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2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外,由于朝鲜之战旷日持久,朱翊钧派出太监充任矿税监,在各地征收矿税,横征暴敛,引起了全国上下从百姓到士大夫对朝廷的不满情绪。】


    【大明文官集团也因在朝鲜战争和矿税中的激烈斗争、相互攻讦而分崩离析,各种党派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开启了被许多人认定为大明亡国根源的“群党相争”序幕。】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不由感慨。


    【未来发生的事情,此时的朱翊钧还并不知情,他还在为了两份奏折而烦恼。】


    此时的朱翊钧面前摆放着两份奏折,都来自他派往朝鲜前线的监察官员,分别是东征赞画主事丁应泰和左给事中徐观澜。


    在这两份奏折之中,两名官员如实披露了明军四路南下,一路吃瘪两路战败,用重金贿赂倭军媾和还杀良冒功,只有水师连续奋战最终得胜的所有事实。


    两名官员认为,内阁首辅赵志皋和监军王士琦联合欺瞒朝廷,报喜不报忧,辜负了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应当免职。


    同时,两名官员还对经略邢阶、经理万世德、中路军提督董一元、西路军提督刘綎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将这四人问罪下狱。


    对东路军提督麻贵,两名官员要求朝廷对其进行训斥,着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至于水师提督陈璘,两名官员认为作战勇猛有功,应当重赏,作为国家典范。


    朱翊钧沉吟良久,有些头疼地摸了摸太阳穴,缓缓道:


    “朕该怎么办呢?”


    “嗯,来人啊,传内阁大学士们觐见!”


    看到这里,扶苏也是拍案而起。


    “好,早就应该惩治邢阶、万世德、董一元和刘綎这些混账东西了!”


    秦始皇闻言,表情颇为平淡。


    “扶苏啊,你似乎觉得是这些人的问题?”


    扶苏有些疑惑。


    “父皇难道觉得不是?”


    但马上,扶苏就回过神来。


    自家父皇这么说话的时候,通常代表着,后面还有扶苏看不到的内幕。


    扶苏突然灵光一闪。


    “父皇的意思是,朱翊钧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秦始皇呵呵一笑,淡然道:


    “那是自然。邢阶、万世德、董一元、刘綎等人固然都是混账,甚至包括之前的杨镐也是无能之辈。”


    “但问题是,这些无能之辈,为什么能占据高位,成为大明在抗倭战争中的指挥官和主帅呢?”


    “作为皇帝,朱翊钧本该将最能打胜仗的将领放在主帅和指挥官的位置上,结果呢?”


    “他安排的都是一群废物。”


    “若不是第一阶段有李如松,第二阶段还有陈璘为他挽回了一点颜面,若不是大明将士足够英勇足够精锐,这场战争啊,说不定还真会被倭国打进辽东乃至大明京师呢。”


    扶苏闻言,表情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认真点头。


    突然,扶苏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父皇当年用王翦去打楚国,莫非……”


    秦始皇嗯了一声,淡淡道:


    “朕第一次攻打楚国的时候就知道用王翦必然能灭楚国,但朕为何用李信?”


    “朕就是希望,能扶持李信,凭借灭楚的战争和王翦、王贲父子分庭抗礼。”


    扶苏沉声道:


    “但李信输了。”


    秦始皇嗯了一声。


    “李信之败,并非单纯的战场之败。”


    扶苏会意点头。


    当时的大秦丞相是昌平君,此人乃是出自楚国王族熊氏。


    在李信连战连捷的时候,原本负责坐镇后方给李信提供后勤支援的昌平君突然造反,失去后援的李信不得不绕路撤退,被项燕疯狂追击而败北。


    秦始皇继续道:


    “但败了就是败了,朕依旧信任李信,却不会再给他灭楚主将的机会。”


    “朕也不会给楚国第二次机会取胜,所以朕请王翦出马,更给了王翦六十万大军的倾国之师,冒着王翦功高震主反噬大秦的风险!”


    “因为朕很清楚,一个皇帝若是失败一次,情有可原;但失败两次,那就是蠢材中的蠢材!”


    一旁的王离听着秦始皇这番话,怎么听怎么感觉古怪。


    王翦可是王离的亲爷爷!


    扶苏呼出一口气,道:


    “所以父皇觉得朱翊钧的问题就是,两次主帅都用不对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