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完结+番外

作者:梦自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217章 正文完结


    永熙获封的同时,十□□尘仆仆地从西宁回来了,这次却没了出发时的意气风发、声势浩大,甚至若不是他进宫请安,都没几个人察觉他回来了。


    两口子老早就觉得康熙在十四这事的表现上有些奇怪,齐布琛很是关心十四这次回来的情况:“如何?”


    胤禛眉心微锁:“皇阿玛没见。”


    齐布琛也跟着皱起眉头:“怎么会。”


    胤禛沉吟,难得没什么信心地道:“后日是大朝会,且看看。”


    大朝会上,朝臣们闭着气,即使努力压制,那股子惊骇欲绝却也蓬勃而出,令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站在正中央的弘皙。


    这位废太子长子,此时却正在弹劾他的十四叔,弹劾什么呢?


    结党营私,私自结交隆科多、魏珠,窥视帝踪,图谋甚大。


    这是想要十四阿哥的命吧?!


    别忘了,十四阿哥几个月前还在外领着十几万大军呢!


    可他们忽地又想起,十四阿哥为什么会回京?是了,是皇上召他做本不必要的自辩。


    所以……


    胤禛看了一眼脸色苍白的弘皙,又瞄了一眼端坐于上的天子,垂下头,做不动如风的雍亲王。


    十四却已经暴跳如雷,他怎么也没想到,会被这个没怎么放在眼里的侄子背刺:“弘皙!!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我哪里对不起你,你要如此污蔑我!!”


    他冲动上前,一把揪住弘皙的衣领,眼中是压不住的暴戾:“说!是谁指使你的!!”


    他直直盯向眼观鼻鼻观心的胤禛:“是不是你?爷的好四哥!你就这么迫不及待?不是避政吗,不是醉心田园吗?怎么,终于忍不住了?”


    他是在回来的路上才知道隆科多和魏珠出事的消息,彼时隆科多已经在流放的路上了,一下子痛失两大臂膀,他当然心痛难忍,但他也从没将两人出事和自己联系上,只因他们来往着实密切,就连他的福晋他都没告诉。


    胤禛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他:“堂堂贝子爷,有点判断力,别像个疯狗似的逮着人就咬。”


    这句话一下子戳爆了十四的情绪,他猛地扑过去,一拳挥在胤禛脸上。


    没等胤禛还手,上首传来康熙的怒斥:“放肆!”


    胤禛攥了攥拳头,转身跪下:“儿臣无状,御前失礼,请皇阿玛降罪。”


    十四站在原地喘了两口气,在跪下:“儿臣……失礼,请皇阿玛降罪。”


    “降罪?”康熙的声音冷的像冻了冰碴子,“朕岂敢!十四贝子可是抚远大将军,朕岂敢降你的罪。”


    十四猛地抬头,急切道:“皇阿玛,儿臣不敢!您不要听小人胡言,儿臣绝对没有做过那等事,有过那等心思。”


    “是吗?”康熙语气毫无起伏,“弘皙,你所说的,可有证据。”


    弘皙始终站着,这会儿弯下腰,从怀中掏出一摞东西,上呈:“有。”


    梁九功步伐急切地上前接过,转呈康熙。


    康熙沉默看过,递给梁九功:“拿给十四贝子。”


    十四直到此时还抱有侥幸,他接过梁九功递来的东西,越看,手越颤抖。


    这些,这些,这些根本不是弘皙能查到的。


    是谁?是谁!


    是胤禛,对,一定是胤禛!


    “皇阿玛,这一定是雍亲王污蔑儿……”


    “够了!”康熙怒声打断,“十四贝子,结党营私、窥视帝踪、妄蓄大志,着革去爵位、贬为庶人、终身圈禁!”


    “皇阿玛!皇阿玛,不是的,不是的,儿臣没有。”十四仿佛天塌一般,膝行着向前爬取,像是想要爬到康熙脚边,“儿臣绝无此念,皇阿玛,你相信儿臣,那都是污蔑,是污蔑啊皇阿玛!”


    康熙始终不为所动:“还不将人拉下去!”


    殿外侍卫一拥而上,将十四拖走。


    十四的声音依旧远远传来:“皇阿玛,你相信儿臣,是四哥害我,是四哥要害我啊!”


