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00章 你母后她,究竟是因为什么薨毙的

作者:卿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作为前朝羽氏一族的传人,御圣殿高高在上的圣女,初凌渺利用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与狠辣手段,多年来辗转周旋于五国,不知引起了多少风波,酿出了多少悲剧。


    又有多少无辜之人,命丧其手。


    时至今日,她终于死了。


    死在了渺无人烟的深山里,悄无声息。


    一座小小的土坯,便为她风光与肆意的一生,画上了潦草的句号。


    骄阳冲破地平线,将漫天金光洒向地面,掩去了所有痕迹。


    沉寂了一夜的京城,在寺院的钟声,街道两侧的吆喝声,以及朝阳殿上激烈的讨论声中,重新热闹起来,恢复了往日活力。


    但,谁都知道,这不过只是表象罢了!


    京城的波云诡谲,还在继续发酵酝酿着。


    新旧党之争,不仅没有结束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甚至已经冲破朝堂,波及到了民间。


    朝野上下,弥漫着一种消极的情绪,还在保持中立的文武百官,也开始人人自危。


    为了留一条退路,不少人想方设法,将家族中最为出众的子弟送出了京城。


    外放做官,一时间成了官家子弟最趋之若鹜的选择。


    更有辞官致仕者,彻底放弃多年的经营,举家搬离京城,回了祖籍避祸。


    当然,这些事情,云顼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鞭长莫及。


    因为在合力诛杀初凌渺的四个时辰后,他便带着“伤”启程赴任,去巡视各地新政去了。


    安王府!


    安王妃寸步不离的守着云瑾,见他隐隐有转醒的迹象,一颗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落回到了肚子里。


    三天了!


    她可怜的瑾儿,终于要醒了。


    果然,没多久,云瑾缓缓睁开眼睛。


    简单的恍惚过后,看到床边的安王妃,他先是愣了一瞬,继而便眼眶一酸,哽咽唤道,“母妃!”


    唯今天下,真正疼爱他的,怕也只有母妃一人了。


    安王妃伤感不已,含着泪让人将他扶起,“有没有感觉到哪里不舒服?”


    迷药是苏倾暖给的,谁知道里面有没有加了别的东西?


    云瑾轻轻摇头,温声宽慰,“母妃放心,孩儿很好。”


    除了,身子有些发软,脑袋有些发懵,他并未感觉到别的不适。


    瞧着他虚弱的模样,安王妃了然,心疼的摸了摸他的头,“饿坏了吧,先吃点东西。”


    三日不曾进食,便是铁打的也扛不住。


    说着,便回头吩咐了下去。


    片刻之后,有丫鬟上前,在床上放置了小桌子,然后依次往上摆了几样精致的小菜,并一小碗黄金米饭。


    “你父王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了你在府里暂住着,可云宗瑞那小子羽翼已丰,母妃也不便大张旗鼓给你添置太多,你且将就在这里待几日,等母妃重新掌了权,一定让你尽快恢复世子的荣光。”


    这些话她本不该对刚刚醒来的瑾儿说,可一个人憋的久了,总会想要找个人倾诉。


    瑾儿同她血脉相连,该是理解她的难处。


    云瑾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这些话,可心头还是不免一堵。


    曾几何时,他本也是天潢贵胄,正正经经的皇室血脉,皇上亲封的安王世子。


    哪一次用膳,不是极尽珍馐,哪一次出门,不是前呼后拥?


    而不是像如今这般,像个丧家之犬,连正餐都是如此简单朴素。


    这一切,都是因为......


    想到那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握着玉箸的指尖不由微颤。


    “母妃——”


    “她,还好吗?”


    他落到如今这番田地,可以说全是拜她所赐。


    可怪怨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们之间,早已不能用简单的是非来论对错。


    安王妃面色一冷,几乎按捺不住心头怒意。


    自己冒着被株连九族的风险,将他接回来。


    他昏迷了这么久,一直担惊受怕,贴身照顾的,也是她这个母亲。


    可他却连一句关心都无,只顾着惦念那个女魔头。


    她都将他害成了这样,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


    一时间,她心里的恨意怨气涨到了极点。


    “瑾儿,先吃饭!”


    她咬牙压下翻涌的情绪,勉强笑着,“待用过膳,母妃再同你说别的。”


    不论苏倾暖他们是否得了手,瑾儿都不能再陷进去。


    想到此,她狠了狠心,执起玉着为他夹了最爱吃的菜,“看你瘦的,多吃点。”


    云瑾敏感察觉出了气氛的不对,当下也不敢再说什么。


    这个时候,他不能让唯一对他好的母妃再寒了心。


    否则,他就真的成了一个弃子了。


    半个时辰后......


    安王妃看着倒在靠枕上,不省人事的云瑾,面无表情的吩咐,“世子睡着了,将东西先撤下去。”


    他既如此糊涂,就不要怨她这个做母亲的绝情。


    苏倾暖说得对,这段时间,让他昏迷着,才是最好的选择。


    丫鬟早已见怪不怪,动作娴熟的撤了饭菜,悄悄退出了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今的世子已经成了宗瑞少爷,可王妃总是固执的还称呼大少爷为世子,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很无奈。


    出了门,她穿过回廊,一路七绕八绕,很快便到了一个院子,将方才屋里发生的一切,都禀告给了里面的人。


    包括她称呼错了的事。


    云宗瑞听罢,思忖片刻,淡声道,“由着她去吧!”


