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牛关距离小岭关约莫一百五十里,正常行军三日便能抵达,但为了避免走漏风声使得卧牛关提前有所防备,所以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突袭卧牛关,如此才有可能拿下兵力远高于我们的卧牛关。”
原属于朱延的府宅大堂,如今已经成为了郭韶他们休息议事的地方。
既然已经决定冒险攻打卧牛关,那么势必需要商量计划一番。
或许是受到了薛云的影响,按照郭韶的意思,想要拿下卧牛关便必须兵贵神速,容不得半点耽搁。
愈是耽搁,失败的可能性愈大。
“郭校尉,卑职需要知道,这回我们能出动多少兵马攻打卧牛关?”
南宫毅想了想站出来道。
“算上你我以及刘都尉麾下的各自兵马,总共一起三千人,而王都尉需要防守小岭关,麾下兵力轻易调动不得。”
郭韶神情平静地缓缓竖起了三根手指。
他麾下原本只有五百亲兵,但在收编投靠他们的小岭关俘虏后,这个数字自然来到了一千人。
“三千人么?”
南宫毅下意识皱了皱眉。
据他所知,单单是卧牛关的守军便有五千左右,但还没有算上沿途县城关隘需要解决的兵马。
即便他们能侥幸攻入卧牛关后,后续是否可以战胜关内守军都是个问题。
毕竟不要指望所有守军都和小岭关的守军一样不堪一击。
要知道卧牛关内可是有真正的叛军精锐驻守。
“南宫校尉有什么想法吗?”
郭韶明显看出了南宫毅内心的顾虑。
“卑职只是担心一点,仅凭我们这点兵马,哪怕最终能拿下卧龙管恐怕都会损失不轻,到时候能否抵挡住叛军的反扑都是个问题。”
南宫毅想得比较远。
一旦卧牛关陷落必然会引起京城方面的震动。
任谁心里都清楚,卧牛关陷落后不仅仅京城的门户大开,同时处在南平关的叛军都将孤立无援,投降都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因此京城叛军绝对会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夺回卧牛关。
到时候他们能否坚守住卧牛关都需要打个问号。
“你和下面愿意加入我们的降卒深入接触过吗?”
谁知郭韶听后却反问了他一个看似与话题无关的问题。
“没有,不知校尉所言何意?”
南宫毅并非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懂就是懂,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尽管他同样参与到了收编俘虏的行动里,但具体执行的人却是他的副手温平。
若是这个问题问的是温平,那么他肯定能答上话来。
“根据我的接触了解,不止是小岭关,其他地方上的普通士卒大多数日子都过得相当困顿,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像对待小岭关俘虏一样给予优待的话,那么势必会有不少地方士卒加入我们!”
郭韶不是不知道其他地方普通士卒们的待遇。
当初在攻略山阳的时候,他便已经见识过其他军队黑暗腐败的一面。
但是和小岭关的俘虏接触下来才发现,原来还有更不把普通士卒当人的地方军队。
克扣拖欠粮饷都是小意思,有的士卒还直接沦为了上级的佃户,甚者肆无忌惮地欺辱对方妻女等等。
比如朱延还给麾下士卒放贷,使得不少士卒都欠了他一屁股债,这辈子还都还不清,逼迫得他们不得不卖儿卖女,或者直接自杀饿死。
这也是为什么事后近乎所有小岭关俘虏都决定接受他们的收编。
实在是两者的待遇简直是天差地别,更别提他们还把朱延以及朱家都给抄灭了。
人死债消,既往不咎下。
本来便没什么活路的俘虏无论是奔着郭韶他们给出的待遇,还是出于感恩戴德的心理。
结果轻而易举便收编了八百余守军。
所以郭韶都打算故技重施,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沿途以及卧牛关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士卒。
如此一来他们还会缺少兵马吗?
“原来如此,校尉高见。”
南宫毅听后顿时恍然,心里却想着回头询问一番温平。
一旦确认郭韶所言非虚,那么他们都不必再担心兵力不足的问题。
“刘都尉,你有什么想法吗?”
