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33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刘启的失败,就在于他太急于求成了。


    很有讽刺性的一个事情是,刘启孜孜不倦想要寻找用来替代黄老学派功臣集团的答案,就藏在黄老学派两部最高经典《老子》第六十章的一句话中。


    【治大国,若烹小鲜。】


    烹饪是一件非常考验火候、耐心以及判断力的事情。


    太急,不行。


    太缓,不行。


    必须要找准时机,适时而动,才能烹饪出足够鲜美的佳肴。


    刘启必然诵读过这句话不下百遍,却从未真正意识到这短短七个字背后的真义。


    又或者说,道理他懂了,可他做不到,不能知行合一。


    所以刘启在和黄老学派功臣集团的对抗中,注定是一个失败者。


    好在,刘启的急躁也并不是没有好处的。


    或许是因为刘启一辈子做什么事情都很急躁的缘故,他的人生也结束得很急躁。


    在周亚夫死去之后仅仅两年多,在位十六年、四十八岁的刘启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死了。


    画面中,刘启咽气在龙床上。


    龙床旁边,十六岁的太子刘彻在祖母窦太后和生母王皇后的注视下,接任成为了大汉朝的下一任皇帝。


    【刘彻波澜壮阔,又充满了争议的皇帝之路,由此开启。】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


    【秦始皇嬴政:呵呵,终于能看到一位千古大帝的成长历史了。】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很期待金幕对汉武帝的解读。】


    【光武帝刘秀:虽然在史书上读过,但司马迁的《史记》还是过于简略了一些,如今总算能借助金幕得知汉武大帝时代的风貌。】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刘彻心中一震。


    “史记?”


    “司马迁竟然在私自撰写历史书?”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写史书,的确是华夏古来有之的传统。


    过去的华夏史书,都是由官方史官来完成的。


    刘据定了定神,忍不住道:


    “司马迁如今是大汉太史,应该是他利用这个身份来写的史书吧?”


    汉武帝表情冷然,缓缓道:


    “大汉,可没有这种史书!”


    汉朝,终究是一个起家于泥腿子的朝代。


    而汉朝主政的黄老学派,讲究的又是无为而治,在写史书这方面并不上心。


    汉朝的史官,其实就是一个摆设。


    司马迁作为太史,平日里的任务无非就是维护一下汉朝搜集到的前朝史书。


    汉武帝从来就没有给过司马迁写本朝史书的任务!


    汉武帝立刻下令。


    “来人,去把司马迁找来!”


    很快,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臣司马迁,见过陛下。”


    汉武帝看着面前的司马迁,冷冷地开口道:


    “你竟然私自撰写史书?”


    司马迁明显露出了愕然的表情,但很快他明白了什么,看了半空中的金幕一眼,又变成了释然。


    “陛下应该是从金幕中得知的吧?”


    “如此看来,臣写的史书,终究还是在后世流传了。”


    汉武帝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朕问你,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在没有朕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撰写史书!”


    在之前发弹幕和历朝皇帝们交流的时候,汉武帝就隐约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但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今天被刘秀一条弹幕道破《史记》的存在,这位千古大帝才明白过来。


    汉武帝真正生气的并不是私自撰写史书这个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