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只见敏慧郡主不慌不忙,一点都没有被将军的感觉,反而抖了抖衣袖,十分随意的样子。
敏慧郡主突然笑出声,“的确该回陶家,嫡长子继承七成家产,怎能便宜给一个继室生的孩子,叔父的提议甚合我心。”
陶瑾宁一直没开过口,终于开了口,他实在无法起身,只能拱手,“我为陶家长子,愿意回陶家。”
圣上沉吟片刻,“......好。”
圣上懒得理几人,挥挥手让他们都离开,也没对陶尚书做出什么惩罚。
勤政殿内只剩下春晓一人,圣上头疼的按着眉心,好一会才起身回到书案前。
春晓接过尤公公递来的茶水,放到圣上面前,“菊花茶,圣上消消火气。”
圣上给面子的端起茶水喝下,“你安置百姓的法子不错,得到了官员的赞许。”
春晓一脸惊喜,“只是臣女的浅见,当不得夸奖。”
圣上满意春晓的表现,话音一转,“朕的小六在灵佛寺养身体,他写了不少大字送进宫,朕发现他的字迹很像你的笔迹。”
春晓露出手上的十八子,“家父曾经是古佛寺的俗家弟子,了缘大师给过臣女一串十八子,臣女在古佛寺抄过经书,还赚了十两银子。”
圣上早已将杨春晓查的一清二楚,“你和小六倒是有缘。”
春晓眨着眼睛,笑眯眯的道:“真要是论缘分,臣女和圣上最有缘。”
圣上轻笑一声,“朕说不过你,不过,小六的年纪已经不小,的确该找一位合适的师父教导。”
春晓不好意思,“敏薇公主曾想让外公教导六皇子。”
圣上自然清楚,语气遗憾,“你外公年纪已经不小,不合适。”
春晓一脸赞同,“臣女也是这么说,外公现在一心在舅舅们科举上,说过再也不会收徒。”
圣上满意的嗯了一声,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话音转到朝堂讨论加赋税的事。
春晓,“......”
她想骂人,这是可着百姓压榨?
圣上忧心的道:“朕的父皇是仁君,朕也想学父皇,只是最近几年接连有灾情和大战,国库不丰啊。”
春晓动了动耳朵,其实收商税能解决很多的问题,可商税不好收,官员或多或少都有产业,女眷嫁妆中经商的不少,一旦收商税百官反对。
更不用说,一些权贵富贵的生活离不开商贾的孝敬,一旦收商税,有损权贵的利益,权贵也不会同意商税。
圣上也没真的指望杨春晓有想法,只是想念叨念叨,“哎,左都御史冯大人,他坚决反对加税,现在朝堂上两派吵的厉害。”
春晓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左都御史反对加税?这是什么地狱的笑话?
春晓为圣上磨墨,低声道:“臣女出生在西宁,自小面对匈奴不断地挑衅,西北有匈奴来犯,臣女听赵伯伯说海岸线见闻,海寇时常上岸祸害百姓。”
圣上自然清楚,嘉和期间朝廷曾出兵清理过海寇,来了兴趣询问,“你想说什么?”
春晓磨墨的手没停,“嘉和期间海军十分强横,臣女想说圣上说想学嘉和帝,您不如从海寇入手,臣女听说海寇都富裕。”
所以别光想着从百姓身上榨取银钱,不如趁着现在国库有余钱,赶紧出兵清剿海寇搜刮回财富。
至于海寇是谁扶持的,还是真东洋的海寇,只要损害大夏百姓就留不得。
春晓见圣上陷入沉思,其实大夏的海军并不弱,全因嘉和帝打的底子好,龙骨大船十分先进,哪怕圣上并不重视海军,海军的底子犹在。
圣上自然也清楚海军的能力,站起身来回的走动。
春晓知道圣上已经心动,继续道:“大夏海岸线安宁,不仅能确保沿海百姓的安全,还能让往来的商船免于危害,到时海军可以护航,赚取护航费添补国库。”
大夏的口岸不少,每年来往的商船甚多,要不是春晓没有足够的银钱和人手,她也想弄几艘船出海。
春晓也陷入沉思,哎,她是人不是神,资本需要积累,没有家族的托举一切靠自己,她只能慢慢来。
圣上脚步轻快的回到书案前,心里的烦闷全消,“年轻的脑子就是好使。”
春晓语气诚恳,“臣女遇到圣上是臣女的幸运,只有圣上愿意听臣女的拙见,允许臣女妄言。”
圣上哈哈笑着,“你不是说是朕的学生,师徒之间闲聊而已。”
尤公公,“......”
