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离开

作者:卜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日一早,苏冶去找了李三。


    哑沟里养的,不只有人,还有炉子。


    这三座炉子砌成没多久,多少有些她的心血,如今的情势,自然是不能带着走,既如此,便得想个办法出手。但这炉子的来历不够清白,想要出掉倒是个问题,她该去找找李三,看看他能不能有些门路。


    “没问题。”


    说起这事时,李三利落应下,到让她有些意外。


    想着,她试探性问道:“你不问问我底价?”


    李三:“总归得出掉,往高了说。”


    苏冶:“这不对,价码不对,别人瞧你是个外行,自然坑你。”


    李三思索了一下她的话,似乎觉着有道理,便道:“那便给我列个条子,我着人去办。”


    苏冶:“明日就要走,来得及?”


    李三微微点头,“来得及。”


    想到此处,苏冶顺势说道:“这便好,照着我给的价码,能赚些盘缠。”


    李三闻言道:“不操心,米瓮会发给你们。”


    他说的是这句,苏冶的雷达却敏锐地嗅到了其它东西。


    “这炉子的钱……”


    “既跟着米瓮走,这些东西自然是米瓮的,必要的,到时候挑拣紧要的分给你们便是。”


    “……”


    苏冶瞪着李三,毫不掩饰眼里看奸商的神色。


    那三座炉子,只要能找着出手的地方,再不济也有五十两银子,不过是去汝南郡,即便三十来人都跟她走,即便不是日夜兼程,也用不了这么多,剩下的自然是落进了他们口袋里。


    苏冶没有明着说他是奸商,尽量委婉道:


    “米瓮很缺钱?”


    李三倒没什么避讳,坦然道:“缺。”


    苏冶料想这三座炉子的钱大抵落不到她手上,如今靠着米瓮,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她和李三商量道:


    “你若能将这些银子攒着,等到了汝南,我能替咱们再筹谋生财之路。”


    苏冶语气自然地说出“咱们”,看李三面上神色,似乎并没觉着不妥,他只淡声问道:


    “炼铁?”


    苏冶点头,“我只会这个。”


    如今这个时代,她的所有过去都被抹杀,唯一了解的,就是铁。


    虽只有这一样,确是精通。


    “到了汝南,你们必得找新的供货渠道,汝南不比来阳,真正萧家的地盘,眼线耳目众多,你们行事必不能同如今这般,或许我能帮上些忙。”


    李三漫不经心道:“到时再说。”


    苏冶再看向他时,已经靠在椅背处,闭上了眼,不晓得方才的话听进多少。


    她站在原地,有些不自觉地盯着那张脸,李三长得实在好看。


    凌厉中带着几分清雅,眉目间似有几分萧瑟,又似出尘,亲切明朗,似有有一层雾霭,就像他这人一般。


    看了一会儿后,苏冶放轻步子出了门,不能为了看脸误了正事。


    刚回到院儿里,杨千便来找了她,告诉了情况。


    他一早起来便挨家挨户去问过了,含着他和来人聪几人,统共有十九人愿意和她走。


    倒是比她料想的多些,哑沟三十来号人,也不至于个个都是见不了光的,其中也不乏她和王喜这样被骗来的良民。


    她本就不是这里的人,没有根,去哪里都无所谓,倒是王喜,苏冶问过她。


    “我跟你走。”王喜毫不犹豫道。


    苏冶:“你想清楚些,你在曹家村这么多年,若是去了汝南,指不定过的何种日子。”


    王喜:“我想清楚了,我不是一时脑子里打浆糊发热,昨个你同我说了,我想了一晚上,回了曹家村,往后的日子闭上半只眼都能望到头,甭管将来怎样,我这回要跟你走,哪怕出去见见世面。”


    苏冶想来不是个喜欢劝人的人,这回对王喜多说了两句,于她而言已经罕见,如今王喜这样说,她也没有再说什么。


    “好,你跟我走。”


    昨日她在河边说起这件事时,便知道,教他们跟自己走,就是把他们的未来还有身家担在自己身上,若她和曹经一样,是个全然只顾自己好处的恶人也罢,但她不是,她多少有点良心在,故而不想看着他人活得太难。


    但若是一定要有个人站出来指条路负这个责任,她愿意做这个人,于他们很多人而言,前面已经是无路可走,她不怕挑这份担子,也不怕承担责任,她倒是觉得,有时肩上担子越重,她越能做得好。


    回过头,来人聪掮着个布包,里面传来些清脆的碰撞声。


    王喜见状道:“你悠着些,这些到了汝南哪买不到,到时候马扛不动,你就自己拖着走。”


    来人聪喘着气儿道:“这地方以后怕是就这么荒了,不能糟蹋东西。”


    王喜有些无奈,倒也不和他争执。


    来人聪一边搬东西一边兴冲冲道:“这回若是去了汝南,咱就是府城人,将来儿孙也能落在那里。”


    王喜:“你当咱们是光明正大被郡老爷迎着进去的,咱们跟着这些神棍走,将来儿孙指不定都能成仙。”


    说到,她忍不住笑出了声,一旁苏冶和杨千也跟着笑了。


    一阵细风擦过眼角,院子腾空了不少,苏冶莫名觉着有些空旷,环顾了一圈,忽地想到了什么,转头问杨千:


    “小白呢?”


