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04 南下南下,波澜壮阔大时代开启

作者:小胖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嵩山少室山的春天,来得比燕京晚些。


    山坳里的残雪尚未化尽,古寺檐角的冰溜子,在午后的阳光下滴着水,敲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程学民裹紧军大衣,站在大雄宝殿前残破的月台上,看着袁合平指挥武行们排练“众武僧夜闯塔林”的戏份。


    拍摄条件比预想的更艰苦。


    没有平整的场地,演员们在坑洼不平的碎石地上翻滚腾跃,一天下来,戏服磨损严重,不少人身上都添了青紫。


    李连洁饰演的觉远,有一场在陡峭石阶上追逐反派的戏,连着拍了七八条,每次都要从几十级湿滑的台阶上,连滚带爬地冲下来。


    拍到第三条时,他脚下一滑,膝盖重重磕在石棱上,当时就肿起老高。


    程学民赶紧叫停,让随队医生上前处理。


    李连洁却咬着牙,额头冷汗直冒,摆摆手:“程哥,没事!还能坚持!喷点药,绷带缠紧点就行!”


    他让于海扶着自己,单腿跳着活动了几下,又对袁合平喊:“袁师傅,再来!刚才那个翻身角度不好,这次我注意!”


    站在一旁的于承惠,看着李连洁的狠劲,暗暗点头。


    他演的王仁则,与觉远有多场激烈对决。


    其中一场在残破钟楼里的徒手搏杀,两人要在一堆朽木和碎砖中缠斗。


    于承惠人高马大,招式刚猛,有一次没收住力,手肘撞在李连洁胸口,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程学民在监视器后心里一紧,刚要喊停,却见李连洁只是闷哼一声,硬生生扛住,反手一个擒拿扣向于承惠手腕,戏一点没断。


    直到袁合平喊咔,李连洁才松开手,揉着胸口直抽冷气。


    于承惠赶紧上前,一脸歉意:“连洁,对不住对不住,劲儿使大了!”


    李连洁咧咧嘴,露出个勉强的笑:“于老师,您这王仁则,够狠!打得过瘾!”


    两人相视一笑,那种在拳脚碰撞中磨出来的默契和敬重,比任何客套话都实在。


    计春华和胡坚强这对反派专业户和憨厚武僧的组合,则贡献了不少片场趣事。


    计春华演的秃鹰,有个从香案下钻出来偷袭的镜头。


    他光头在积满灰尘的香案底下一蹭,出来时满脸满身都是灰,配上他天生凶悍的表情,活脱脱像个刚从坟里爬出来的恶鬼,把一旁举着反光板的场工吓得手一抖。


    胡坚强演的色空,有场挑水练功的戏,需要踩着梅花桩


    走过一个积水坑。


    他平衡感稍差,连着掉下去好几次,混身湿透,初春的山风一吹,冷得直打哆嗦。


    计春华一边给他递毛巾,一边憋着笑打趣:“我说色空师弟,你这水性看来比功夫好啊!”


    胡坚强冻得嘴唇发紫,还不忘回嘴:“秃鹰师兄,有本事你来试试!这桩子滑得跟抹了油似的!”


    程学民穿梭在各个拍摄点之间,棉毛衣外面套着军大衣,还是觉得山风往骨头缝里钻。


    他不仅要盯镜头,还要协调各种突发状况。


    发电机时不时闹脾气罢工,灯光组就得点起汽灯应急,光影效果差了一大截,只能后期再想办法。


    山路运输不便,胶片和药品补给时断时续,他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个镜头都力求少废片。


    生活条件更是简陋,顿顿馒头咸菜,偶尔下山采购点肉食,就是改善伙食。


    晚上睡觉,禅房四面透风,被子又潮又硬,很多人冻得睡不着,干脆爬起来围着发电机烤火,讨论第二天的戏。


    就在程学民和剧组在嵩山深处与艰苦环境搏斗时,燕京城里,另一场战役正迎来高潮。


    总政文工团排练厅内,灯火通明。


    王团长站在指挥席上,神情严肃,额角见汗。


    台下,合唱队员们身着整齐的军装,精神饱满。


    经过近半月的紧张排练,《日月同光》的合唱已臻化境。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雄浑低沉的女中音领唱响起,带着历史的沧桑感。


    “身在异域,魂归故乡……”男声部加入,声音厚重而坚定。


    当合唱进入高潮段落,“烽火淬炼,忠魂永铸,日月同光,山河永念!”时,所有声部汇成一股磅礴的音流,恢弘、深情、充满力量,仿佛能穿透墙壁,直上云霄。


    歌声里既有对英烈的深切缅怀,更有一种继往开来的豪迈气概。


    排练厅门口,不知何时已静静站立了几位身影。


    老领导在时老,吴老等人的陪同下,悄然前来审听。


    他没有打扰排练,只是静静地听着,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在身侧轻轻叩击。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余音在厅内回荡,老领导缓缓抬起手,鼓起了掌。


    掌声不大,却格外清晰。


    他走上前,与王团长和队员们一一握手,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激动的脸庞,只说了一句:


    “唱得好!有气势!有


    感情!准备一下,下个月,全军汇演第一场,就唱它!”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开。


    《日月同光》不仅通过了审查,更被定为重大演出活动的重点曲目!


