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1章

作者:佚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差这么多?”


    郁新道:


    “不瞒陛下,若是金幕刚刚开启之时,国库现金现银也才三四百万两呢。”


    “如今是开征了商业税,再加上从朝鲜、倭国那边得到了大笔的现金现银,才补充到这么多的。”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


    这只要现金现银的设定,是真要命啊。


    突然,朱元璋心中一动,道:


    “倭国那边的缴获是多少?”


    郁新道:


    “大约六百多万两。”


    朱元璋顿时吃惊。


    “大明只拿下了九州和四国两个岛,就有六百多万两现银?”


    “这要是把本州拿下了,岂不是至少还能有一千万两?”


    本州岛是倭国最大的岛屿,面积比九州和四国加起来还要大至少一倍。


    如果说本州岛类似于华夏中原,那九州和四国充其量就是个岭南,西北之类的地方。


    朱棣一听,顿时来劲了。


    “父皇,要不明年先不打瓦剌鞑靼了,先把倭国灭了?”


    朱元璋沉吟片刻,摇头道:


    “不着急,还是先打瓦剌鞑靼吧。”


    为了明年北征之战,大明已经调动了巨量的物资和军队。


    这种时候要是转而去进攻倭国,显然是大材小用了。


    朱元璋顿了顿,道:


    “给郑和那边加一万兵马,让他们抓紧搜刮倭国资源。”


    “现金现银为第一要务!”


    郁新提议道:


    “陛下,还可以再加一些商业税的。”


    朱元璋皱眉,思考片刻后道:


    “商业税先不加了吧。”


    一个很反常识的事实是,在大明提高了商业税之后,大明的商业氛围反而变得更加浓厚了。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随着商业税的铺开,许多人都认识到,原来经商这么赚钱!


    这几年来,大明各地涌现出一批从地主转为商人的成功例子,这些例子又刺激着更多的人迈入商业。


    朱元璋出身农民,对商业原本是很反感的。


    但各地数据的反馈来看,商业的流通,最直观的就是让大明国库的进账不断攀升。


    于此同时,整个大明的粮食产量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随着朱元璋陆续废除会所,给卫所兵们按户口数实际分配土地后,边疆各省去年的粮食产量甚至还出现了两成的增长。


    别小看这两成,要知道平时大明从内地运粮,需要消耗十石米才能把三石左右的米运到边疆。


    边疆的粮食产量增加两成,就等于减少了大明国库这边六成的消耗。


    在这种局面欣欣向荣的情况下,朱元璋并不愿意进行什么大的调整,免得破坏这个化学反应。


    朱元璋长出一口气,淡淡道:


    “反正大明是肯定争不来第一个兑换的了,也没必要争。”


    “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就行。”


    大隋世界之中,隋文帝看着金幕中的提示,沉吟片刻,道:


    “诸位爱卿,尔等觉得这本书要买吗?”


    高熲毫不迟疑地开口。


    “陛下,臣以为必须要尽快入手此书!”


    隋文帝又看向太子杨勇。


    “勇儿,你怎么看?”


    杨勇有些迟疑。


    “父皇,儿臣当然也知道金幕出品必属精品,但这五千万两还要现银,是不是太贵了一些?”


    高熲爽朗地笑道:


    “太子殿下,老臣觉得,就是因为这书如此之昂贵,才说明了它的价值。”


    “试想,就连火枪火药,商业税和科举这些,也只不过才值一百万两。”


    “那《工业革命》,竟然值五千万两,这岂不是说明它的价值是火枪火药的五十倍?”


    “只要得到这本工业革命,大隋必然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突飞猛进,甚至能缔造出一个千古大帝国,让陛下和太子跻身千古大帝的行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