眼看南宫毅没什么好的后,郭韶都将目光落在了沉默寡言的刘三身上。
“属下没有想法,一切听从校尉行事。”
刘三直接表现出一副唯命是从的模样。
他并非没有自己的想法与主见。
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种时候他更愿意当一把听话的刀,而不是劳心劳力去思考不属于自己分内的事情。
“王都尉呢?”
郭韶没有表示,扭头看向了满脸纠结的王恢。
“不知郭校尉准备何时出兵卧牛关?”
王恢深吸口气咬牙道。
“最快明天便出兵。”
郭韶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既然要兵贵神速,出兵又岂能继续耽搁?
“可是卫校尉那边还没有回复!郭校尉擅自出兵已经严重违反了军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王恢依旧不认可郭韶先斩后奏的行为,哪怕郭韶愿意承担后果与责任。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相信你卫校尉和将军会理解我的。”
郭韶始终不为所动,“王都尉还是仔细想想在我们离开后,如何好好守住小岭关吧。”
“……郭校尉,你会后悔的!”
王恢沉默片刻语气都带着一丝颤抖。
“别忘了我才是校尉!”
郭韶神情漠然道。
最终。
这场会议不欢而散。
但在郭韶的强硬拍板下,今晚他们便要回去收拾整理准备明日出兵。
回到临时驻扎的营地。
南宫毅第一时间便唤来温平询问起小岭关俘虏们的情况。
只能说温平不愧是温平,善于与人打交道且性格不羁的他并没有在意小岭关俘虏的身份。
反而还主动融入了他们闲聊起各种粗俗的话题来拉近关系。
在温平的讲述下。
南宫毅心里只有一个感想。
果然。
这世上只有将军麾下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
其他地方势力的军队根本拍马都赶不上。
“回头通知各级队长什伍收拾整理一番,明天我们便要紧急赶往卧牛关!”
听完温平的述说后,南宫毅当即进行了通知。
“这么急?”温平愣了下。
“是的,不急不行,因为慢一点的话,等卧牛关的叛军反应过来,那么我们便没机会拿下卧牛关了。”
南宫毅还是非常认同郭韶的计划。
想要拿下卧牛关的关键在于出其不意,绝对不能让卧牛关提前所有防备。
如此他们才能趁机夺取城门攻入关内,一如攻下小岭关一样。
为此叛军的戎服都要准备,若是城门不开的情况下还能假扮叛军诈开城门。
“好吧,回头我便转告给下面的人。”
温平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也不敢随意造次。
更重要的是他心里清楚,一旦他们成功攻下卧牛关。
如此大的功劳不知能让他们获得多少赏赐,更别说升职了。
……
“大人!卫校尉那边有紧急消息传来!”
与此同时。
率军赶往南平关的途中,余贵一脸凝重地赶到了薛云面前禀报道。
“说!”
薛云反应平淡道。
“回大人,卫校尉说,奇兵已经顺利拿下小岭关,彻底封锁了南平关叛军的后路,只是……后续却出了一点问题。”
余贵态度恭敬地回答道。
“什么问题?”
薛云心里一沉,听到这话不禁让人泛起了不详的预感。
“在成功夺取小岭关后,负责奇兵队伍的郭韶郭校尉决意趁此机会拿下卧牛关,如今人已经率军出动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余贵人都懵了。
这个郭韶居然敢违抗军令擅自行动?
真是好大的胆子!
“还有呢?”
然而薛云却依旧保持着头脑的冷静。
他了解郭胜,别看他年纪小,实则却是个老成持重的人。
既然他会一反常态选择擅自出兵攻打南平关,这意味着他肯定充满着信心与把握。
“卫校尉认为,郭校尉的行为看似冲动冒险,可一旦他能成功拿下卧龙管,那么便会彻底扫清我们南下京城的阻碍,所以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并且愿意配合他的行动……”
余贵深吸口气继续沉声说道。
“我相信卫校尉的判断,也相信他们不会在这种大事上犯蠢。”
薛云微微眯起了眼睛,秋后的荒漠还真是风大干燥。
“这个,大人不追究他们的责任吗?”余贵小心翼翼道。
“追究?等他们失败了再追究也不迟,何必急于一时呢?”
