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若是换做咱们华夏,早就有陈胜吴广起来造反了,但印度的贱民制度却已经有了上千年历史,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父皇您想,这些印度的贱民该有多么的任劳任怨啊。”


    张飞闻言,眼睛顿时亮了,笑道:


    “皇兄,这还等什么?俺老张愿意出征印度,抢一批奴隶回来!”


    “娘的,现在坐镇汉中是真没意思,又不打仗,俺和赵云换一下吧。”


    刘备瞪了一眼张飞,喝道:


    “胡闹!你都多大岁数的人了,那边的气候和这边又不一样,小心死在印度都没人给你收拾!”


    有人说刘备建立蜀汉之后就疏远了自己的两个义弟,把两个义弟打发出成都,等于是流放了。


    这就是纯纯扯淡。


    二弟关羽镇守的是荆州,魏蜀吴三国的交界地带,也是三国势力最为错综复杂、犬牙交错的地区。


    三弟张飞镇守的是汉中,隔着秦岭就是大汉的龙兴之地,被魏国占据的关中。


    这两个方向是蜀汉最为重要的两处边界地区,刘备特地让自己两个义弟率领大军镇守这两地,完全体现了他对两个义弟的信任。


    如果刘备把关羽张飞两人封王养在成都,不让他们领一兵一卒,那才是真正的不重视、甚至是忌惮。


    张飞年纪虽然比刘备关羽小好几岁,但也是五十岁人了。


    刘备当然不可能让自家义弟在这种年纪跑去炎热无比的印度征战。


    关羽也道:


    “好了三弟,那些地方就让年轻人去干,他们的身体好,脑子也灵活。”


    “咱们这些老东西就老老实实地守住领土,等他们成长起来就是了。”


    关羽说话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底气的。


    原本蜀汉的人才属于三国之中最少的。


    巴蜀这个地方太过安逸了,很少能养出那种进取心强烈的人才。


    蜀汉几次科举的时候,授官都碰到了问题。


    许多巴蜀本地进士表示,就喜欢在巴蜀当官。


    汉中马马虎虎,荆州不太想去,南边想都别想!


    大为头疼之下,蜀汉朝廷不得不强制发布旨意,凡是不服从授官的,一律不得参与科举!


    就算有了授官,巴蜀局限于闭塞的地理环境,文化交流和信息流通都比较慢,这也让它注定在古代难以培养出跟得上时代的顶级才子。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金幕中带来的诸多超越时代的知识无差别地交给了魏蜀吴三国,巴蜀也终于追上来了。


    有人才作为支撑还不行,领头羊,也就是皇帝的才能更为重要。


    之前对刘禅这个继承人,蜀汉内部其实是不太满意的。


    很多人都觉得刘禅太听话,太没主见了。


    甚至有人觉得应该改立刘封。


    不过现在不会再有人说这种话了。


    金幕里【汉中祖刘禅】五个大字在那明晃晃的摆着,刘禅的才能还有谁敢质疑的?


    吴国,建康。


    孙权最近的心情非常糟糕,这和吴国在上一次战争中的失利当然是有直接关系的。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竟然又得到了一个消息。


    “什么,你说咱们的先遣船队在爪哇岛附近发现了蜀汉的船只?”


    孙权听到这个消息,满脸的不敢置信。


    “蜀汉的船只,怎么可能跑去爪哇岛?”


    在场的吴国大臣也同样是一脸震惊。


    吴国君臣的心中,蜀汉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内陆国。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