    胤禛从始至终跪着没动,不发一言。


    窒息的沉默过后,终究是康熙发了话:“退朝。”


    “恭送皇上。”


    康熙走后,胤禛缓缓站起身,没有理会四周隐晦打量的目光,也没有管欲言又止的弘皙,缓缓向外走去。


    皇阿玛,已经虚弱至此了吗?


    回到府上,胤禛看见齐布琛的第一句话:“我得换一份清净的差事。”


    别那么招皇阿玛的眼。


    一晃眼,永熙三岁了。


    “祖母,祖母。”人还未至,永熙的小奶音就先传来。


    齐布琛笑容如暖阳,主动出门抱起狂奔而来的孙女:“祖母的小乖乖,怎么跑这么快,也不怕摔了。”


    永熙搂着她的脖子得意:“永熙跑的好,不会摔。”


    齐布琛笑容加大:“是吗,那咱们永熙可真厉害。”


    祖孙俩亲昵完,齐布琛才笑着看向范正雅:“怎么这时*候来了?”


    这两年,齐布琛大部分时间还是住在圆明园,一个是因为康熙这两年住畅春园比较多,二是因为高产良种过了明面,她总算能扩大规模不再偷偷摸摸研究。


    雍亲王府就交给了弘晖和范正雅打理,除了三胞胎大婚之外,齐布琛基本再没过问过府里的事。


    如今这不年不节,也不是休沐日,日头也渐渐高了,范正雅却带着永熙过来,想来是出了什么大事。


    让人将永熙抱下去玩,范正雅这才神色凝重地说道:“宫里传来消息,德妃娘娘不好了。”


    德妃啊,齐布琛有些恍惚。


    两年前胤祯被圈禁,德妃在乾清宫外跪了三日,数度晕过去后,被康熙命人送回永和宫闭门养病。


    这病一养就是两年,齐布琛再没见过,只能每月往宫里送东西。


    齐布琛恍惚了一阵后,才问:“消息准确吗?”


    范正雅点点头:“儿媳使人去找了傅医正,太医院并未封锁消息。”


    这就是说康熙早知道了。


    齐布琛起身,吩咐道:“收拾东西,回府。”


    一赶回雍亲王府,齐布琛就使人往宫里递牌子,不过一时三刻,下人便回来回禀:“宫里说,让福晋明日入宫。”


    看来是真不好了。


    稍晚些,胤禛回来,齐布琛亲去迎他,担忧道:“知道了?”


    “嗯。”胤禛牵起她的手,神色却不如她生动,“你明儿入宫瞧瞧。”


    齐布琛微微握紧他的手:“已经递过牌子了。”


    两人无言走入屋内,安静洗漱,卧榻相拥。


    齐布琛一下一下,轻缓地拍着胤禛的背,两人皆没什么睡意。


    胤禛突然道:“教科书要收尾了。”


    两年前,胤禛回来与她说要换一份清净的差事,他知道齐布琛手下的匠人研究出了水泥一物,本意是想将水泥方子献上去,然后他拿下用水泥去各地修路、修水利工程的差事,清净,不招皇阿玛的眼,还利国利民。


    齐布琛听完十四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明白他的想法,但想了想,利国利民当然好,但这事在此时做却不太合适。不是她说,虽然才办了一个吴存礼,但不代表朝廷上下真就干净了,康熙这么多年的宽仁政策,养出的吴存礼绝不止一个,况且国库也并不丰盈,这时候干这种大工程,钱粮难济也就罢了,最怕的是偷工减料,届时好事变坏事,费力不讨好。


    齐布琛最后给胤禛的建议是,统一官学和私人书院,编纂教科书。


    这个时候,是没有教科书一说的,说起来好像也不需要,毕竟无论是官学还是私人书院,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么。


    有这些经典在,还需要什么教科书?什么教科书能比得上四书五经?


