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议和

作者:爆裂无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方士气不振,一方士气高昂。


    东海城不出意外再次攻城失败,丢下一地尸体狼狈收兵。


    若是薛云麾下有个三五千骑兵的话。


    他肯定会在对方收兵的时候主动出击,搅他个天翻地覆。


    当然。


    没有也没关系,反正他重创东海城主力大军士气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韩双没有犯下致命的大错。


    基本上鹿门关的安全都不必担心。


    由于幽都府还有不少事情需要薛云处理的关系,所以他在鹿门关只逗留了三天便离开了。


    回去后除了论功行赏外,还有大批俘虏等着安置,甚至包括后续的军事安排云云。


    一想到这些事情薛云便感到头疼。


    “将军,南边有新的消息……”


    大胜归来后,从喧嚣到平静下来不过才大半个月的时间。


    兴许也与天气愈来愈热有关。


    炽热如火的阳光一晒,人都没了多少精神提不起劲来。


    这天在军营里巡视完回到大帐的时候,柳何恰好收到了南边探子发来的消息,第一时间便向薛云进行了禀报。


    “南边?消息与楚王伪朝有关?”


    薛云一听便若有所思道。


    他这边打得火热,南边想必更是如此。


    更何况战端还是楚王主动挑起的,从而引发了全天下的连锁反应。


    没有楚王南征伪朝,东海城又何至于全面向北境发动进攻。


    说对方是一切的罪魁祸首都不为过。


    “是的将军,根据探子的汇报,伪朝内乱已经彻底平息,伪朝大将军司马令成为了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不久前更是亲率大军北上击溃了楚王的先锋军。”


    柳何神情郑重地回答道。


    “嗯?这个司马令又是何人?”


    薛云听后不由产生了好奇。


    他并不意外伪朝的主战派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斗得再狠最后还是依靠武力说话。


    但他没想到伪朝居然有能人可以击败楚王,哪怕只是先锋军,可赢了就是赢了。


    “回禀将军,司马令出身于章阳司马氏,而章阳司马氏是南方赫赫有名的将门世家,祖上曾是前朝的领兵大将,后来主动带兵投降大魏获封阳国公。


    伪朝建立前,司马令曾是扶苏郡的驻军都尉,后因迎立先帝有功获封建威中郎将负责统率禁军。


    司马令今年三十有二,文武兼备,自幼便唤作司马氏的千里驹,故而在南方颇有名声……”


    柳何自然是调查了解过司马令,更确切的说,凡是伪朝重要的人物他都事先调查了解过。


    “原来如此,既然司马令能击败楚王的先锋军,足以说明他并非浪得虚名。”


    薛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世家子弟从来都不缺优秀的人才,这要归功于世家优渥的教育条件。


    比如他麾下最有能力的吕望卫超都算是世家子弟。


    这年头知识终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至于真正能从底层杀出来的精英都少之又少。


    “是的将军。”


    柳何非常严肃地点了点头。


    实力雄厚的东海城都未能击败过楚王,偏偏司马令一战便击败了楚王的先锋军。


    更何况他还是实际掌控伪朝的大将军,这可不是寻常世家子弟能做到的事情。


    “在你看来,司马令能抵挡得住楚王的兵锋吗?”


    薛云想要参考一下柳何的看法。


    “如果伪朝能上下一心的话,卑职认为司马令还是有可能抵挡得住楚王的。”


    柳何沉吟片刻道。


    伪朝的实力并不差,论及富庶与人口都能堪比中原。


    一旦有人能成功捏合伪朝的所有力量,势必会爆发出恐怖的能量。


    而且司马令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军事能力。


    只要没人在后面拖他后腿的话,击败楚王并非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希望如此吧。”


    所谓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薛云同样支持司马令能击败楚王,不然真给楚王吞并了伪朝,实力暴涨之下,恐怕全天下都没人会是楚王的对手了。


    “东海城方面,他们最近有什么动作吗?”


    “回将军,鹿津之败后,东海城方面便不再派遣士兵登陆北境,同时也没有向鹿门关外的大军继续增兵。


    但东海城却一直没有停下募兵的动作,目前根据探子的侦查,如今东海城已经募集了超过五万的士兵……”


    自从东海城与北境开战后,柳何对东海城的刺探都愈发频繁,光是探子都已经散出去了几百个,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东海城的动向与情况。


    “一直在募兵却不增兵么?”


