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2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眼下,万事俱备!


    忽必烈让刘秉忠草拟旨意完毕,盖上大印,让人负责去传旨。


    做完这一切之后,这位元世祖也是松了一口气。


    “大元,终于又要开始征战了。”


    在得到金幕之后,忽必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大元内部的制度改革上。


    这种改革相当艰难,甚至还引发了好几次内部的叛乱。


    但好在,凭借着忽必烈的魄力、刘秉忠等人的智慧以及金幕带来的大量帮助,大元的内部改革卓有成效。


    现在,也该到大元让这条世界线其他国家明白,什么才叫做华夏帝国的铁拳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丰臣秀吉死后,倭国内部经过了一番博弈,基本确立了新的政治格局。】


    画面中,德川家康的身影显露出来。


    【以丰臣秀赖生母淀殿为首,拉拢一批臣子,形成了“文吏派”。】


    【以丰臣秀吉正妃北政所为首,得到加藤清正等人支持的,形成了“武功派”。】


    【德川家康由于地位特殊身居五大笔头之首,获得了倭国在这段时间的执政权,成为了事实上的倭国宰相。】


    德川家康提笔写完一封信,对着面前的其他几个笔头、奉行开口道:


    “诸位都看一看吧。”


    其他几人看了一下,都点头表示同意。


    德川家康嗯了一声,道:


    “那就速速派人送往釜山吧。”


    很快,这封信就被送到了釜山,并陆续由加藤清正、小西行长、岛津义弘等前线将领所传阅。


    镜头显露出了信上的一行字。


    “……当速速撤军,前往釜山浦,尽快回国。”


    【此时的德川家康等人还不知道,四路明军的南下进攻都遭受了失败。】


    【巧合的是,在明军失败撤军后,丰臣秀吉的死讯也终于被大明方面得知。】


    【此时明军因失败而不愿再战,同时各路明军领兵将领也希望尽快通过议和让倭军撤兵,好营造大捷的假象以向大明朝廷报功。】


    【倭军方面,统治者的更替让许多大名诸侯无心再战,希望回到倭国之中参与到政治博弈之中,获得更大的权力。】


    【同时倭军虽然击退了明军,但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明军持续的进逼下保有朝鲜任何一寸土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和倭军的议和就成为必然。】


    大明西路军提督刘綎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画面上。


    “什么,小西行长要三十万两白银才肯退兵?”


    “这个家伙怕是穷疯了吧?”


    刘綎破口大骂,表情非常激动。


    在刘綎面前,几名心腹面面相觑,干咳一声。


    “提督大人,若是时间继续拖延下去,朝廷恐怕就要知道咱们这边战事不利的情况了。”


    “提督大人,别忘了陈璘那老小子,说不定他弹劾您的奏章都已经在路上了。”


    刘綎哑口无言,半晌之后垂头丧气地开口。


    “三十万两就三十万两吧,本官给他就是了。”


    “告诉小西行长,拿了钱之后,立刻滚……咳,离开顺天!”


    心腹对视一眼,又道:


    “提督大人,小西行长还说了,由于之前您曾经想要活捉他,他现在不太敢相信咱们的话。”


    “他要求大明方面必须派出六十个人去他那里当人质,其中至少要有六个人是参将级别的。”


    刘綎大怒道:


    “六十个人当人质,还要六个参将?他想得美!”


    但刘綎终究还是忍住了,哼了一声。


    “那就派六十个人给他,让随便找几个把总千总冒充参将也就是了。”


    “对了,他也得派人质过来啊,告诉他,得派一百个!”


    心腹哑然片刻,道:


    “小西行长说了,他会派五个人质过来。”


    “五个?”刘綎大怒道:“这个倭人,竟然这么藐视本提督和大明?”


    六十个人质对五个人质,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心腹露出为难的表情,道:


    “小西行长说了,三天内,三十万银子和六十个人质必须到位。”


    “不然的话,他就再死守顺天城一个月。”


    刘綎闻言,顿时哑然。


    片刻之后,他无精打采地开口。


    “好吧好吧,赶紧都给他送过去,让他赶紧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