    王团长接到正式通知时,手抖得差点握不住电话听筒。


    他想起程学民递交歌谱时那副成不成随缘的淡定模样,心里再次感叹:


    这小子,不是运气好,是看得太透了!这哪是歪打正着?分明是精准投送!


    时光荏苒,山上的辛劳日子过得飞快。


    当少室山上的草木彻底披上新绿,山溪欢快奔腾时,《少林寺》在嵩山的外景拍摄终于接近尾声。


    最后一场大戏,是“众武僧反抗暴政,烈火焚寺”的高潮场面。


    为了真实效果,剧组在征得寺里同意后,搭建了一处可控制的偏殿模型。


    一声令下,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李连洁,于海,计春华等人要在模拟的火场中,完成最后的搏杀和突围。


    热浪灼人,烟雾呛得眼泪直流,但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直到程学民喊出最后一声“咔!过了!嵩山部分,全部杀青!”


    整个剧组瞬间爆发出疲惫却兴奋的欢呼声!


    不少人直接瘫坐在地上,看着彼此被烟火熏得乌黑的脸,哈哈大笑,笑着笑着,眼眶却湿了。


    这两个来月的艰辛,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杀青宴就在寺里简陋的斋堂举行,饭菜依旧简单,但多了几瓶当地的白酒。


    行正长老破例让厨房做了豆腐和几样素菜,亲自来给剧组敬茶。


    老和尚看着这群脸上带着疲惫,却眼神明亮的电影人,双手合十,声音有些哽咽:


    “多谢各位施主……让敝寺……添了些生气。盼着电影放时,能让更多人知道少林……”


    程学民赶紧回礼:“长老放心,电影一旦上映,天下皆知少林!”


    就在剧组收拾行装,准备下山返京之际,一封来自燕京的电报,送到了程学民手上。


    是厂办转来的正式通知:第四届中国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定于四月中旬,在江西庐山举行。


    组委会诚挚邀请《太极》剧组主创程学民,黄健中,朱淋,李连洁,黄健中等出席颁奖礼。


    程学民看着电报,笑了笑,心里并无太大波澜。


    他对奖项一向看得淡,更何况,嵩山这两个月的磨砺,让他觉得踏实拍出好作品,比什么都重要。


    但他也知道,这对朱淋,李连洁他们,是重要的肯定和荣誉。


    下山的路,比上山时轻松了许多,但离别的心情却有些复杂。老和尚行正主持,可谓是十八相送,迟迟都舍不得离去。


    但终究还是要分别的!


    回头望去,少室山巍峨依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古刹,依旧破败,却似乎因这群电影人的到来,悄然焕发了一丝生机。


    程学民心想,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真的会因一部电影而改变命运。


    车队开始返程,程学民打算先把剧组成员送回燕影厂后,再接着南下去庐山颁奖典礼现场。


    回到燕影厂,没等程学民落脚喝口茶的工夫,又被老厂长汪杨火急火燎的,带去了海子里!


    不用想!


    肯定是自己离京之时,甩给总政文工团那边的《日月同光》,早就吓得老厂长汪杨心惊胆颤的啦。


    好不容易把这小子给盼回来,还不得赶紧将他押赴海子里,让老领导那边发落?


    “学民你啊你啊!?让我真的说你什么好呢?”


    “好端端的去拍你的少林寺不好?非得去写那些什么歌曲?现在好了!”


    “你是不知道,你离开的那一会儿,我们整个燕影厂,还有你老丈人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老厂长汪杨在去海子里的小轿车上,不断的数落着程学民的胆大包天,见程学民他还笑得起来,当场就是脱口而出,说道:“风声鹤唳啊!你小子知不知道啊?”


    “老厂长,不就一首纪念性质的合唱歌曲吗?至于能把您老吓成这样?”


    程学民边开着车,边开着老厂长的玩笑。


    其实在少林寺的这段时日,程学民并不是与世隔绝,燕京这边的消息,他也是能时常收到这边的电报的!


    更何况,广播里已经能听到,总政文工团排练的大型汇演节目《日月同光》,更是受到了老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号召全军文艺团队全军汇演。


    所以就已经再次证明,程学民他又写到了老领导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这个时候,就是需要这么一首安抚情绪高于纪念意义的歌曲出来。


    “还至于吗?”老厂长汪杨听着这小子漫不经心的话,当场就是白眼一翻,真的没好气了。


    去海子里只见了吴老,少不得又是笑骂程学民两句。


    本来告知是老领导要接见他的,但程学民回来的不凑巧,老领导那边已经南下了。


    南下


    了吗?


    程学民听到这个消息,算算时日也确实差不多。


    时代的大幕,真的要彻底的拉开了!


