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9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只要运送足够数额的粮食到边疆卫所,朝廷就会给这些商人发放盐引。


    商人们有了盐引,就能去官府盐田取盐,拿去卖掉。


    运粮当然是亏本的,但盐巴可是国家专营。


    人不吃盐巴,是一定会死的。


    故而,卖盐就是暴利!


    有了盐引利润在,足以支撑边疆的粮草运输。


    朱元璋哼了一声,道:


    “制度当然是好的,但不也被大明这些不肖子孙玩坏了?”


    “你没看到之前朱祁镇那一带的卫所军官,有了粮食还不满足,都开始对瓦剌鞑靼走私了!”


    朱棣闻言,顿时有些心虚,一声干笑。


    “咳咳,那父皇,咱们要不想个办法,杜绝此事?”


    朱元璋嗯了一声,对朱棣道:


    “那就是你和高炽的任务了。”


    “啊?”朱棣傻眼,“父皇,您雄才大略,不指点一下儿臣?”


    朱元璋双手一摊。


    “朕可没什么好办法。反正朕是管住了,你们管不住是你们的问题。”


    朱棣:“……”


    虽然道理是这个道理,但父皇您这么一说,怎么总给人一种甩锅的感觉呢?


    朱棣无奈,只能转头看向金幕。


    连父皇都没有办法,或许,这金幕能给出答案?


    金幕之中,画面已经切换到了长安皇宫。


    “什么,哥舒翰全军覆没,潼关已经失守?”


    听到这个消息,大殿之中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潼关失守,意味着叛军兵锋能直入关中平原。


    没有了潼关天险,二十万叛军精锐杀进来,拿什么挡?


    李隆基身体颤抖不已,开口道:


    “诸位卿家,事到如今,如何是好?”


    没有人回答。


    大家不是不想回答,是压根无法回答!


    太子李亨深吸一口气,咬牙正准备开口,却被杨国忠抢先一步。


    “陛下勿忧,长安城高墙坚,又有百万民众。”


    “只要发动百姓,军民一心,定能抵挡叛军!”


    李隆基闻言,默然不语。


    长安?


    要朕在长安冒着性命风险,去抵挡叛军?


    这怎么行!


    【李隆基举棋不定,在是否留守长安这个想法中犹豫了很久。】


    【最终,在叛军抵达长安之前,李隆基决定逃跑!】


    画面之中,举着“燕”字大旗的叛军,自东边席卷而来。


    长安西门处,一支由数千羽林军组成的车队,则急急忙忙地离开。


    车驾之中,能看到李隆基、杨贵妃、太子李亨。


    当然,还有大唐宰相杨国忠!


    车队刚刚离去不久,一群文武百官才得知消息,追到城门处。


    但此刻,他们能看到的,已经只是李隆基等人留下的烟尘了。


    群臣面面相觑。


    有人道:


    “陛下都走了,这长安……还能守吗?”


    【长安群臣得知李隆基逃跑消息之后,纷纷出逃。】


    【叛军几乎没有碰到什么抵抗,就顺利地占领了长安。】


    画面之中,繁华富庶的长安城,处处燃起了火焰。


    叛军在城中肆意劫掠杀人。


    许多大唐官员被举家屠戮。


    更有无数女子被叛军当街拖走,凄厉的哭喊声响彻耳膜。


    犹如人间地狱!


    【在李隆基和杨国忠这对君臣的昏招迭出之下,原本已经露出败亡之象的安禄山,意外收获了长安。】


    【战争的局势,从大唐朝廷的极度有利,转而变成了安禄山大占上风。】


    【这场叛乱,终于来到了最高潮!】


    贞观世界之中,大唐君臣同样也是一片寂静。


    李世民看了一眼还躺在地上的李治。


    等等,这小子为什么还躺在地上?


    “来人啊,把晋王拖出去治伤!”


    李治好像一条死狗般被拖走。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心中诸多念头翻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