    但其实,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解读却是任凭夫子来的,这里头,能夹带私货的尺度可就太大了。


    身为皇子,胤禛岂能不知道这里头的猫腻,当年戴名世一案,固然有他本身言语不谨、朝廷想要杀鸡儆猴的缘故,除此之外,很难说与他交友广阔、学生遍地,张扬自身学说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若能一统教学内容,令天下学子统一思想,这于朝廷统治,简直是大大的利器。


    故而齐布琛一提出,胤禛就瞧见了这里面的好处,况且此事不仅思想统治这一点益处,它还能将那些游离在外的文人们纳入朝廷之下,更好管理。


    最重要的是教科书前无古人,若能办成,必定青史留名。


    这一点是皇阿玛绝对无法拒绝的。


    果然,在胤禛提出此事后,康熙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若不是身体不允许,他甚至想要亲自参与教科书的编纂。


    康熙都如此,何况其他人。


    而身为提出者和最终执行者的胤禛,当然也少不了好处。


    如今教科书即成,一些事情,也该尘埃落定了。


    永和宫,昔年低调华丽的装饰,如今都透着迟暮的光泽。


    齐布琛与十三福晋一起,见到了昏沉迷糊的德妃和沉默寡言的十四福晋。


    德妃瘦的形销骨立,十四福晋倒是胖了些,只是整个人的精神不太健旺。


    问过德妃的病情后,妯娌三个皆沉默下来,想要寒暄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到了用药的时候,太医前来施针,德妃清醒了些,浑浊的目光扫过围在床前的众人,也不知看清没有,突然伸手道:“yinzhen,yinzhen……”


    胤禛?还是胤祯?


    十三福晋迟疑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十四福晋眼珠子动了动,最终保持了沉默。


    齐布琛吸了口气,上前握住德妃的手,温柔道:“额娘,儿媳在呢。”


    德妃却不知哪儿来的力气,‘啪’地甩开了齐布琛的手。


    看见这一幕的人恨不得当即挖个洞钻进去,屋内的空气更加窒息了。


    齐布琛顿了顿,面色不变,再次握住德妃的手,缓缓放进被子,道:“额娘身体无力,还要好生修养才是,我们爷日日牵挂额娘,夜不能寐,恨不能以身代之。额娘早日好转,我们爷才能放心。”


    说完站起身,侧开身子:“十四弟妹,你也与额娘说说话吧。”


    十四福晋低低应声:“是。”


    齐布琛索性带着其他人出去,将空间留给她们。


    不过一刻钟吧,十四福晋便出来了:“额娘睡着了。”


    齐布琛起身:“那咱们就不打扰额娘休息了。”


    出了宫门,齐布琛与十四福晋道别:“你,好好的,有事使人找我。”


    十四贝子被圈禁了,但也不是真的与世隔绝,守卫的侍卫,内务府送物资的人,都能帮忙传递消息。


    光明正大一些,别搞些串联之事,也不会有人追究。


    这次探望过后,很快,胤禛便将编纂完的教科书呈递上去,康熙大悦,下令大办今岁万寿节。


    然而在万寿节前夕,太医院给德妃下了最后结论。


    胤禛、胤祥、胤祯,还有各自的一大家子,齐聚永和宫。


    再次见面,胤祯却没了当初在大朝会上的愤恨,只是,他从头到尾,也没看胤禛一眼。


    胤禛同样如此。


    这对兄弟,如今已是陌路人。


    枯坐许久,太医来问:“可要为德妃娘娘施针?”


    都说回光返照,但德妃却始终昏沉着,没有一点清醒的迹象。此时施针,便是强行将人唤醒,见最后一面。


    胤祯‘唰’地起身:“施!”


    胤禛却道:“派人去问问皇阿玛。”


    胤祯瞪视胤禛,不发一言地坐了回去。


    梁九功亲自来了,令太医为德妃施针。


    德妃悠悠醒转,待看清屋内整齐的三家子,恍然明白了什么。


    “十四。”德妃伸出手,严重满是疼惜,“怎么瘦成这个样子。”


    十四扑到床前,握着德妃的手嚎啕大哭:“额娘,额娘!”


    德妃仿佛回到了十四才出生的时候,焦急道:“别哭,别哭,额娘在呢,额娘在呢,没事,没事啊。”


    十四更加忍不住,哭的像是要抽过去:“额娘,额娘,儿子不孝,儿子不孝。”


    德妃急切道:“说什么…”剧烈的喘了口气,“什么胡话…额娘的十四,是最孝顺的…咳咳。”


    剧烈的咳嗽吓坏了十四,慌忙叫道:“太医!太医!”


    太医能怎么办,不过赶紧扎两针,让人别咳得那么厉害罢了,连不要情绪激动这话都说不出来。


    十四跪在床前,急切道:“好些了吗,额娘好些了吗?”


