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新消息

作者:迟迟爱吃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件事王建军想错了。


    他一直以为技能要升级后,才会有所变化。


    但并不是这样,只要经验在增长,他的刀工就一直在增强。


    一开始用菜刀削土豆的时候,还有点磕磕碰碰的,效率也慢。


    但随着经验的增长,他的速度越来越快。


    最后不到十点,就把老田交代的那一大袋土豆给削完了。


    而[庖丁解牛刀法]的经验,也增长了十点,到了十五的位置,还差八十五点经验,就能升级。


    要是能一直保持这个趋势,估计一个星期都不用,技能就可以升级。


    开火做菜后,老田再次把王建军叫到了身边,让他给自己收拾材料,顺带着看他做菜的过程。


    学厨的时候,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只有多看,才能记下流程。


    不然等亲自做菜的时候,连调料该放多少,什么时候放都弄不清楚。


    等菜做好后,王建军又去了打饭窗口帮忙。


    今天跟他搭档的是一个女人,看上去还长得挺漂亮的,身段也十分的丰腴。


    在大家伙都饿肚子的年代,还能拥有这种好身材,只能说真的是天赋异禀了。


    王建军对搞办公室恋情没什么兴趣,但人家却不这么想。


    那么个高大威猛的帅哥站在身边,但凡胆气大点的,哪个能忍住不搭讪?


    干完活,收拾东西的时候,女人终于忍不住跟王建军搭讪了。


    “小王,我看你年纪也不小了,有没考虑过说亲的事?”


    王建军闻言愣了一下,他还真没考虑过这点。


    毕竟他现在只想搞事业和搞钱,女人?且不是王母刚去世不久,哪怕她还在,王建军都不会考虑这个。


    毕竟这个时候搞对象,只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速度。


    “刘姐,我暂时没想过这事,现在只想把手艺学好。”


    刘岚听到这话有些失望,但还是多嘴的说了句:“也不是让你现在就结婚,可以先认识一下,刚好我有个妹妹跟你年纪差不多,要不介绍你们认识一下?”


    王建军斜了刘岚一眼,他记得这女人在剧中是李副厂长在外面养的女人。


    不过现在才刚结婚不久,进食堂的时间也不算长。


    应该还没成为李副厂长的人。


    “算了吧,我现在是真没心思搞这个。”


    刘岚见状,也就闭上了嘴巴,没再吭声。


    但心里却还没放弃,准备找个机会,直接把人拉王建军面前。


    先把坑给占了,免得被人抢先。


    感情这东西,哪怕一开始没有,培养一下,也就有了。


    王建军不知道刘岚的想法,他现在满心思的想要肝经验。


    而且也在思索着另一件事,既然能点亮技能,他是不是可以多学几样东西?


    例如钳工,焊工这些,乃至于一些高端的技术。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点亮这些技能,回头得好好琢磨一下。


    想着这些事,王建军回到了后厨。


    恰好看到傻柱在指挥马华收拾灶台。


    虽然马华已经熄了跟傻柱学厨的想法,但傻柱是食堂里的师傅,他吩咐的事,肯定得做。


    傻柱这会也看到王建军从外面胡来,冷哼了一声后,转过脸去。


    王建军翻了个白眼,懒得搭理这个拎不清的傻子。


    他回到角落,找了个马扎坐下后,掏出木头和刻刀,再次练习起来。


    经验值+1,+1……


    直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周德海从外面匆匆跑了进来。


    找到王建军后,直接拉着他往外跑。


    搞得王建军一头雾水。


    出了食堂,他立马问道:“叔,你这要拉我去哪?”


    周德海回头看了王建军一眼,道:“带你小子领奖去!”


    领奖?这是什么情况?


    王建军有点弄不清状况,只能跟着周德海走。


    很快,两人就来到了会议室外。


    周德海停下脚步后,认真的帮王建军整理了一下衣服后,道:“一会你可能要上台演讲,要有心里准备,记得别给我胡咧咧!”


    王建军心中隐约有了些猜测,问道:“叔,是不是我弄出来的那些东西有下文了?”


    周德海点了点头道:“没错,之前你不是提醒厂长他们,要提前去注册专利吗?你做的拉蒜器和小型绞肉机的专利都在国外申请下来了,另外这事还让我们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王建军心中一动,问道:“您是说其他产品的专利?”


    “没错,由于我们现在的处境有些特殊,有不少国家在对我们实行限制,我们的东西很难出口,外面的商品也进不来,甚至外面有一些公司,光明正大的剽窃着我们的成果。”


    别看这个时代国内好像一穷二白的,但发明却不少,甚至还有世界先进的。


    但这年头的人,基本上没什么专利的概念。


    在国内还好说,为了发展,很多东西都只能从山寨做起。


    最后用低廉的成本,成功的击败竞争对手。


    但那是能出口的情况,不能出口,又没有专利,最后的下场绝不会好。


    这点从VCD的兴衰史就可以看出。


    明明研发出这东西的是国内的人员,最后因为专利的问题,被竞争对手挤压死。


    主要还是观念的问题,要不是王建军提醒,厂里的人根本不会有这个观念。


    哪怕知道有专利这东西,也不会在意。


    还是因为王建军说这东西会阻拦到赚外汇,厂长他们才重视起来。


    并且在第一时间跟上面打报告,反映这个事情。


    “那我们厂里准备什么时候生产?”


    周德海摇头道:“这个还没确定,不过你放心,只要有市场,我们肯定不会放过。”


    王建军点了点头,这点他还是相信的。


    不管在什么年代,只要能做出好东西,想要以国家机器的手段,卖出去并不是什么难事。


    缺的从来不是渠道,而是商品。


    “行了,别啰里八嗦的,先进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啊,您不进去?”


    “我进去干嘛,这是你的表彰大会,要不是因为这事还不能对外公布,你应该是在操场上,面对全场的工友演讲,不过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当提前练习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