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顾骁还以为听错了。
此时班长李通举起手:“呃,其实是我,还有好多同学没报。”
“所以我们决定用一班最传统的方式选出优胜者,代表咱们班参赛,这样也可以提升胜率。”
听了他的解释,众人一拥而上表示认同,在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靠,完了,这么一搞,你们不都得去表演节目去了吗?”顾骁看看班长那里被围的水泄不通道。
宋临问:“现在怎么办?先练着?”
喻柠点头接上了他的话:“好。”
李月冉说:“我去练射击。”
班长拍了拍手示意他们安静:“大家冷静点,我们的比赛就定在周四的体育课,后面大家好好练习,下个星期正式开运动会。”
不用说,下个星期开完就可以放学了。
“李月冉。”宋临忽然叫她。
“怎么了?”李月冉问。
“你今天晚上回家搜点关于跳高的资料,帮我打印一下,钱这周回去给你。”
李月冉爽快的答应了:“行。”
临上晚自习的时候,李月冉因为家里有事,使早早的走了,她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顾骁见四下无人,就悄悄递了张纸条给宋临:这里看不到,正好李月冉位置空下了,我去前面了,勿念——爱桌顾骁。
宋临瞪他一眼,点头,用嘴无声的说:“灭绝师太的课,你又等着挨批啊。”
顾骁却回了他一个大拇指:“放心。我已经想好怎么和灭绝师太解释了。”
宋临看了一眼作为现任学委坐在讲台上的秦既妄。问题是现在李暮云被叫过去开会了,代理班主任是这个学委。
而且似乎,他们被放在一起比较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顾骁同学?”台上的秦既妄出声:“有什么事吗?”
顾骁抱着一沓卷子道:“学委,我有几道题不太会,正好李月冉不在我可以坐在她的位置上,和喻柠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吗?”
宋临用手挡住眼睛,不忍直视眼前的画面。
顾骁有些时候是真的笨的很,用这么神经的理由,把旁边的第一当摆设吗?
秦既妄笑着点头:“讨论问题当然可以,不过小声一点,不要影响到其他同学。”
“好嘞,谢谢学委。”顾骁一步走到了李月冉的位子,然后坐下。
此时,一直沉默的英语课代表举起了手,秦既妄用刚才的语气问:“同学,怎么了?”
她站起来:“那个秦既妄同学,这道数学题我不太会,我可以请教一下你吗?”
秦既妄眼里闪过一瞬宋临看不懂的眼神,随后说道:“当然可以了,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的话,我也很荣幸。”
随后他微微转头,猝不及防的与宋临来了一个对视,宋临这才意识到自己对着黑板发呆太久了,忙收回视线。
宋临看着眼前自动变成中文的英语完形填空,刚准备动笔,旁边却被挡住了灯光。
秦既妄将书放在他身边的空位上,坐下,递过了一张纸条问:宋临同学,我有一道数学题不太懂,你可以帮我看一下吗?”
宋临看着秦既妄递来的纸条,半响点头在纸上写下:“好。”
他们也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将这道可怜的数学题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狠狠扒了一遍。
宋临刚讲完最后一步,秦既妄就会问他前几步,每问一下,宋临都会满脸问号,开始怀疑147的真实性。
第二天的李月冉将一沓材料都给了他:“诺,东西多的很,还挺考验弹跳力的,你自己小心点,别扭到腰了。”
随后,她将喻柠按在了角落:“喻柠宝贝,我决定了,还是我来跑50来吧,那个渣男敢挑衅老娘,弄死他。”
喻柠有些慌乱的点头,将他的手放下去:“行,我练射击。”
“秦既妄同学。你准备报什么项目啊?”英语课代表站在最后一排问。
“不知道,我不太擅长运动。”秦既妄笑了笑。
“啊?怎么会?”英语课代表说道:“我觉得你长的很高,可以试试跳高。”
秦既妄长的是真的很高,目测189。
当天,宋临就开始了练习。
夜晚,宋临看着稀疏的繁星,继续用单杠练跳高,直到11点才回去。
教室里正乱着,体育委员王磊忽然跳上讲台,敲了敲黑板。
“安静!运动会跳高项目,咱们班还差一个名额。刚才报名的有宋临、张帆、陈立,现在去操场比一轮,谁最高谁上。”
张帆和陈立都是一班成绩末的人。
人群“呼啦”一下涌向操场。夕阳把沙坑染成金黄,那根跳高横杆孤零零地架在中间,像道命运的界限。
第一个登场的是张帆。只见他活动了几下脚踝,根本不量步子,后退几步就冲了出去,助跑迅猛得像头豹子,起跳时全身绷成一张弓,背脊弯出流畅的弧线,轻松过杆。