    只要不坏太子皇兄的事,她爱怎么疯,就怎么疯。


    反正他们母子俩,也出不了那个院子。


    ————


    厚重的神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响声。


    刺眼的阳光洒在面上,让长时间处于昏暗之下的眼眸,感到微微不适。


    苏倾暖闭目缓了一瞬,这才重新抬步走了出去。


    在外面不停踱步的墨色男子看到她,容色一松,连忙迎了上来,“主母,您出来了。”


    主母一进去就是两日,还吩咐他只能在外面等候。


    更何况,这里是皇陵,朝廷有禁令,即便他是御卫,也不能随便乱闯。


    天知道,他有多担心。


    苏倾暖嗯了一声,“什么时辰了?”


    “刚过巳时。”


    见她脸色隐隐苍白,眉宇间也有些沉重,青竹不免紧张,“主母,您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虽不知结果如何,但瞧主母这模样,应该不太乐观。


    “不必了。”


    苏倾暖抬头看了眼天色,“我们马上回京。”


    末了,她一边走,一边随口问道,“这两日,京城可有什么消息传来?”


    青竹神色一凛,连忙加快语速回道,“大魏启王急着回国,希望两国大婚提前,皇上同意了,将静和公主出嫁的日子定在了半个月后。”


    顿了顿,见她没说什么,他便继续禀报,“再加上皇上封禅也迫在眉睫,陈仲良暂时腾不开手,就将新政一事全权交托给了唐大人便负责。”


    苏倾暖脚步一停,挑眉看他,“他自愿的?”


    她没有明确指出这个“他”是谁,可青竹跟着她日久,自然听的明白。


    “陈仲良贪心,想趁机结交大魏国,又不愿唐大人陪同皇上封禅,得皇上器重,便只能忍痛将新政一务拱手让出。”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那陈仲良又素来是个怠政的,以为新政推行已稳,便不愿再出力,只想挂名领功劳。


    “唐大人自上任以来,从不驳他意见,想来他已将唐大人当作了自己人。”


    跟在殿下身边多年,他多少也懂些朝务。


    唐大人虽有些趋炎附势,但能力上,到底比陈仲良要强得多。


    最重要的是,他是主母的师父,不至于同东宫为敌。


    苏倾暖觉得有些好笑,但着实又笑不出来,“梅皇贵妃是什么反应?”


    没想到,朝权这么快就到师父手里了。


    该说不说,陈仲良这个草包,还有点用处。


    “听说,砸了好些东西,还派人将陈仲良大骂了一顿。”


    青竹忍俊不禁,“陈仲良也翻了脸,干脆让人将那内侍哄了出去。”


    父女二人,算是彻底闹翻了。


    苏倾暖有些意外。


    如此看来,陈仲良倒未必是前朝的人。


    或许,他只是因为能力与野心不匹配,被自己的女儿利用了而已。


    “陈仲良和梅皇贵妃翻脸后,陈家紧接着也出了事。”


    这陈家作为新贵不过几月,却行事张扬,毫无顾忌,在朝野上下早已树敌无数。


    此事一出,弹劾陈家的奏章立刻纷至沓来,听说堆满了御案。


    “哦?”


    苏倾暖兴趣来了,“什么事?”


    他们还没出手,陈家自己就要倒了?


    “通县的新政,闹出了人命。”


    青竹如实禀道,“负责丈查田亩的官员打死了反抗的士绅,那士绅在当地有些影响力,如今他的家人已被百姓们簇拥着告到了京城,敲了登闻鼓,皇上听闻大怒,命大理寺接手彻查。”


    “据说,那官员是陈仲良的远房侄子,很受他重用。”


    苏倾暖直觉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新政改制,总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遇到阻力在所难免。


    可不管怎样,也不能不遵律法,胡乱打杀百姓。


    “个中细节,查清楚了吗?”


    没弄清真相的情况下,她并不想武断的下结论。


    青竹摇头,“属下已派了人去查,但还没有结果。”


    总归,那陈家侄子杀了人不假。


    哪怕是为了公务。


    苏倾暖微微颔首,“云顼不在,我们不便插手这些朝事,你只多派人盯着就是。”


    “是!”


    “主母,还有一事。”


    青竹疾走一步,替她撩起车帘,“您不在的这两日,德妃娘娘去东宫找了您三次。”


    苏倾暖上马车的动作一顿,继而若无其事的轻嗯,“我知道了。”


    德妃找她,怕不是因为金双雁的缘故吧?


    “我们先回去。”


    是敌是友,很快就会清楚。


    马车一路飞驰,终于在天将黑的时候,堪堪赶到了京城。


    路过宁国府的时候,苏倾暖心中一动,下意识撩起帘子,向外看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漆黑的大门紧闭,仅从门缝里,流泻出一丝细弱的光亮。


    马车缓缓停下,青竹在帘外问,“主母,要进去吗?”