    从今早出门到现在,她倒是都没瞧见他。


    杨千听到她问起小白,愣了一下,嘴角的笑容也止住了。


    苏冶看他面色变了,知晓定是有些事情。


    “怎么了杨大哥。”她问道。


    杨千面色透出几分为难,探了口气,“昨日我问过白兄弟,他……说他不打算去汝南。”


    话音落下,空气中静了一下,很快,王喜开口道:


    “想来来阳这地方有些牵挂,这样也好,不必远走他乡。”


    一旁来人聪语气有些激动,“什么牵挂,我问过这小子,就不是来阳人,哪来的什么乡,你等着,我再去问问……”说着便朝着门口走。


    “回来。”苏冶叫住了他。


    来人聪回头看向苏冶,她站在原地,看着没太多意外也没什么情绪,平静地对他说道:


    “这一趟去汝南不是儿戏,系着身家生计,谁不得替自己想清楚些,你如今问他,想用你那份情义拴住他不成,你几岁了。”


    苏冶的话提醒了他,没错,她早就对自己说过,莫要为着那点无谓的情意苛责别人,如今遭了这么多事,他却还是改不了说话做事情的毛病。


    说到底,他不是小白,没立场也没资格劝他,他虽希望院里这几人能在一起有个照应,却也担不起他往后的人生。


    “我晓得了。”来人聪收回了脚,“你放心,过会儿他回来,我定不会摆什么脸色,怎么说一个屋檐下住,当过一场兄弟,说些体己话,同他好好告个别。”


    他说起“告别”二字时,苏冶不知怎的,心里莫名有些堵。


    末了,她什么也没有继续说,同王喜回了屋里,收拾收拾行囊。


    小白不知去了哪里,一整日都没有出现,一直到了晚上,苏冶抱着手,倚在屋角山墙处看星星时,院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她偏头看去,那人的面色在月光下渗着冷白,隔着一段距离,目光正好撞进了她的眼睛里。


    换做平时,苏冶大抵会自然地同他打个招呼或是问个好,但今夜不知怎的,问候的话到嘴边,她却莫名说不出口,反倒是平日内敛些的小白主动朝她走来。


    “还不睡?”小白的声音清沉。


    苏冶点了点头,也没问他去了哪里,只道:“今夜星星好看,多看会儿。”


    听了她的话,小白抬眼朝天上看去,今晚的月色清明,没有半点雾霭,星星亦是格外的亮。


    以往他从不注意这些,若是抬头,多是判断天象方位,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夜间回来时,他下意识会抬头看一眼,记着那晚的星星亮不亮,这几日对比下来,今夜的星星却是好看。


    就在他想着该不该说些什么时,苏冶的视线从天幕离开,落在院脚那口井上,似乎是随口一问。


    “你往后可有什么打算?”


    话音落下,小白微微侧过身,和她看向同一个地方。


    “我同你说过吗,我是北境人。”


    苏冶转了转有些发酸的脖子,想了想,说道:“……说过吧,但我忘记了,我好想只记得我和你说过些什么。”


    她的尾音带着点笑意,蔓延到了小白的眼底。


    “那如今我说了。”


    “嗯。”苏冶点头,轻笑道:“那我记住了。”


    想着,她又说到:“这么说,你可要回北境?”


    小白点头。


    苏冶见状道:“如今四处都不太平,你多留个心眼。”


    小白又是点头轻应。


    话音落下,空气中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两人似乎都不知道该继续说些什么。


    末了,苏冶打了个哈欠,“早些睡吧,我也乏了。”


    说着,便转身朝这屋子方向去。


    没走几步,身后人叫住了她。


    “苏冶。”


    想来,这人好像鲜少叫她名字。


    她定住脚,回头看去,“怎么了?”


    小白看着她,眼底没有半分眼里的晦涩,十分清明。


    “明日有雨,路上小心些。”


    苏冶记得他会看些天象,可惜不能和她一道走,否则倒也能排上不少用场。


    “好,你也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