“1米3。”王磊喊。杆纹丝不动。周围响起一片掌声。
张帆咧嘴一笑,扬声道:“直接加到1米5吧!”他确实有资本张狂。第二次试跳,他如法炮制,依旧过得干净利落。落地后,他拍了拍裤腿上的沙,自信地走到一旁,仿佛名额已是囊中之物。
与宋临擦肩时,笑道:“学霸,你要好好在教室里学习,参加什么体育项目?果然比不过秦既妄。”
接着是陈立。他和张帆是两种人。他瘦高,是校篮球队的,动作里带着打篮球特有的协调。他量步子很仔细,从起跑点到横杆,用脚丈量了三次。
他的助跑带着节奏,不是直线,而是划了个小弧线,最后一步踏跳,身体轻盈地一转,过杆的姿态说不出的好看,像被风托了一下。
1米3,一次过。1米5,他第一次试跳时小腿蹭到了杆,杆子晃了晃,没掉。他皱了下眉,回到起点,深吸一口气。第二次,他调整了起跳点,那股旋转的巧劲更足了,身体几乎是平着滑过去的,杆子稳稳当当。
最后是宋临。他走上沙坑时,有人小声嘀咕。他平时不声不响,在体育方面更是毫无存在感。谁也没想到他会报名。他的动作甚至有些笨拙,助跑节奏混乱,跑到杆前明显犹豫了,几乎是“跳”了过去,而不是“跃”。
1米3,第一次,他整个后背把杆撞飞了。第二次,他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大家都不忍再看。
就连顾骁都开始后悔:早知道就不给宋临报这个了。
张帆已经准备接受祝贺了。可宋临盯着那根重新架好的横杆,对王磊说:“我再试一次。”
第三次。他跑起来,眼神只盯着一个点,那股犹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笨拙的专注。起跳的瞬间,他几乎是拼尽全力地把自己“扔”了过去,姿势难看,但这一次,杆子剧烈地摇晃了几下,居然……没掉?
“过!”王磊的声音带着惊讶。稀疏的掌声响起来,带着鼓励。
真正的较量在1米55。
张帆第一次失败了,他有点急躁,第二次强行发力,过是过了,可手在身后撑了一下。他懊恼地捶了下地面。
陈立用他的弧线跑,优雅地起跳,身体舒展,可惜落地时,脚后跟轻轻带了一下,杆应声而落。他遗憾地摇了摇头。
宋临面对这个高度,像面对一堵墙。他第一次连起跳点都没找准。第二次,他助跑的速度明显加了,带着一种豁出去的劲头,起跳,身体在空中扭曲着,过杆的刹那,腿抬到了极限——“哗啦。”横杆被他膝盖撞出老远。
横杆升到1米58。这高度,在高中班级比赛里,有点吓人了。
张帆三次试跳,一次比一次接近,但每次都差之毫厘。最后一次,他几乎是擦着杆过去的,可屁股还是把它扫了下来。他喘着粗气,摇摇头,退到一边,脸上写满不甘。
现在,只剩下宋临和陈立。
陈立站上跑道,全场安静。他的表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他量了一遍又一遍步子,然后启动、加速、弧线、踏跳、转身——一气呵成!身体在夕阳下形成一个完美的剪影,仿佛定格了一瞬。
“过了!”不等他落地,欢呼声就炸开了。他在地上滚了一圈,站起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班级记录似乎已经被他锁定。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宋临。他都知道,这大概是他的最后一次了。没人觉得他能成功,包括他自己。但他还是站了上去。
他跑了起来。那助跑依然不算标准,但每一步都踩得异常沉重、坚定。
没有技巧,没有弧度,只有一股直来直去的冲劲。到了杆前,他用尽全身力气向上跃起,那姿势毫无美感可言,甚至有些狼狈,像只扑火的飞蛾。两条腿几乎是胡乱地蹬踹着。
时间仿佛慢了下来。他在空中与横杆搏斗,整个人几乎是从杆上“蹭”了过去。然后,他重重摔在垫子上,溅起一片沙尘。
世界安静了。他不敢抬头。
一秒,两秒……没有横杆落地的声音。
他猛地回头——那根细细的横杆,正微微地、微微地颤动着,像一道被征服的彩虹,依旧架在两个支柱之间。
“过……过了,宋临过了。”王磊的嗓子喊破了音。
连顾骁也震惊了:不是,他不是只练了两天吗?
寂静被瞬间打破,欢呼声如山呼海啸。顾骁冲进沙坑,把还懵着的陈立拽起来,和几个男生把他抬了起来。他在人群的头顶上,看见天边那片烧得正烈的晚霞,和他刚才跃过的那道横杆,是一样的颜色。
班主任不知何时也站在了操场边,他看着被抛起来的陈立,看着用力拍着陈立肩膀的李强,看着第一个对陈立竖起大拇指的张帆,笑着提高了声音:
“好了,人选定了。陈立,宋临运动会,看你们的了,”
“不是只有一个名额吗?”
王磊拿出另一张表:“老班说每个班有两个。”
张帆向坐在地上的宋临伸出手:“不愧是年级第一,果然很全能。”
宋临笑了一下握住他的手:“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