    算下来,主母似乎已很久没有回过宁国府了。


    前晚匆匆一别,她也没能同老太君说上几句话。


    苏倾暖沉思片刻,“不了。”


    想着还藏在四方馆一无所知的表姐,以及大牢中一心求死的二舅母,她冷心道,“父皇还在等着,走吧!”


    虽不知那个人什么时候来京城,可她知道,东宫是必然会被盯上的。


    这个时候,唯有疏远,才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青竹答应着,立刻挥鞭赶着马车驶向皇宫。


    直到一队人马走出很远,才自转角处徐徐走出两人。


    一男一女,均只有十七八岁,清秀出尘,俊美非常。


    “峥哥,那是暖暖的马车吗?”


    杜蕴一脸惊讶,“她怎么没有进去?”


    宁峥深深看了眼马车远去的方向,神情意味不明,“我也不知,想来,她是有什么急事吧!”


    微风轻拂而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牵着她的手,走向侧门,“你衣着单薄,别着凉了,先进去。”


    杜蕴迟疑,“我们还未定亲,我这个时辰去你府上,不大好吧?”


    说着想到什么,不由羞红了脸。


    “没什么不合适的,不过就用个膳。”


    宁峥不甚在意,“待会儿我送你回去,不会很晚的。”


    杜蕴犹疑的盯着他瞧了半晌,忽而眨了眨眼,“你是舍不得同我分开吧?”


    大胆挽上他的手臂,她一脸激动的问,“所以阿峥,你全都想起来了,是吗?”


    “你想起了我们曾经相爱,想起我嫁给了你,更想起——”


    说到这里,她俏脸微微发热,“我们还有了孩子......”


    “对不起!”


    宁峥蓦地抱住她,痛苦自责,“是我连累了你们母子,是我害了你们。”


    “都是我的错。”


    听到这里,杜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说的,是前世那场惨烈的满门抄斩。


    “不怪你!”


    她轻轻拍着他的脊背,嗓音柔软,耐心地仿佛在哄一个婴儿,“那都是御圣殿造下的孽,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暖儿的错,我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可我——可我过不了心里这道坎。”


    宁峥深吸一口气,“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会想到你们母子惨死的场景,而这一切,都因为,因为暖暖信错了人。”


    “她都已经嫁给了太子殿下,为什么还要帮着三皇子?”


    “她害了整个宁国府啊!”


    说到这里,他伏在她肩头,痛苦呜咽。


    杜蕴沉默良久,只心疼的环紧他的腰,“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苏倾暖自然不知,自己离开后,在宁国府外还发生了这样一幕。


    马车在宫门口停下的时候,一道清朗的男声,自车外响起,“太子妃。”


    苏倾暖挑帘,便看到于绍一身戎装,笔直的立于马车旁。


    他的手上还牵着缰绳,显然是刚从马上下来。


    “于小将军,还有事?”


    动身去皇陵之前,她先往明德宫拜见过楚皇,是以这趟行程,并不算秘密。


    当楚皇说要派一队人马跟着保护她的时候,她亲口点了于绍。


    一则,是留守京城的武将之中,他最合适,也最可靠。


    二则,也是为了让他早日官复原职。


    于绍挠了挠头,腼腆笑了下,“末将是来向您辞行的,过两日,末将就要离开京城了。”


    身份之别,她一回宫,他就没有机会同她告别了。


    “你也要走?”


    苏倾暖讶然。


    最近百官争相将自家子弟送出京的事,她也有所耳闻,却没想到,这里面竟然也包括于绍。


    “嗯!”


    于绍解释,“于叔父之前被我父亲所伤,于爷爷要带着他回乡下静养,我担心他们路上不安全,便打算同他们一起走。”


    “太子妃好意,末官铭记在心,待叔父大好,末将定回来为您效力。”


    顿了顿,他鼓足勇气,抬眸看向她,“如今京城不大太平,您——自己多保重。”


    他知道她本事大,可这次的敌人,并不好对付。


    见他主意已定,苏倾暖也不好多加挽留,“你也是,一路顺风。”


    “另——代我向黛儿问好。”


    离开京城,他确实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这些尔虞我诈,不适合他。


    于绍应了声好,然后目送她入了宫门,这才上马离开,直奔于府而去。


    马车里,苏倾暖喟然叹气。


    如今京城内留守的武将,是越来越少了。


    除了德妃的父亲,那个并不会打仗的金胜,便只剩下了兰隐泽一人。


    而这两个人,都不是那么的可信。


    正胡思乱想间,便听青竹在马车外禀道,“主母,到了!”


    匆匆换了身衣衫,梳了个得体的妆容,她没有耽搁的,直接去了明德宫。


    关于方姨的死因,有一个人,比她更为着急。


    楚皇正心神不宁的看着奏章,蓦地听到门外动静,连忙将人宣进来。


    见她要行礼,他忙一挥手免了,“暖丫头,可有查出结果?”


    “你母后她,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薨毙的?”


    喜欢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请大家收藏:()嗅青梅:重生太子不好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