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 九霄龙吟隐云踪

作者:荀霂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接下来的路程,气氛明显变得不同。


    公孙胜不再像之前那般纯粹的云淡风轻,他的警惕性提高了许多,选择路线更加刁钻,甚至偶尔会停下来,指尖掐算,或是凝神感知四周,确认没有跟踪或埋伏。那份属于“入云龙”的谨慎与机敏,此刻显露无疑。


    而我,则沉浸在一种复杂的后怕与莫名的亢奋之中。昨夜那声救命的破音,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在这个世界生存,要么依靠对剧情的先知,要么需要修炼出公孙胜那样玄妙的道法。却从未想过,我自身极度情绪下,竟也能爆发出如此诡异的力量。


    “道长,”我忍不住追上两步,与他并肩而行,低声问道,“昨夜我那……声音,到底是什么?”


    公孙胜目视前方,脚步不停:“音律可通天道,亦可乱人心神。极致情绪引动神魂之力,借音律宣泄而出,便是‘魂音’。此法凶险,伤人也伤己,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魂音?


    伤人也伤己?


    我回想起昨夜之后,我确实精神萎靡,头痛欲裂,直到天亮才缓过来。看来这种力量并非没有代价。


    “那……这与道长您演示的‘道音’,有何不同?”我追问。


    “道音契合天地,润物无声,引动的是天地灵气,滋养万物,亦助修行。”他解释道,语气如同在阐述某种自然定理,“魂音则源于自身执念,暴烈尖锐,冲击的是生灵神魂,轻则恍惚,重则魂飞魄散。二者本源不同,效用亦相反。”


    一个向外,契合天地;一个向内,挖掘自身。


    一个温和,如春风化雨;一个暴烈,如惊雷炸响。


    我似懂非懂,但至少明白了一点:我并非毫无自保之力,只是这力量的使用,需要极大的谨慎。


    “那些人……真的是冲着我们来的吗?”我将话题引回昨夜的袭击,这是我最大的不安来源。


    公孙胜沉默了一下,才道:“**不离十。弩箭制式、配合手法,非寻常匪类。更可能是……军中好手,或某些大人物圈养的死士。”


    “是因为生辰纲的事?”我猜测道。这是目前我们能牵扯到的最大的事情。


    “或许。”公孙胜的回答依旧保留余地,“也可能,是冲着你来的。”


    我的心猛地一紧。


    他侧头看了我一眼,眼神深邃:“你之存在,本就是异数。或许,已有其他人,察觉到了你的不同。”


    其他人?谁会察觉?蔡京?高俅?还是……这个世界其他隐藏的修道者?


    这个猜测让我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的处境比想象中还要危险。


    “那我们……”我声音有些发干。


    “无妨。”公孙胜的语气却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那是属于“龙傲天”内核的绝对实力带来的底气,“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贫道既答应护你暂居观中,便不会让你轻易殒命。”


    他的话像是一颗定心丸,让我慌乱的心绪稍稍平复。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与他之间那种微妙的平衡正在被打破。我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观察的“异数”,而是真正开始卷入由他引发的风波之中,成为了需要他“保护”的对象。这种依附关系,并非我愿。


    我们一路疾行,终于在第三天下午,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并非什么繁华城镇,而是一处位于深山幽谷中的隐秘山庄。


    山庄规模不大,白墙黑瓦,掩映在苍翠竹海之中,显得清幽而僻静。门口并无牌匾,只有两个穿着普通农户衣服、眼神却异常精悍的汉子在看似随意地洒扫。见到公孙胜,他们立刻停下动作,恭敬地行礼,目光在我身上短暂停留,带着审视,却并未多问。


    公孙胜微微颔首,径直带着我走了进去。


    山庄内部更是别有洞天,回廊曲折,假山流水,布局精巧,显然并非普通山居。偶尔遇到的仆从,皆步履轻捷,气息沉稳,绝非寻常下人。


    公孙胜对此地似乎极为熟悉,穿廊过院,最终来到一处临水而建的书斋前。


    书斋门开着,里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公孙先生可是稀客!怎得今日有空,来我这荒山野地?”


    随着话音,一个身材魁梧、面容豪迈、穿着锦缎便服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约莫四十上下年纪,双目炯炯有神,顾盼之间自有一股威严气度。


    看到此人,我脑中“嗡”的一声,如同被惊雷劈中!


    虽然穿着便服,气质也与原著中后期那般沉稳有所不同,但那张脸,那标志性的豪迈……我绝不会认错!


    托塔天王——晁盖!


    他竟然在这里!公孙胜带我来见的,竟然是他!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血液仿佛都涌上了头顶。我终于明白公孙胜为何要带我下山了!生辰纲之事已发,他们这“七星”如今是朝廷钦犯,必然要找个隐秘之处躲藏,商议后续。而这里,恐怕就是他们的一处秘密据点!


    我下意识地看向公孙胜,他却面色如常,对着晁盖打了个稽首:“晁保正,别来无恙。”


    “托福托福!”晁盖大笑着上前,亲热地拍了拍公孙胜的肩膀,目光随即落在我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这位姑娘是……”


    “一位故人之后,暂随贫道修行。”公孙胜的介绍轻描淡写,将我的来历一笔带过,“步鸾音,步姑娘。”


    我连忙敛衽行礼:“小女子步鸾音,见过晁保正。”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但指尖却在微微颤抖。这可是活生生的晁盖!梁山第二任寨主!我就这样毫无准备地见到了水浒核心人物之一!


