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 说书人

作者:钱堆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主子临走的时候交代了,夫人这边有什么异常都得及时汇报。


    于是几天后梁寄安就得到了一封出自阿九之手,十分言简意赅的信。


    信里面不止说了青葙要出府闲逛的事情,还说从他走之后青葙就开始惦记他,惦记的茶不思饭不想了。


    吃完饭外面的天都还没有彻底的黑下来。


    青葙起身去了后边的园子里。


    她住的这地方大,这一片都是,圈出来的地方甚至还有活水环伺的小池塘。


    这个季节,荷花是没有的,倒是边上的石头缝里迎春花开了好久都还没败。


    小池塘里那些枯枝烂叶的被清理过,底子上重新铺了一层颜色各异的鹅卵石。


    各样的鱼儿在里面游来游去,头上顶起一串串涟漪,底下撒开一串串混浊。


    池塘边上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道,小刀的另一边上种着各样的花,过了前夕春寒料峭的日子,这会儿疯长。


    腊梅还没谢,芍药就已经开了,花香味随着风散的到处都是。


    这里有好几个粗使的婆子和丫鬟打理,但是前面院子里的人过来,她们或者早早的回避。


    青葙出来溜达只为了消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吃了饭是要溜达一下,有助于消化。


    最近工作不忙,应酬不多,消耗不大,更得好好的溜达一下。


    免得代谢不掉,等到梁金主回来的时候她变成了一坨棉花糖。


    梁寄安不在,她也懒得装优雅,更不似在医馆看诊时的利落,懒懒散散,随性而为。


    她只在梁寄安跟前装。


    要是时时刻刻都得装,这份活她可能干不了。


    梁寄安可能也知道她在装,毕竟这前前后后伺候的人都是他的眼睛。


    至于他怎么想的,青葙尝试过去猜,但发现根本都猜不透。


    阿九和十三亦步亦趋的跟在她身后,似乎已经习惯了她每一副面孔。


    回头来,剪了一支含苞待放的芍药插瓶,这样的花儿只需要在瓶子里养上一夜,明日便可以绽放了。


    屋里会有淡淡的香味儿,不似园子里这么浓,恰到好处。


    伺候她歇下了之后十三跟阿九去了外边才轻声说起她要去外面逛逛的事儿。


    “吩咐下去,让那几个都警醒着点。若是这回再有差池,我们所有人都只能活到这会儿了。”


    他们的主子只是不允许夫人离开云州城,可没说连大门都不许出。


    青葙躺下之后并没有很快入眠。


    脑子里抽丝剥茧的把这段时间零零散散得来的东西一一捋了一遍。


    云州城有一条十字街,就像两条纵横交错的轴,贯穿了整个城池,通往东南西北个城门。


    城主府就在这条轴的中心点,以这个点为中心方圆十余里为内城,梁府便在这内城之中。


    府邸所占面积比不得城主府,却也小不到哪去。


    内城,尤其是以城主府和梁府为中心的主要交通要道都是以青石铺地,其他地方都是黄沙或者黄土。


    安和堂在外城,处于城南。


    外城那就更不用说了,都是黄泥巴路 或者黄沙。


    主要交通要道上,每到重大日子都会用黄土铺一层,就跟后世领导要来检查的时候也要修修补补注意城市风貌一样。


    反正只要亲自走一遍,对古代顿时幻灭。


    青葙想着,她到时候要走的话,从南门走最为便捷。


    但是出城之后往哪里去,她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谱。


    明日出去转转,茶楼是必不可少的,那是最能了解一座城的地方。


    书肆也得去看看,看看有没有杂书买一些回来看。


    要买些什么书青葙还在计划。


    这些东西都是要当着两个丫头甚至梁寄安的面都能拿的出来的。


    她还想去人市看看。


    她得有人,得有只属于她却又让梁寄安不防备的人。


    她还得学骑马,骑马跟骑驴子是不一样的,得学!


    天才刚刚见亮,外面就有了动静,净街的差人将内城的主道打扫了一遍。


    至于其他的道,那都是各扫门前雪。


    扫不到的地方,什么都有。


    一个不留神踩到便便什么的都不稀奇。


    有两条腿遗留的,也有四条腿遗留的。


    毕竟城中来来往往的不止两条腿的人,还有四条腿的牲口。


    城中的贵人到不了的地方呼吸都带着污秽气息。


    内城尚且如此,何况是外城。


    四月暮春,正是一年里花红柳绿的好时节,可惜这跟云州城好像没多大关系。


    太阳日复一日的晒,抬眼看去 那日光都是灰蒙蒙的。


    到处都臭不可闻。


    大白天的那些僻静的角落里的老鼠在臭水沟里乱窜。


    青葙从出门之后,眉头就没舒展过。


    这就是古代的城啊?真是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


    除了房子多一点,人多一点,四面八方被城墙围着,整个看起来还不如城郭旷野之处。


    外边可能没有里边儿安全,但是至少呼吸是畅快的。


    不像城里,到处都是泔水沟,随处可见各种便便。


    出门的时候,阿九不是没有提议让她乘车,她拒绝了。


    坐在车里,四周严严实实的挡着什么都看不见,能见什么世面?能知道哪条路通往哪里,路上都有些什么东西?


    十三已经让人去城中最大的茶楼订好了位置。


    夫人想听人说书,那位置自然得是二楼最佳的地方,能看见,能听清。


    青葙来的时候已经不早了 ,说书人正说到兴头上。


    一楼大堂里正中心的那说书的台子被一群人里外围了好几层。


    “俗话说的好,女人三十如虎狼,四十吸尘土,这二十多岁的小娘子也不逞多让。


    那黎府老员外年过六旬,年老体弱 ,胸膛上的肉就跟那瘪下来的鼓皮一般难看,既没有看头,也没什么用头,如碧荷这样二十多岁风华正茂的女人怎么能守得住?


    她喜欢像德安那样精壮的汉子,可惜对方只是个马夫……”


    到茶楼来喝茶听书的大多都是些男人, 说书先生讲的多数都是一些民间奇闻 ,以此来吸引听客捧场。


    其中不免多一些混不吝的荤段子。


    男人们就喜欢听这个。


    大堂里面人满为患,花上十几文点上一壶茶,在这里听故事,一坐就是一晌午。


    显赫一些的,不差钱的,便上二楼。


    在栏台边寻个好位置,一边品鉴走廊另一旁悬挂着的名家诗词字画,一边从另一边往下看,听热闹也看热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