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0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时代王府里的诸多幕僚,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还有史家直笔。”


    “这么多渠道,竟然都无只言片语流传下来。”


    刘邦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历史是可以被更改的,早在晋国时,历史就被改过了。”


    接连被反驳的陈平并未沮丧,而是正色道:


    “是,历史可以被更改,但这种为了皇位杀掉四个儿子,堪称惊世骇俗的事情,不可能毫无流传。”


    “陛下,李唐是咱们大汉之后几百年的朝代,李世民都改不了玄武门事变的真相!”


    “这是皇位啊,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关心的事情。臣不相信,杀了四个儿子只为皇位这种大事,居然会毫无痕迹,会被抹杀在当时!”


    听着陈平恳切的话,刘邦摸着白须,若有所思。


    萧何旁观片刻,终于开口道:


    “陛下,臣也觉得不对。”


    “首先,刘恒殿下的仁慈是众所周知的,就连金幕也说,刘恒殿下,嗯,那位历史上的文帝废除了诸多苛政法律,奉行黄老,与民修养生息。”


    “陛下还记得刘恒殿下的死后名号吧?谥号文帝,庙号太宗!”


    “一个能为了皇位杀死四个儿子的人,后代真的敢给他上‘文帝’这样的谥号吗?”


    听着萧何另外一个角度的解释,刘邦又怔住了。


    是啊,谥号、庙号这种东西,是非常公平公正的。


    是要告祭九泉之下祖宗的!


    别的朝代,刘邦不懂。


    但在大汉,以及大汉之前的朝代,谥号是一定要体现出一个君主平生经历、特点,而且必须尽量中肯的。


    “文”,是一个非常高的谥号。


    它代表着“经纬天地,道德博闻,慈惠爱民,愍民惠礼……”


    一个“道德博闻,慈惠爱民”的君主,居然是杀掉四个儿子的人?


    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更何况,汉文帝还有庙号!


    谥号,是每个皇帝死后都有的。


    庙号,则必须是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皇帝才有。


    通俗的说,有庙号的,就是公认的明君!


    就比如说刘恒之前的汉惠帝刘盈,只有谥号没有庙号。


    刘恒,有谥号,也有庙号。


    谥号是“文”,庙号是“太宗”。


    太宗!


    这个称号,是公认的“第二代明君”。


    如此之多的因素叠加,实在是很难想象。


    这样的刘恒,是一个能为了皇位杀掉四个儿子的人。


    几乎不可能!


    再说一次,大汉的谥号、庙号是非常非常严谨的。


    不像大清那样,什么太祖、世祖、高祖各种批发,是个皇帝就一定有庙号。


    尤其是,这个时间段,大汉奉行的是黄老学派。


    黄老,那是道家思想。


    道,是人道,也是天道!


    黄老学派的大臣们,敢违背人道,天道,去给一个已死的皇帝洗白?


    不可能的。


    更何况,西汉的皇帝也不像大清皇帝一样能用军机处一言九鼎。


    汉初讲的是垂拱而治,是给丞相为首的大臣让渡权力。


    大臣们有思想支持,也有权力支撑来给一个杀害四个儿子只为登基的皇帝一个不好的谥号。


    而不是给刘恒“道德博闻,慈惠爱民”这种几乎是道德圣人一样的评价。


    这就是为什么华夏的历史如此真实,而其他文明的历史却乱七八糟,被各种质疑为野史的原因。


    华夏人,是真的尊重历史,敬畏历史。


    刘邦长出一口气,心中疑惑消散。


    “看来,应该是朕误会了。”


    “没想到啊,以金幕之能,竟然也在这种事情上含糊其辞。”


    “真想知道历史的真相啊……”


    听着刘邦的感慨,刘恒一边放心,一边也是非常疑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