作为圣上的心腹,他清楚师生名分定下,就是告诉所有打杨姑娘主意的人,圣上看重杨姑娘。
又过了一刻钟,春晓腰戴圣上给的玉佩,手里抱着两本孤本,大步离开勤政殿。
这次王公公亲自送春晓离开,春晓拱拱手,“哪里能劳烦公公?”
王公公卑躬屈膝,一脸的讨好,“杂家送姑娘是杂家的荣幸,日后姑娘有用得上杂家的地方,姑娘尽管说。”
师父告诉他,让他照顾好杨姑娘,啧,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女子不进入后宫,也能得圣上看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春晓硬生生开辟了新赛道,谁说女子就一定要成为圣上的女人?
后宫的消息十分灵通,圣上亲口承认师生关系,对后宫女子的冲击不小。
首先,杨春晓是女子,圣上竟然承认一个女学生?比将杨春晓被收入后宫更让后宫震惊。
虽然圣上的确教导杨春晓练字,怎么就承认了师生关系?
春晓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她带着圣上的玉佩,那就是宫内最靓的仔,出宫的路上,遇到不少巡视的侍卫,有不少侍卫定力不好没控制住表情。
圣上的两块玉佩一直戴着,侍卫基本都见过,都知道圣上多喜欢嘉和帝赏赐的玉佩,怎么就给了一个姑娘?
春晓仰着下巴,那是她有足够的价值,当然也是她接连为大夏立功打下的底子好。
三次立功,打破世人对女子的固有印象,好像不合理的事,在她身上就合理起来,春晓一步步铺垫,步步为营打破她性别的障碍,今日初见成效。
宫门口,春晓认得敏慧郡主的马车,敏慧郡主就站在马车边。
春晓上前见礼,“见过郡主。”
敏慧郡主一脸歉意,“今日将你牵扯进来是我的意思,我想看看名传大夏的杨姑娘是怎样的人。”
这会影响她对杨春晓的评估,在京城光聪明可不行。
春晓似笑非笑,“我以为郡主恼我,所以想拖我下水。”
敏慧郡主喜欢聪明的强者,心情不错,“这世道瞎好心没有好结果,我很满意你在庄子上的反应。”
她只是单纯的想考量杨春晓这个人而已。
春晓其实很喜欢陶云雅这种说话不过脑子的人,并不喜欢和敏慧郡主打交道,前朝五皇子惊才绝艳,他的嫡女又怎会是泛泛之辈?
马车内传来咳嗽声,车帘被拉开,陶瑾宁缓缓地探出头。
春晓没理想要开口的陶瑾宁,见宫门口王公公并未离开,对着敏慧郡主道:“臣女出来时间很久,未免家中亲人记挂,臣女先走一步。”
说完,春晓转身往自家的马车走,相对于敏慧郡主的豪华马车,春晓的马车就显得寒酸。
敏慧郡主低声笑了起来,上马车对着表弟道:“这姑娘心硬的很,我很喜欢她。”
陶瑾宁并不了解表姐,他们接触的并不多,咳嗽两声,“表姐喜欢人的方式真与众不同。”
如果不是杨姑娘有本事,今日表姐会坑惨杨姑娘,圣上可是出名的小心眼爱记仇。
慧敏郡主白了表弟一眼,“你不懂,行了,等你养好身子就回陶家,再被欺负的险些丧命,别指望我再去救你。”
陶瑾宁,“......”
他可没有母亲留下的人手,要是有表姐的底气,他何至于被欺负?
敏慧看懂表弟的表情,冷笑一声,只能说明表弟自己菜。
小半个时辰,春晓回到家中,田外公翻动着玉佩,神情恍惚,不比听到能回京时的震惊小,“圣上就这么赏赐给了你?”
“嗯,还亲口承认了师生身份,我是圣上唯一的学生。”
更准确的说法是,她和圣上是政治盟友。
田外公小心放下玉佩,这就是外孙女常说的,强者不在意环境?
在诡谲的京城,外孙女硬是杀出一条新路!
田大舅好一会才回神,他突然觉得外甥女根本不需要他的辅助?
田外公牙疼的厉害,“这说明圣上恐惧老迈。”
因为恐惧才想死抓着权力,现在皇子不是儿子,而是圣上的敌人。
田外公询问,“你今日还说了什么?”