薛云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诚然。
郭韶的独走确实犯了大忌不假。
尤其是对于把兵权看得比谁都重的他而言,郭韶的行为无疑是在挑战他的底线。
但凡事都有例外。
因为郭韶独走的目的是为了扫清南下攻略中原的阻碍,完全没有任何私心。
要不然的他真当他的刀不够锋利?
只要他能顺利攻下卧牛关,那么他自然能既往不咎,还会大大奖赏对方。
至于失败的话,那么他便会让薛云拉出来成为杀鸡儆猴的对象。
可以说,郭韶这次的独走不但赌上了自己的前程,甚至还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明明他都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校尉,明明他没必要如此冲动冒险。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由此说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北境,为了薛云,为了能拿下京城。
“属下明白了。”
余贵心里都不禁为卫超和郭韶叹了口气。
“目前南平关的攻势进展如何了?”
薛云不经意地岔开了话题,似乎不想在郭韶这件事情上过多谈论。
“回大人,南平关的抵抗依旧顽强,但卫校尉表示,他们一定能在将军赶到前拿下南平关!”
余贵顿时连忙回答道。
“希望如此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杀!”
南宫毅一脚踢翻试图关闭城门的守军,旋即带领着麾下士卒强行涌入了关内。
面对不断上前想要阻拦的守军,他手里的长矛每每晃动矛头刺出,立马便有一个敌人惨叫倒下。
这些试图阻拦他们的守军并没有坚持多久,很快便让后续源源不断杀来的士卒打得节节败退,全线溃败。
这是通往卧牛关的最后一道关隘。
由于不慎暴露的关系,南宫毅才不得不冒着箭雨带人强行突击城门。
否则一旦让城门关上,且不提他们能否拿下关隘,最重要的是对方肯定会通风报信给卧牛关,到时候一切都完了。
击败守军后,南宫毅分出一半兵马继续追杀,自己则带着另一半兵马前往封锁关隘。
半天时间不到。
关隘易主,守将自杀,俘虏都有六百余人。
“这一战战死的弟兄比之前要多了不少。”
火速清点完伤亡后,郭韶的表情都颇为严肃。
奔袭卧牛关的途中,他们一路上攻取了不少县城关隘。
基本上这些县城关隘看到大军袭来都没做太多抵抗,几乎是望风而降。
谁曾想在攻取最后一道关隘上,他们竟然战死了三十八个弟兄。
“主要是暴露后攻取城门的过程里,不少弟兄都死在了守军的箭下,其次我还了解到,这处关隘的守将出身于叛军,手下还有上百人出自叛军。”
南宫毅心情有些沉重道。
不能说他是阴沟里翻了船,只能说是他们的运气不太好。
因为最后一道关隘地势较高的关系,站在高处俯瞰可谓一览无余。
哪怕他们已经足够小心谨慎,到底还是容易暴露在对方的眼皮底下。
“先不说这个了,按照原来的方法,留下一队人看守招降收编俘虏,趁着天色还早,我们赶紧继续前往卧牛关!”
郭韶摆了摆手,没工夫继续计较这件事情。
“是!”
南宫毅二话不说便抱拳离开。
“刘都尉,卧牛关方面的打探得如何?”
目送南宫毅离开后,郭韶的目光都转移向了一旁负责侦查任务的刘三身上。
“回校尉,我的人打探到昨日叛军运粮的队伍恰好抵达了卧牛关,而且内部并不知晓小岭关已经陷落的消息,更不知道我们已经在袭来的路上。”
刘三面无表情地站了出来。
“运粮队到了?你有打探到他们什么时候离开吗?”
“不好说,但很大可能是明后两天。”
“那可真是天助我们也。”
喜欢大魏第一武卒请大家收藏:()大魏第一武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