    德妃露出点点笑容:“好多了,十四啊,你要好好的,要好好用膳、好好穿衣、好好睡觉,要…要胖一点…壮一点…这样…才…才没人能欺负…欺负你…”


    声音渐弱。


    “别说了,额娘别说了。”十四悲戚,“儿子知道,儿子听话,您别说了…”


    “…额娘…放心…不下…你啊…”双眼阖上。


    十四只感觉掌中的手一滑,随后被他紧紧握住,他的喉咙却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点声音也发不出。


    太医上前,小心翼翼地查看一番,跪地哭道:“德妃娘娘,薨了。”


    旁观了一场母慈子孝的胤禛带头跪下,哽咽道:“送额娘。”


    齐布琛等人亦跪下:“送额娘。”


    永和宫内外跪成一片:“送德妃娘娘。”


    康熙的旨意来得很快,允德妃以贵妃之礼下葬。


    德妃去了五天后,齐布琛入宫参加万寿节,宫里一片喜庆,丝毫看不出有人去世。


    齐布琛喝着白水,就着面前的一碟清油炒笋,撑完了整场。


    在宫门处与胤禛汇合,上马车后,齐布琛拿出早就备好的素点心:“饿狠了吧。”


    德妃才去,她们要守孝,但德妃再大能大的过康熙去么?所以这万寿节两人必参加。


    康熙的寿宴也不可能为了德妃做成素宴,两人不敢破戒,只能硬抗。


    塞了几块点心,腹中火烧一般的饥饿被压下少许,齐布琛问道:“席间可还好?”


    胤禛点点头,又摇摇头.


    齐布琛疑惑地看着他。


    胤禛兀自出神了一会儿,才道:“皇阿玛让弘晖入宫随侍。”


    齐布琛怔愣:“这……”


    算好事吧?


    应该算是好事,起码诚亲王嫉妒的在书房里摔了好几个杯子。


    弘晖入宫,胤禛却清闲下来,呆在府中守孝,日常翻翻水利相关的书,逗逗永熙。


    齐布琛反倒比他忙一些,毕竟手底下那么些产业。


    时间就在众人心照不宣中渐渐流逝,随着康熙六十一年的天气渐渐变冷,齐布琛的心态也焦躁起来。


    胤禛关心道:“怎么了?坐立难安的。”


    齐布琛咬咬下唇,道:“我,感觉不太好。”


    胤禛一顿,沉默了一会,揽着她的肩宽慰道:“别胡思乱想,放宽心。”


    齐布琛放不宽,六十一年没剩下两个月,他们能得偿所愿吗?胤禛能名正言顺吗?康熙会不会最后来个骚操作呢?


    齐布琛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胤禛搂着她哄睡,喃喃道:“别急,别急。”


    怎么能不急呢?


    齐布琛咬着他的耳朵:“要是不行怎么办。”


    胤禛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良久才道:“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语气坚决而果断。


    走到这一步,再想让他收心,难了。


    齐布琛用下巴蹭了蹭他的脖颈:“我要你名正言顺。”


    遗诏真伪?继位之谜?这些绝对不能出现在她的胤禛身上。


    胤禛被她蹭的痒痒,喉间溢出几声笑:“没有人比我名正言顺。”


    十一月十二日,地上积着一层白雪,无数马车从各地出发,汇入畅春园。


    胤禛与胤祉领头站在殿外,这一站就是三个时辰,从天黑站到天明。


    弘晖从殿中出来,微微垂手:“皇玛法宣诸位觐见。”


    鱼贯而入。


    殿内燥热,冻了一夜的众人瞬间出了汗。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安静了有十来秒,才听康熙略带浑浊的声音响起:“平身。”


    众人起身,余光瞧见康熙竟是坐着的,身上裹着厚厚的皮草。


    不等胤禛等人开口关心,康熙便道:“宣。”


    便见梁九功站出来,展开一明黄卷轴,唱喏道:“众卿接旨。”


    才起身的众人再次哗啦啦跪了一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年幼承重,临朝六十一年……”


    圣旨很长,殿中众人却听的无比认真,恨不得将每一个字嚼碎了咽下去。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


    胤禛缓缓吐出一口气,随众出声:“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久久没有传来‘平身’。


    胤禛愕然抬头,却见本端正坐着的帝王,歪斜了脑袋。


    正文完。


    第218章 番外养心殿。


    养心殿。


    胤禛正在处理康熙葬礼的诸多事宜。


    苏培盛进来:“皇上,福晋到了。”


    胤禛闻言放下笔,揉着手腕站起身:“快请进来。”


    苏培盛亲自撩起帘子。


    齐布琛几步进来,冲着朝她走来的人福身:“臣妾参见……”


    膝盖还没来得及弯下去,就被握着胳膊托了起来。


    “才几日没见,就跟我生分。”胤禛顿了一下,瞥见屋内侍立的宫人,含笑道,“可是怪朕没有早接你入宫?”