春晓没隐瞒说了海寇和护航费的事,“与其加重百姓赋税,不如从别处弄银钱。”
既有了快钱,还有持续不断的护航收入。
田外公,“??”
他还想多教导外孙女,结果发现,这丫头比他想象的出色。
田大舅沉默,他就想不出侄女的办法,不过,“晓晓,海寇背后不简单。”
春晓点头,“我清楚就如马匪一样,海寇背后也有人扶持,真正的海寇反而不多。”
田二舅叹气,“一旦泄露,你会得罪很多人。”
春晓指着天,“我的提议圣上不会泄露出去,我对圣上有用,圣上就会为我保守秘密。”
至于未来泄露,到时候她已经羽翼丰满,何况她走的就是得罪人的路,现在就害怕,还不如老实的窝在西宁,当一辈子富贵闲人。
田外公警告两个儿子,“你们不可说出去。”
圣上需要将外孙女的提议按在自己身上,就不会泄露外孙女,就怕自家出了纰漏。
春晓话音一转,询问道:“外公,今日你去方家,可有受气?”
并不是她不想跟着去,而是外公不需要,去柳家需要她撑腰,方家则不同,所以春晓不需要出面。
田外公摸着胡子,不屑的很,“方老东西哪里敢给我气受?何况你表姐已经和方家约定好,这次田家登门只需要表态而已。”
田二舅心里依旧有气,今日他见到了和离的妻子,妻子只会指责女儿,“哎,这母女也是缘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田外公下定决心,“你们两个不娶妻我也不强迫你们,但是三个男孩的亲事该打算起来。”
春晓赞同的点头,“大表哥的年纪已经二十三岁,的确不小了。”
田大舅发愁大儿子的亲事,“已经拖到现在先不急,晓晓,你大舅母的墓地可有找到?”
春晓摇头,“大舅母嫁出去的大丫头处理了她的后事,后来就离开了京城不知去向,还未找到大舅母的墓地。”
田二舅田楷出声安慰道:“大哥,大嫂能入土为安已经万幸,你也别着急,迟早能找到。”
田大舅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嗯。”
春晓想起吴家,询问大舅,“明年我的商队就会启程去岭南走商,可要寻一寻吴家的消息?”
相对于田家稀少的人口,吴家才是庞大的家族,上千人的流放队伍,吴家占了一大半。
田大舅不好意思,“会不会给你添麻烦?”
他没去过岭南,也知道岭南一些情况,土着人对外来人并不友好,十分的排外。
春晓摇头,“并不麻烦,顺带的事。”
田大舅也不矫情,“那就麻烦晓晓打听吴家的消息。”
这几日他也询问过镖行和商队,可惜岭南太远,有多瘴气毒虫等,没有人愿意去。
田外公唏嘘吴家依旧在岭南受苦,目光落在外孙女身上,老爷子脸庞柔和,田家已经十分幸运。
春晓又坐了一会,才起身往后院走,封嬷嬷追上来,“姑娘,敏慧郡主刚送了赔礼,都是一些皮毛和人参,这次可要收下?”
春晓的脚步没停,“收下,人参挑些出来给外公补身子,剩下的全部打包好,等往西北送年礼一起送回去,对了,皮毛给我和表姐做两件披风。”
西北并不缺皮毛,娘亲的皮毛有很多,她不用往回送。
春晓想念西北的日子,她时常能带人进山打猎,又想到自己养的两只猞猁,它们不愿意跟她走。
春晓回到院子,想到跟着四公主的徐青荷,她准备挑一些孤女学习医术,就由徐青荷教导。
人已经送给四公主?不重要,四公主用人的时候再还回去就行。
随后的两日,春晓都在处理庄子的事,实在是选不出管理庄子的管事。
春晓将小五留下暂管一个庄子,另一个庄子左思右想选了方管事的儿子方圆。
春晓带的人还是少了,打算明年接一些伤残的老兵来京城。
这日,春晓从庄子回来,结果在家门口看到了官媒,春晓在前院找到外公。
春晓好奇的问,“外公,你找的官媒?大表哥有看好的人家?”
田外公摇头,“并不是我找的官媒。”
春晓,“嗯?那官媒怎么上门?”
? ?又是小七千字~~
? 咳咳,更新时间依旧是八点半,有的时候羊会提前~~
喜欢农女她官拜一品请大家收藏:()农女她官拜一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