必须要让后人铭记!


    至于胜利嘛,一笔带过就行。


    赢都赢了,有什么好写的?


    以至于后世有人吐槽。


    看华夏的历史,总是会发现各种各样,类型各异的失败。


    但就很奇怪。


    经历了这么多次大大小小失败的华夏,从一个只在黄河流域发展的民族,变成了现代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稳稳位居世界前列的超级疆域大国。


    倒是其他那些经常在自家神话典籍中吹嘘各种辉煌大胜的民族,一看现代疆域,比起华夏来说就是蚂蚁对大象。


    为啥是神话典籍而不是史书?


    因为整个地球文明中,华夏文明是唯一一个从公元前就开始坚持写史,著史直到现代,拥有最详细历史资料的。


    其他各个民族没有这种习惯,他们对历史的记载要么是靠神话典籍,甚至有些是靠当时作家写的!


    历史上的甜蜜嘛,浅尝辄止就行。


    历史上的痛楚,那就必须铭记在心!


    忆苦思甜,为啥忆苦会放在思甜之前,就是因为吃过苦,才更愿意奋斗,才更能保证一个文明的存续。


    汉武帝感慨道:


    “还好用金幕的出现,朕不需要再经历金幕中视频里的这种折腾了。”


    汉武帝对金幕中的自己,那是完全能做到感同身受的。


    哦,也不对,可能也感同身受不了。


    因为现在的大汉真的非常富庶了。


    金幕给大汉带来的是全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兑换了《工业革命》之后。


    现在的大汉基本可以算是一个初级工业化的国家了。


    可别小看这个“初级”工业化。


    再初级,那也是工业国家。


    工业国家打农业国家,那就是降维打击。


    不信?


    看看满清后期是怎么被各路工业化国家轮番暴打的就知道了。


    甚至就连满清东边,跪舔华夏一千年的倭国,都能在“明治维新”这种完全不彻底,保留了巨量封建残余的工业化之后,于甲午战争中暴打满清。


    工业化,就相当于是之中的飞升。


    哪怕是再初级的飞升,打起凡人来也是轻轻松松,手拿把掐。


    大汉本来就是同时代最强的农业国。


    现在直接进化到了工业国。


    那还能有什么苦吃?


    大汉的军队出去走一圈,就一句话。


    “你们一起上吧,我赶时间!”


    老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


    倒不是汉武帝变仁慈了。


    事实上,什么商业税和各种跟工业相关的税收,汉武帝一点没少收。


    但大汉的老百姓,生活依旧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为啥?


    因为有了新的压榨对象。


    大汉的对外战争,带来了巨量的资源,以及巨量的奴隶。


    大汉的统治阶级们,压根就看不上大汉老百姓身上这三瓜两枣。


    直接去抢异族的,他不香吗?


    大量奴隶的输入,更是填补了大汉人力资源的缺口。


    现在大汉普通老百姓家里,有三个五个异族奴隶的,那太常见了。


    嗯,没错,大汉现在是废除奴隶制度了。


    所以这些异族也不叫奴隶,而是叫做“家仆”。


    终身家仆,不发工钱的那种。


    上头没有皇帝和统治阶级的拼命吸血,下面还有家仆们帮忙干活。


    再加上工业化带来的各种便利,铁路、巨量工业商品、暴增的食物产量,以及欣欣向荣的国势。


    大汉老百姓的日子怎么可能不好呢?


    汉武帝想到这里,忍不住感慨道:


    “金幕,真是神了!”


    没有金幕,这一切怎么可能发生呢?


    汉武帝看着金幕中的刘彻,心中突然有些好奇。


    金幕的出现,是在历史上霍去病即将死亡的时间点。


    如今金幕中播放的内容虽然是原来的历史,但对这条世界线的汉武帝来说,却是他没经历过的人生了。


    汉武帝很想知道,历史上的自己,究竟会怎么做,才能解决南越国之事引发的相关问题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