    相伴三十载,齐布琛对他的一呼一吸都熟悉到了骨子里,仰头笑道:“皇上事忙,臣妾怎敢怪罪。”


    胤禛心里踏实了,牵着她的手往暖阁的罗汉榻走去:“手怎么这般冰凉,苏培盛,拿手炉来。”


    苏培盛奉上手炉后,使眼色令殿内伺候的人下去,只留下一二从雍亲王府带来的心腹侯在外间。


    一个手炉塞进手中,随后齐布琛便被整个搂进怀里,胤禛的头搭在她肩上,整个人的重量也都压在她身上。


    两个人都没说话,齐布琛稍稍将手捂暖一些,便放开手炉,一手搭在他脖颈处,轻轻揉捏;一手摸着他的脑袋缓缓抚慰。


    就这般相拥了一会儿,胤禛才撑起身子,看着她问道:“家里如何?”


    “都好。”齐布琛捧着他的脸,心疼地看着他眼下的青黑,“怎么熬成这样,你有没有好好休息。”


    胤禛呼了口气,覆上她的手:“这段时日太过忙乱。”


    连她,都是今日才抽出空让人去接。


    齐布琛听完也不好再说他什么,这种情况,谁都没办法。


    “用膳了吗?”


    胤禛迟疑了下,摇摇头,语气有些委屈:“宫里的膳食不合胃口。”


    齐布琛瞪他一眼,轻轻捏他脸颊:“少装可怜。”推开他,“我去弄点吃的,你略躺一会儿。”


    到底还在孝中,夫妻俩也不能太过亲密。


    胤禛松开她,唤来人带她去膳房。


    等齐布琛回来,胤禛却已经睡深了,虽然不忍,但想到苏培盛说他今日还没用过一点吃食,便狠心将人叫醒。


    胤禛睡眼朦胧地坐起来,只觉得脑袋重的很,脖子支不起来。


    齐布琛干脆给他身后塞了靠垫,让他斜靠着,然后坐在他身边,亲手喂他吃。


    胤禛就半阖着眼,一口一口将齐布琛喂的东西全咽了下去。


    估摸着差不多了,齐布琛给他擦了擦嘴,拉他起来:“困就先去床上睡两个时辰。”


    胤禛也确实是累极了,这段时间他每日也就能睡上一两个时辰,还是零碎时间凑起来的,如今好不容易空闲了些,便也听话地任凭齐布琛安排。


    安顿好胤禛后,齐布琛才叫来苏培盛,了解宫中的详细情况。


    一觉睡醒,胤禛觉得沉重的身子轻了不少,问道:“朕睡了多久?”


    守床的人回道:“皇上睡了一个半时辰。”


    胤禛踩着齐布琛专门带进宫的拖鞋站起身:“福晋呢?”


    “福晋在接见内务府总管。”


    穿好衣裳,胤禛去找齐布琛,却见她面前摆了好厚的账册,此时正皱眉翻看。


    看见他来,才将账册扔下:“醒了,怎么不多睡会儿?”


    “睡多了晚上该走困了。”胤禛走过去,瞄了摊开的账册一眼,看见是后宫各宫殿的供给情况,含笑打趣道,“这么迫不及待履行皇后的职责?”