    “步姑娘不必多礼。”晁盖似乎对我并无太多戒心,或许是出于对公孙胜的绝对信任,他笑着将我们让进书斋。


    书斋内还有两人。


    一人头戴纶巾,身穿皂沿边麻布宽衫,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须长,手摇一把羽扇,正是智多星吴用!


    另一人则身材健硕,面目粗豪,正是赤发鬼刘唐!


    见到我们进来,吴用和刘唐也站起身。吴用目光敏锐,在我身上扫过,带着一丝审慎的探究。刘唐则只是好奇地看了我一眼,便又将注意力放回了公孙胜身上。


    “公孙先生来得正好!”刘唐性子急,抢先开口道,“我等正在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事!那狗官追查得紧,此处虽隐秘,恐也非长久之计!”


    晁盖示意我们坐下,神色也凝重起来:“不错。生辰纲之事已然震动京师,蔡京老贼定然不会善罢甘休。我等须得尽快寻个稳妥的安身立命之所。”


    吴用轻摇羽扇,缓缓道:“依小生之见,如今唯有一条路可走。”


    “可是那水泊梁山?”公孙胜接口道,语气平静,仿佛早已料到。


    “先生明鉴!”吴用点头,“梁山八百里水泊,易守难攻,王伦虽非雄主,但据险而守,足可暂避风头。我等可先去投奔,再观后效。”


    我坐在下首,听着他们讨论着决定未来梁山命运的关键决策,心中波澜起伏。这就是历史(或者说剧情)在眼前展开的感觉吗?我知道他们会去梁山,我知道王伦会被林冲火并,我知道晁盖会成为寨主……但我只能作为一个沉默的旁观者。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公孙胜。他坐在那里,听着晁盖三人的讨论,神色淡然,并未过多插言,但偶尔开口,总能切中要害,指出一些关键的风险和细节。他在这个团体中,似乎扮演着一个超然却又不可或缺的角色——既是强大的武力保障,也是冷静的决策顾问。


    “步姑娘似乎对江湖之事,也有所耳闻?”吴用忽然将话题引到了我身上,他摇着羽扇,笑容温和,眼神却锐利如鹰。


    我心中一惊,知道这是智多星在试探我。他心思缜密,定然看出了公孙胜带我前来绝非“故人之后”那么简单。


    “吴先生说笑了。”我垂下眼睑,做出谦卑姿态,“小女子乃一介乐师,漂泊四方,只为糊口,于江湖大事,实不敢妄加评议。只是……近日市井流言纷纷,关于黄泥岗、生辰纲,乃至……几位好汉的义举,倒也听了一耳朵。”


    我将自己的信息源推给“市井流言”,这是最安全的说法。


    “哦?市井之间,都是如何议论我等?”晁盖颇感兴趣地问道。


    我斟酌着词句,避重就轻:“多是称赞诸位好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乃真豪杰。也有人说……朝廷震怒,海捕文书已发往各州府,风声很紧。”


    我说的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既不显得无知,也不过分显露“先知”。


    吴用点了点头,不再追问,但看我的眼神,似乎多了几分思量。


    这时,公孙胜开口道:“梁山确是目前最佳选择。不过,王伦此人,气量狭小,恐难容人。我等前去,需多做准备。”


    “先生所言极是!”晁盖深以为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开始详细商讨如何去梁山,如何与王伦交涉,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应对方案。我则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这些日后将搅动风云的人物,规划着他们的未来。


    我注意到,公孙胜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参与讨论,但眼神深处始终带着一丝超然,仿佛这一切于他而言,只是一场必须经历的“劫数”或“使命”,而非他真正的追求。


    这让我更加确信,他内心深处,并非完全认同这条道路。这或许……是我未来的机会?


    会议暂告一段落,晁盖安排仆从带我去厢房休息。离开书斋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公孙胜正与吴用低声交谈着什么,吴用的目光再次落在我身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


    我知道,在这位智多星面前,我恐怕很难完全隐藏自己。但至少,第一步已经迈出——我正式进入了这个核心圈子的视野,虽然是以一个极其边缘的、依附于公孙胜的身份。


    躺在客房的床上,我辗转反侧。


    见到了晁盖、吴用、刘唐,意味着我已经半只脚踏入了水浒的主线剧情。危险与机遇并存。


    公孙胜带我前来,是为了让我亲眼见证?是为了让我彻底认清现实,安心“安分守己”?还是……有别的更深层的目的?


    而我最关心的,还是他。


    在晁盖、吴用这些豪杰枭雄的映衬下,公孙胜那份独特的、近乎孤高的“龙傲天”气质更加凸显。他就像盘旋于九霄之上的龙,偶尔垂首俯瞰凡尘,参与其中,却从未真正融入。


    我想要叩开的,就是这样一颗身处风云中心,却又仿佛置身事外的道心。


    前路,似乎更加清晰,却也更加艰难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