    程学民也回到了燕影厂,把剧组安顿妥当后,选择回家陪媳妇儿。


    车轮碾过燕京熟悉的街道,最终停在了四合院外的门口。


    程学民提着简单的行李,推开那扇漆色斑驳的木门,一股家的暖意混合着饭菜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和山间的寒气。


    人还没站稳,一个身影就从屋里冲了出来,正是媳妇儿冯家幼。


    她眼圈红红的,脸上带着还未散尽的担忧和后怕,拳头直接捶在程学民肩头,力道不轻:


    “你还知道回来!你……你走之前干的什么好事!那歌……那《日月同光》!你知不知道,把爸妈都快吓出病来了!爸那几天觉都睡不踏实!”


    程学民赶紧放下行李,笑着握住媳妇儿的手,入手一片冰凉,可见她刚才有多紧张。


    “哎呀,媳妇儿,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嘛。一首歌而已,看把你急的。”


    “一首歌?还而已?”冯家幼瞪着他,声音都带了哭腔,说道,“妈都急哭了!说你这孩子胆子也太大了,什么都敢写!


    万一上面怪罪下来,你让我们这一大家子怎么办?”


    她越说越气,又捶了他一下。


    程学民知道她是真担心了,心里一软,收起玩笑的神色,把她轻轻揽住,拍了拍她的背:


    “好了好了,没事了。你看,我这不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不但没事,还有好事呢。”


    “好事?能有什么好事?不被批评处分就谢天谢地了!”冯家幼抽了抽鼻子,显然不信。


    程学民神秘地笑了笑,从随身带着的,已经磨得有些发白的军用挎包里,小心地掏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他故意慢吞吞地打开封口的线绳,从里面抽出一张对折起来的,质地厚实的纸张。


    “喏,看看这是什么?”他将纸张在冯家幼面前展开。


    冯家幼疑惑地凑过去,目光落在纸张上方鲜红的国徽印章,和表彰证书四个大字上,呼吸瞬间一窒。


    她飞快地往下看:“……程学民同志创作的合唱歌曲《日月同光》,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在汇演活动中表现突出,特予表彰……”


    落款是几个她只在报纸上看到过的,重量级的部门名称和日期。


    “这……这是……”冯家幼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


    ,看看证书,又看看丈夫带着笑意的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刚才的担忧,后怕,埋怨,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冲得七零八落。


    她一把抢过证书,手指颤抖地抚摸着上面凸起的印章和烫金的字迹,反复看了好几遍,声音都变了调:


    “真的?这是真的?学民!你……你又立功了?!”


    “嗯,不然呢?!”程学民看着她瞬间由阴转晴,激动得泛红的脸颊,心里也暖洋洋的,说道:“今天刚去那边,吴老亲自给的。说歌很好,上面很肯定。”


    “哎呀!哎呀!”冯家幼拿着证书,像是捧着个宝贝,在原地转了个圈,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这回是高兴的泪。


    她扑进程学民怀里,又哭又笑:“你这人!吓死我了!真是的……也不早点说!害得我跟爸妈白担心那么久!”


    这时,听到动静的冯母也从厨房里擦着手走出来,看到女儿又哭又笑地抱着女婿,手里还拿着一张红彤彤的纸,纳闷地问:


    “家幼,这是怎么了?学民回来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妈!妈!你看!”冯家幼赶紧把证书递过去,语无伦次,“学民他没事!他立功了!上面表彰他了!因为那首歌!”


    冯母接过证书仔细一看,脸上也瞬间绽开了笑容,长长舒了口气:


    “哎哟!这可真是……这可真是太好了!老天爷保佑!我这心啊,这些天一直悬着!这下可算踏实了!”


    她拍着胸口,看向程学民的眼神里充满了欣慰和骄傲,“学民啊,你可真是……总能给人惊喜!吓人的惊喜!”


    家里的气氛一下子,从之前的凝重担忧变得轻松欢快起来。


    冯母赶紧张罗着加菜,冯家幼把证书小心翼翼地,放在客厅最显眼的柜子上,看了又看,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晚饭桌上,气氛格外温馨。


    冯家幼不停地给程学民夹菜,看着他明显清瘦了些,带着山风痕迹的脸,心疼地说:


    “在山上肯定吃了不少苦吧?看你瘦的。多吃点,好好补补。”


    程学民扒拉着碗里的饭菜,笑着点头:“是挺艰苦,不过大家都一样,熬过来就好了,片子拍得挺顺利。”


    吃着饭,冯家幼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爸月初的时候也出发了,跟着南下了。”


    程学民筷子顿了一下,点点头:“嗯,我知道。爸年前就说过这事。”


    这次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也


    叫楠巡。


    程学民十分清楚,这趟行程结束后,冯父在事业上很可能会迎来一个重要的台阶。


    这意味着,他程学民背后,将来可能真的会多一条分量十足的金大腿。


    因为,冯父可是从那火车上下来的,一旦开始外放历练的话,起步将会很高很高。


    未来,更是可期!


    ……


    求月票求全订,谢谢!谢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