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好吧,就算真有傻的蒙古贵族信了。


    那其他蒙古贵族也不需要反驳,直接拿出弓箭,一箭射死这个四等南人就行了。


    一等人杀四等人,法律规定,赔几个钱就行!


    汉化派和蒙古派,就是大元王朝之中的两大派系。


    忽必烈刚建立大元时,汉化派占据主导。


    后来爆发了内部叛乱,蒙古派成为正统。


    直到金幕出现,忽必烈下定决心重新转向汉化,汉人臣子才又一次得势。


    忽必烈感慨道:


    “若是大元之中能出现一些像海瑞一样忠心耿耿,直言进谏的官员,朕又何须迟疑这么多年呢?”


    言语中,带着深深的惋惜。


    刘秉忠安静地听着,没有开口说话。


    又过片刻,忽必烈收拾好心情,重新将话题回正:


    “刘卿家,你觉得张居正的改革能成功吗?”


    刘秉忠沉吟片刻,道:


    “应该能成功。”


    忽必烈笑道:


    “为何?因为太后和司礼监的支持?”


    刘秉忠正色道:


    “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并不在于皇权。”


    “纵观华夏历史,哪一次改革不是出自于皇权的推动?”


    “改革的关键,在于地方上的官吏是否听话,是否愿意花大力气把朝廷的改革政策落实到实处。”


    “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以为有了皇帝的支持便万事大吉,结果地方官吏对颁布的政策阳奉阴违,甚至利用改革来损公肥私,这种改革焉能不失败?”


    “而张居正并非一上来就改革,反而是以考成法来控制下面的官吏。”


    “在考成法的实施过程中,张居正就能非常容易地鉴别、拉拢和掌握一批跟他志同道合的能吏,并将这些人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等大部分能吏都就位了,再步步推动,逐项改革,即便还有困难险阻,但改革的成功想来问题不大。”


    忽必烈一拍大腿,笑道:


    “刘卿之言,深得朕心!”


    大明世界。


    朱元璋眉头扬起。


    “这个海瑞,还是挺不错的嘛。”


    “若是朕用他来当都御史,那可就省事多了。”


    在场大明群臣闻言,脸色都变了。


    华夏五千年,在哪个皇帝手下当官最危险?


    朱元璋排第一是毫无悬念的。


    丞相杀了两个,杀到后面直接把丞相废了。


    洪武四大案,前前后后被朱元璋弄死的官吏总数超过十万。


    这可是官吏,不是普通老百姓!


    平日没啥事干,动不动朱元璋还来个剥皮实草。


    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朱棣,听完朱元璋这句话,心中都有点发虚。


    就一个父皇便已经这般吓人了,再来个海瑞,那还了得?


    怕不是直接把大明官场给屠戮一空?


    朱棣干咳一声,正色道:


    “父皇,海瑞说话可是很难听的,您的性格怕是受不住。”


    朱元璋呵呵冷笑一声,瞥了朱棣一眼。


    “朕从小是个泥腿子,还当过乞丐,什么样的难听话没听过?”


    “你小子是怕海瑞真来到咱们这个世界,你会被喷得很惨吧?”


    朱棣脸上的表情顿时僵硬。


    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朱元璋这番话还真是说中了。


    朱棣性格直爽,人所共知。


    但直爽归直爽,破防也是真容易破防。


    要是海瑞过来把朱棣一通猛喷,朱棣当太子的时候可能还好,一旦是坐在皇位上的朱棣,分分钟就得诛海瑞三族,九族,甚至十族!


    朱元璋吐槽了一下朱棣,看向金幕的表情却变得柔和不少,缓缓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