    齐布琛嗔他一眼:“你忙着前朝的事,后宫却也不能疏忽了。”


    康熙妃嫔多,后宫都塞满了。胤禛就她一个,倒也无所谓让这些太妃嫔们腾宫殿,只是齐布琛怕胤禛顾不上,内务府慢待了这些人,到时候败坏的是胤禛的名声。


    胤禛拉住她的手揉搓:“再委屈你一阵,过了年就叫你做名正言顺的皇后。”


    不是他不想现在封,只是皇阿玛的葬礼还在筹备,他的登基大典也没办,这时候册封皇后只会对她不好。


    齐布琛无语,嘟囔道:“我也没有着急好吧,说的跟我迫不及待似的。”


    胤禛失笑:“对,是朕着急。”又捏了两下掌中柔荑,起身道,“后宫不着急,你别太累,朕去前头忙了。”


    齐布琛送他出去,夫妻俩便一前一后地忙碌起来。


    虽然住在养心殿,但两人却没有同住一屋,不过每日膳食还是一起用,有齐布琛盯着,胤禛的饮食总算恢复正常。


    登基大典办了,康熙的丧礼结束,胤禛开始册封前朝后宫。


    先是追封德妃为太后,然后给康熙的妃嫔加封,晋封佟佳贵妃为皇贵妃,和妃为和贵妃。


    随后便是他那群兄弟,已经是亲王的老三老五老七不提,老九给了个贝勒,老十晋为敦亲王,老十三晋为怡亲王,老十二为履郡王,已废太子之子弘皙为理郡王。


    这一圈封赏下来,也该过年了。


    因着先帝新丧,胤禛便下令今岁年宴简朴一些,上下自是无不遵从。


    雍正元年元月元日,在祭拜过天地祖宗后,胤禛下旨,以大学士马齐为正使、礼部尚书为副使,册立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为皇后。


    册立礼于坤宁宫、太和殿举行。


    册立翌日,胤禛御太和殿,颁布诏书昭告天下,接受文武百官进贺表。


    散朝后,新鲜出炉的皇后摆出全幅仪仗,前往养心殿谢恩,谢恩后回转坤宁宫,接受公主、福晋、命妇等庆贺礼。


    好容易将这一套走完,将公主命妇们送出宫,齐布琛在儿媳的服侍下卸去分量颇重的皇后朝冠,感觉脖子都不是自己的了。


    范正雅看着婆婆龇牙咧嘴的小表情偷笑,心中那点因为皇后威仪而生的敬畏消散了些。


    换上常服,齐布琛这才有心情去见几个儿子。


    “儿子参见皇额娘,皇额娘吉祥。”弘晖几个一本正经的跪地参拜


    齐布琛抽了抽嘴角,忍不住扶额道:“少作怪了,方才没跪够是吧,还不快起来。”


    几个儿媳在一旁偷笑,弘晖几个也没能绷住乐了,弘昀还不知足,凑过来:“皇额娘方才真是凤仪万千、风华…唔…”


    齐布琛捂住他的嘴,额头青筋直跳:“别逼我当着你媳妇儿的面扇你。”


    “大喜的日子,谁又惹你了,告诉朕,朕帮你扇他。”带笑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弘晖他们立时跪了一地:“儿臣参见皇阿玛。”


    齐布琛也起身准备行礼,胤禛却两三步跨过来拉起她:“不必多礼。”然后才看向儿子儿媳和满地的下人,“起来吧。”


    拉着齐布琛坐下,胤禛挑眉道:“弘昀,可是你又惹你额娘生气了。”


    弘昀立时叫屈:“皇阿玛明鉴,儿臣明明是在夸皇额娘,拍皇额娘马屁!不信问大哥!”


    弘晖眼观鼻鼻观心:“儿臣走神了,没注意。”


    弘昀不敢置信:“大哥!”


    弘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齐布琛哼笑,瞪了弘昀一眼:“活该,叫你作怪。”


    弘昀瘪着嘴不敢出声了。


    齐布琛看向胤禛:“怎么这时候过来了?”这才半下午而已。


    胤禛靠坐着,拉着她的手不放:“前面没什么事,就回来看看,今儿忙了一天,累坏了吧?”


    语气宠溺。


    小辈们虽然早已习惯这副场景,却还是觉得牙根发酸。


    齐布琛嗔他,警告他在晚辈面前收敛些。


    胤禛抿唇忍笑,转过脸看弘晖:“你们皇额娘累了,永熙也困了,早些回去吧。”


    弘晖他们早知会如此,额娘阿玛在一起的时候,向来不喜欢他们在跟前晃悠,因此利落的起身:“儿臣告退。”


    等人走了,胤禛拉着齐布琛去里间,紧挨着坐下,抬手给她捏脖颈:“脖子酸吧。”


    齐布琛给他捏的直哼哼:“酸死了。”


    捏了一会脖子,胤禛又给她揉腰:“这回忙完,好好歇两日。”