    薛云皱了下眉。


    通常情况下,往往只有在兵力匮乏的时候才会选择募兵。


    而养兵是非常消耗钱粮的。


    如果兵力不缺的情况,考虑到钱粮支出,基本上是不会招募太多士卒增添负担。


    哪怕东海城钱粮充裕也禁不起这样糟蹋。


    偏偏东海城始终没有停下募兵的动作。


    所以很难不怀疑东海城内部是否已经没有多余兵力增援前线大军。


    仔细想想。


    两府之战败给楚王本就让东海城损失不轻。


    而鹿津之败更是导致五万兵马全军覆没。


    如此一来,不难理解东海城会一直募兵。


    “将军,卑职以为,如今损兵折将的东海城估计已经无力对付我们了。”


    柳何的想法和薛云有些不谋而合。


    若是东海城还有余力的话,肯定会继续派兵从海上登陆北境。


    毕竟薛云已经将鹿津的守军全部撤回了幽都府,再也不会有人干扰阻拦。


    一旦在鹿津聚集起三五万大军。


    且不提能否拿下幽都府,至少鹿门关是可以拿下的。


    等到两军汇合,超过十万的大军兵临幽都府城下。


    到时候都不用强攻,只需一直围城到城内缺粮便能不攻自破。


    奇怪的是东海城为什么没有这个干?


    是不想吗?还是不能?


    “至少未来一段时间里,东海城确实已经对北境构成不了威胁,但长此以往下去,北境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武力上东海城奈何不了北境,但东海城却能通过经济封锁制裁北境。


    薛云深知北境物质匮乏,非常依仗对外贸易往来。


    但随着东海城开战后,商路都完全断绝。


    一开始或许影响不大,等到储备的物资用尽后才会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是的。”


    柳何心情沉重地点头道。


    东海城奈何不了北境,但北境同样奈何不了东海城。


    “如果我们给东海城一个台阶,你觉得东海城会选择停战议和吗?”


    薛云思索片刻后才缓缓开口。


    如果一直和东海城这样耗下去无疑会两败俱伤。


    而最高兴的人恐怕便莫过于楚王了。


    本来他便不想与东海城为敌,谁知东海城非要急着解决自己这个“后顾之忧”。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


    由始至终。


    他的目标都是京城。


    要不是东海城开战的缘故,他早都率兵赶往山阳支援卫超,谋划着如何突破南平关攻略京城。


    “应该会吧。”


    柳何并不排斥与东海城停战议和。


    毕竟他们才是胜利者,而胜利者自然有胜利者的余裕。


    反正里子他们是拿到的,只要能获得好处,面子不面子的让给东海城也无所谓。


    “这件事情我回头会和吕望商议一番。”


    薛云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决定,而是打算征询吕望方面的意见。


    不过想来吕望也会同意与东海城停战议和。


    文官向来不喜欢战争,更倾向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


    基本上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文官是不会选择战争这个选项。


    “卑职明白。”


    柳何认为征询吕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对于东海城的了解他并不比自己少,另一方面是就算要停战议和也需要派人谈判。


    身为武夫,他们更擅长用刀枪说话,而不是耍嘴皮子。


    由于受到之前刺杀的影响。


    薛云现在出入行宫军营的随身亲卫都达到了五百甲士。


    甚至途经的道路都会提前有人驱散与查探。


    回到行宫不久。


    接到薛云召唤的吕望都匆匆赶了过来。


    提到停战议和这件事情。


    吕望果不其然地选择了赞成,并表示绝对不会让北境在谈判上吃亏。


    只是薛云没有想到,吕望最后派去东海城的使者居然是聂陵。


    考虑到聂陵是长明教的祭酒,而长明教在东海城都颇有势力。


    光是这点便足以保障他的安全。


    约莫半个月后。


    东海城方面终于带来了谈判的消息。


    东海城同意停战议和,但薛云必须释放所有俘虏的东海城将士。


    薛云回复,俘虏的东海城将士可以释放,但却不能白白放给他们。


    简而言之。


    得加钱!


    又是半个月的时间。


    东海城终于答应通过钱粮物资来赎买俘虏的将士,并且解除对北境的封锁重新恢复商贸往来。


    “东海城居然肯让步了?”


    薛云知道和谈的过程并不顺利,无非是东海城损兵折将丢了大脸,总想要找回面子。


    何况又是他出动派出使者停战议和,东海城自然摆高了姿态想要拿捏北境。


    也幸亏他不在谈判的现场。


    否则就他的暴脾气,恐怕会直接动手杀了这些傲慢自大的东海城官吏。


    只是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谈判都一下子顺利了起来。


    “回将军,这恐怕与南边的战事有关。”


    书房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