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章 瘟疫前兆

作者:山野秋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清晨,天还蒙蒙亮,江岁岁三人就坐在青骡板车上,顺着那条官道,朝着溪江镇的方向去。


    一路上的管道并不好走,洪水褪去后被厚厚的淤泥覆盖,道路两旁的田地一眼望去全是漆黑的淤泥。


    越靠近镇子,景象越是触目惊心。倒塌的房屋、倾覆的货车、甚至还有几具来不及收敛的牲畜尸体,在晨雾中散发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败气息。


    空气中弥漫着水腥、泥土和腐烂物混合的味道,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溪江镇的情况,比他们想象的还要糟糕。


    整个镇子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潭,无数幸存下来的难民,用残破的木板和布料,在稍微高一些的地势上搭起了简陋的窝棚。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麻木地挤在一起,像一群没有生命的雕塑。


    街道上,偶尔有几个衙役懒洋洋地走过,却对周围的惨状视而不见。没有粥棚,没有安抚,只有一片绝望。


    江岁岁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她忽然明白了,他们被放弃了。


    或许不只是江家村和溪江镇,甚至是上级县份昌平县都有可能被抛弃了。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泄洪,不顾百姓的安危,不顾刚种下去的粮食。


    “先去盐铺和布庄。”江岁岁当机立断。他们必须在可能出现的混乱之前,拿到最关键的物资。


    江岁岁走在最前面,江年安次之,最后是牵着青骡的张仲景。三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镇中心走去。


    一路上,他们看到许多难民捂着肚子,蜷缩在墙角呻吟,或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咳嗽。


    一种不祥的预感,在三人心中同时升起。


    就在他们路过回春堂时,被眼前“热闹”的景象吸引了。


    数百名难民排着长长的队伍,将本就不宽敞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队伍中,充满了焦急的询问声、痛苦的呻吟声以及孩子虚弱的啼哭声。


    江岁岁看到,站在回春堂门口派发药汤的,正是老熟人,李药中!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绸衫,与周围难民的破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药中一脸傲慢,将一碗碗浑浊的药汤递给难民,口中还骂骂咧咧:“急什么急?不就是吃了点脏东西,闹肚子了嘛!一个个的,跟天塌下来似的。”


    “我这个可是上好的去秽汤,十文钱一碗,童叟无欺!喝了保证你们身体健康!”


    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跪倒在他面前,哭着哀求:“李大夫,求求您了,我家娃儿烧了一天一夜,还上吐下泻的,您给瞧瞧吧……”


    李药中厌恶地后退一步,仿佛生怕被沾上什么晦气,没好气地说道:“都说了是水土不服,喝了我的药汤就好了。下一个!”


    张仲景看着眼前这一幕,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本想绕开,但身为医者的本能让他停下了脚步。


    他没有上前,只是站在人群外围,仔细观察着那些病人的气色和症状。


    张仲景看得越久,眉头皱得越紧。他对江岁岁低声说道,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不对劲。”


    就在这时,那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被推搡到了一边,孩子虚弱地哭着。


    张仲景于心不忍,上前几步,蹲下身子,温和地对那妇人说:“大嫂,可否让在下为令郎看一看?”


    妇人抬起泪眼,看到张仲景气度不凡,迟疑地点了点头。


    张仲景伸出两指,轻轻搭在孩子的手腕上,又翻开孩子的眼皮看了看,最后,他凑近闻了闻孩子口中的气息。


    仅仅是几个简单的动作,张仲景的脸色却变得煞白。


    他猛地站起身,好不容易挤进人群想上前质问正在收钱的李药中:“这根本不是简单的水土不服。”


    李药中正想站起身,就听见了这道熟悉又令他厌恶的声音。


    他抬起头,看到张仲景那张写满了凝重的脸,先是一愣,随即嗤笑出声。


    “哟,我当的谁呢?这不是……江家村的‘张神医’吗?”


    李药中刻意提高了音量,语气里满是嘲讽:“怎么?村里待不下去了,跑到镇上来行骗了?”


    张仲景没有理会他的挑衅,声音因急切而显得有些颤抖:“这不是病!是疫!是洪水过后的寒湿疫!”


    “初起为吐泻、发热,若不及时救治,三日之内,便会转为霍乱,到那时……”


    张仲景越说越激动,江岁岁站在人群外呵斥一声:“够了!”


    正好打断了张仲景的话,张仲景不解的回过头,就看见难民们惊恐地后退。看向刚刚张仲景把脉的那个孩子,眼神中充满了畏惧。


    李药中见状,立刻抓住了这个机会,又惊又怒地指着张仲景的鼻子破口大骂:“胡说八道!你这个江湖骗子,妖言惑众!来人啊,给我把他轰出去!”


    几个回春堂的伙计立刻围了上来,江年安见状,立马上前一步挡在张仲景面前,拱手道:“这位大夫,有话好说。”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时,江岁岁却拨开人群,不紧不慢地走了上来。


    她的视线对上李药中疑惑的视线盈盈一笑,温和的开口:“我说李大夫,半月前一别,我记得周老先生可是亲口说过,要剥了你的大夫身份,让你回炉再造。”


    “怎么,这才短短半月,您就艺成出师,有信心悬壶济世了?”


    江岁岁漫不经心地从旁边一个难民手中端过那碗“去秽汤”,纤细的指尖捏着粗糙的陶碗,轻轻晃了晃,将碗凑到鼻尖嗅了嗅。


    下一秒,她像是遇到了趣事,竟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声轻笑,在这紧张压抑的气氛中显得格外刺耳。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她。


    江岁岁将那碗药汤递到张仲景面前,没说话光眨了眨眼,张仲景不明所以,但出于对江岁岁的信任,他还是接过碗,浅尝了一口。


    只一口,他的表情便凝固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江岁岁这才转向李药中,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李药中啊李药中,你可真是个人才!这药方,确实是治疗上吐下泻的方子,没错!”


    她此话一出,那些原本还心怀恐惧的难民顿时松了口气,以为是虚惊一场。


    江岁岁看着李药中那瞬间得意的表情,嘴角的弧度愈发讥讽。


    她拖长了语调,将那碗煎药打碎在李药中面前:“但是呢……你的煎药功夫,我实在不敢恭维!这么简单的方子,你竟然能把它煎糊了!”


    “这碗里哪里还有药性?全是苦味和焦灰!难怪乡亲们喝了好几天,病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