    齐布琛靠在他怀里懒洋洋的答应。


    正享受着温情时刻,胤禛忽然闻到一股子浓郁的檀香味,不由皱了皱眉:“等过了十五,你就住养心殿去。”


    康熙朝几十年没皇后,作为皇后住所的坤宁宫自然是没人住的,但偌大一个宫殿也不会白白叫闲置着,因此便用来祭神,到如今,已经形成惯例,可以说是宫里祭祀最频繁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祭祀活动。


    这次封后,胤禛想给齐布琛最好的,便叫她提前搬到坤宁宫东暖阁来住,册立大礼也在坤宁宫举行。


    如今册礼结束,坤宁宫却着实不是一个生活的好环境,更何况他如今住养心殿,离坤宁宫着实有些距离,这让习惯了往日坐卧一起的他如何能忍受。


    不过也不能太急,还是等过了上元节再说。


    齐布琛当然不会拒绝,胤禛不习惯,她又何尝习惯呢,她可没有求神拜佛的习惯,在这里住了十来日,着实被檀香熏够了。


    夫妻俩享受了片刻温馨,便不由自主说起前朝后宫的事来。


    胤禛道:“要守孝三年,想动的都不好动。不过也无妨,将天下书院纳入朝廷之事也才开了头,刚好先把这事办了。”他顿了顿又道,“我想将弘晖四个放出去。”


    齐布琛:“嗯?做什么。”


    胤禛叩了叩桌子:“那个水泥,拿出来,让他们去下面修路去。”


    齐布琛思量片刻,答应了:“也行,免得他们在宫里无所事事。”她害怕弘昐三个新婚不久,孝中与妻子耳鬓厮磨,情难自已。打发出去也好,发泄一下旺盛的精力,而且有守孝这个紧箍咒戴着,也不怕他们在外边胡来。


    说完了孩子们,齐布琛问道:“后宫那些娘娘们,你有什么打算?”


    虽然胤禛没有妃子,不需要荣妃她们腾宫殿,但后宫到底名份上是属于胤禛的,太妃们一直住着,名声也不好听。


    “你觉得呢?”胤禛反问。


    齐布琛想了一下历史上雍正的操作,也没避讳:“我觉得不如就叫三哥们他们将娘娘们接出去尽孝吧。”


    胤禛本来就有这个想法,闻言笑道:“皇后果然与朕心有灵犀。”


    齐布琛这一回可不敢认,她是提前拿答案作弊了:“虽然咱们确实时常心有灵犀,但这次可真不是。”


    胤禛也不在意她的否认,说道:“不过现在还不行,皇阿玛孝期未过,朕再将太妃们送出去,朕成什么人了。”


    齐布琛倒也没想着立刻解决:“无妨,就借着让守孝的名义先这么住着,等出了孝直接送出宫。”


    胤禛点点头:“这两年你先操心着。”


    时间倏忽而过,一转眼,康熙孝期便过去了。出孝当日,胤禛便下恩旨,准郡王以上将各自母妃接出宫奉养,诚亲王等人感激涕零,纷纷上书申请尽快接亲额娘出宫。


    齐布琛一时忙的晕头转向,胤禛好不容易能与她同房了,却接连几日都只能看着她的睡脸独自气闷。


    等将太妃们安顿的差不多了,齐布琛才有心情哄胤禛。


    哄了半响,这人还是阴阳怪气:“皇后娘娘当真日理万机。”


    齐布琛哄累了,干脆开大招:“别以为我不知道,这阵子你案头要选秀充实后宫的折子都快堆满了!”


    胤禛噎住,想了想,干脆厚脸皮地当没听到,转身开始没脸没皮的撩拨她:“娘娘,做皇后有两年了,感觉如何?”


    齐布琛难耐的喘了口气,吐出一个字:“爽。”


    胤禛嗤嗤发笑:“有多爽?”


    齐布琛含着他的耳垂厮磨,逼出他的喘息,哼笑道:“有这么爽。”


    胤禛翻身压住她:“那不够爽啊。”他俯身含住身下人的唇瓣吮吸,含糊道,“皇后娘娘,小的让你更爽,如何?”


    齐布琛不甘示弱反攻回去,亦含糊道:“可,伺候的好,皇后娘娘赏你。”魔.蝎`小`说 M`o`x`i`e`x`s. c`o`m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