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65章 新班子亮相

作者:旖旎小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王善坊的履历挺复杂。


    名牌大学毕业盛,各方面表现优异。


    工作不到两年,便以副科实职,正式迈入干部序列。


    而且,深受他的上级赏识,不久调到身边担任秘书。


    本以为前途一片光明,不成想上级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这可给了王善坊一个沉重打击。


    那段时间,王善坊像丢了魂一样,整天浑浑噩噩,工作上频繁出错,精神也萎靡不振。


    曾经那个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仿佛消失了一般,身边同事都为他感到惋惜。


    上级的离世,让王善坊失去了重要的依靠和指引,他一时陷入了迷茫与无助之中。


    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如何走,在仕途上该何去何从。


    他常常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发呆,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与上级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失落和惆怅。


    俗话说,世态炎凉,人走茶凉。


    老领导一走,加上王善坊工作上出错,正好给换掉他找到足够借口。


    于是,安排他担任一个没什么实权的虚职。


    整整八年,他也蹉跎了八年。


    二十几岁的年轻副科级,到了三十多,仍然是副科,职务上没有得到一丁点晋升。


    在他同学中间,他都抬不起头。


    当初远不如他的同窗,结果各个混得风生水起。


    最差的,也是实权正科。


    所以说,凡是同学聚会,王善坊一律以各种借口推辞不参加。


    他那会十分消极,甚至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没出息了。


    然而,一个偶然机会,他结识廉明宇。


    还救了廉明宇一命。


    就是这个人,彻底改变他的人生和命运。


    仅过三个月,王善坊调到京城的区团委。


    一年之后,担任处长。


    然后,基本上三两年一个台阶,一直到廉明宇就任西原省省长,王善坊担任西原省副省长。


    廉明宇升任省委书记,王善坊则担任省会高庙市委书记。


    高庙作为省会城市,却不是副省级。


    可为了突出高庙市的重要性,市委书记都兼任省委常委。


    自然,王善坊也凭借这一职务,正式跻身省委领导行列,进入了更为广阔的政治舞台。


    由此看来,廉明宇是王善坊仕途上的伯乐,一点不为过。


    王善坊即将出任南州省代省长的消息,厉元朗早就知道。


    按照程序,上面会率先向厉元朗通气。


    出人意外的是,这期间,廉明宇没有给厉元朗打电话沟通。


    厉元朗更不可能主动联系廉明宇。


    有些事,没必要说透,彼此心照不宣就行了。


    安排廉明宇的人和厉元朗搭班子,至少比一个不熟悉、不了解底细的人强。


    何况,目前的南州省,刚刚经历重大变故。


    需要班子稳定,需要安抚人心。


    上面稳,下面的人才能安心工作,不至于因为高层变动而人心惶惶。


    王善坊的到来,无疑给南州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尤其是在高庙市担任市委书记期间,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


    与王善坊搭班子,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两人虽然风格迥异,但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南州的长远发展。


    所以说,两人第一次见面,全都展现出十足的诚意与开放的态度。


    厉元朗和王善坊握手时,面带微笑道:“善坊同志,欢迎你到南州工作,希望我们今后携手共进,为南州的发展贡献力量。”


    王善坊连忙握住厉元朗的手,用力晃了晃,诚恳地说:“厉书记,您是南州的元老,我初来乍到,还有很多需要向您学习的地方,还望您以后多多指教。”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在这一刻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真正的重头戏,则是在之后的见面会上的人事宣布。


    王善坊任南州省委常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于海任南州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赵金怀任南州省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秋山任南州省委常委、南汇市委书记。


    海明波任南州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肖路远任南州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索保平任南州省委常委、安秉州委书记。


    李猛任南州省政府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督察长,省政法委副书记。


    其余省领导,则没有变动。


    当在场众人得知消息后,每个人的脸上表情各异。


    有惊讶,也有期待。


    惊讶于此次人事变动幅度之大,涉及人员之多,几乎将南州省委班子来了个大换血。


    期待则是对于新班子未来的工


    作表现充满好奇,不知道这批新上任的领导能否给南州带来新的气象,能否带领南州走出之前的阴霾,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尤其是像王善坊这样有着丰富从政经验和卓越领导才能的领导,大家都在观望他能否迅速适应南州的工作环境,与厉元朗等领导携手共进,为南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对于那些留任的省领导,大家也期待他们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南州的稳定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一个,大家原本以为龙民的位置会动。


    毕竟,他在这场风波众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给厉元朗留下不好印象。


    却没想到,龙民依然留任,依然为厉元朗服务。


    其实,自从那次和厉元朗谈话后,龙民就对自己前景不抱任何幻想。


    自知他在南州省委的时间不多,整个人没精打采,心如死灰。


    虽然他表面上依旧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但内心早已做好了随时被调离的准备。


    每日里,他只是机械地处理着手头事务,很少主动与同事交流,仿佛一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某一天,当他就工作安排向厉元朗汇报时,却被厉元朗大声呵斥一顿。


    “龙民,你怎么回事!最近工作状态怎么如此消沉?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是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打算这样混日子吗?”


    “你要搞清楚,我给你机会不是让你消极度日的!即便是配合调查,也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死气沉沉。”


    “你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后续事情的进展,难道你想因为自己的懈怠,再次错失改过自新的机会吗?”


    厉元朗发火,当面指责自己态度问题,龙民听后,却有不同解读。


    一方面,厉元朗强调,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等于说,压根没有动他的意思。


    而另一方面,领导对下属发脾气,越严厉,恰恰表明,没拿你当外人。


    怕就怕,领导对你客客气气,甚至恭敬有加,则说明,和下属有距离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次人事变动,厉元朗是最大赢家。


    省委常委中,于海、张秋山、赵金怀,包括赵启龙,都是厉元朗的铁杆盟友。


    另外,被厉元朗赏识并提拔的索保平,也将步入厉元朗的朋友圈。


    还有龙民,他能留任,厉元朗起了很大作用。


    十二名常委,六


    个人的脑门上,贴着厉元朗的标签。


    也就是说,厉元朗目前已经完全掌握常委会。


    这还不算颜瑞谨、海明波和杨来桥,他们三人本就对厉元朗认可。


    至于王善坊以及肖路远,想必也不会和厉元朗公开作对。


    王善坊初来乍到,需要稳定局面,而厉元朗在南州根基已深,且掌控着常委会的多数支持,双方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肖路远虽背景不明,但作为新任组织部长,若想顺利开展工作,也需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支持,厉元朗的态度对他而言至关重要。


    更何况,南州刚刚经历过人事动荡,人心思稳,任何可能引发班子内耗的行为都不符合当前的大局。因此,他们大概率会选择与厉元朗保持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南州各项工作的开展。


    当然,廉明宇的人任南州省长,厉元朗心里多少有些不理解。


    可就在王善坊就任省长不到十天,厉元朗突然接到一个老熟人打来的电话。


    就是这个电话,使得厉元朗总算转过弯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