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盲目打压外戚,只怕就会被世家架空,若是太过信任世家,只怕这江山就不信李了。
说来也巧,太后姓李。
早年间,太祖皇帝赐了很多功臣,太后家就是其中一个。
皇帝只能拉拢世家,不能打压世家,多年以来,世家已经成长为一个个庞然大物,连皇帝都对此无可奈何。
历任皇帝都无法改变这个现状,李玄也不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天选之子。
李玄是梁帝的名字,只不过大家平时都叫他陛下,时间长了,他都快要忘记自己的名字了。一代代皇帝,就像是一个个傀儡,填进那个名为皇帝的壳子里,至于李玄是谁,没有人在乎,他只是名为皇帝的一个傀儡而已。
时光飞逝,韦贵妃抚摸着自己的孕肚,已经八个月了。她的脑子里填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她一会儿想到,自己这胎一定要是个小皇子,一会儿又想到,看来并不像母亲说的那样,母亲说会有很多人给她送打胎药,可能是陛下的妃子不多,所以并没有很多人要来害她。那她只需要安安心心地养胎就好了!
说起来,也就那个不知轻重的李妃,仗着自己姑母是太后,做了一些不计后果的事。
皇后是个体面人,不会干那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她脑子里思绪纷飞,这几个月自己不能侍寝,陛下也没有临幸其他妃子,宫中众人都传她有“椒房之宠”。她听了简直想笑,马上制止她们道:“椒房之宠,那是皇后娘娘的专属,以后不许这般胡说。”众人皆应诺。
韦贵妃陷入了梦乡。
梦里的时间像是拉了进度条,马上就来到了她生产的日子。梁帝焦急地等在产房外面,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孩子。随着一声啼哭响起,接生婆报喜了:“恭喜陛下,娘娘生下了一位小公主。”尽管只是一个公主,梁帝也还是很高兴,下令大赦天下。无数赏赐流向了启祥宫,韦贵妃成了炙手可热的宠妃。小安、怜儿也跟着鸡犬升天,整个启祥宫沉浸在幸福之中。
韦贵妃第二天梦醒时还在回味,她觉得这可能是上天给她的暗示,也许自己真要生下一位小公主了。
她每天都很幸福,开始为自己还未出生的小公主做衣服,小小的衣服,倾注了满腔的慈母之情。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终于来到了韦贵妃生产那天。
梁帝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并没有守在启祥宫,等他终于忙完政事,才发现,韦贵妃已经生产了一天了。他急匆匆感到启祥宫,韦贵妃还在生产,一声又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传来,皇后也等在殿外。
不知怎的,他突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预感应验,韦贵妃生下了一个死胎,而她自己也因为失血过多,很快就死了。
梁帝大怒,下令彻查,整个宫廷弥漫着一种恐怖的气氛。
几日下来,无数宫人被拖进慎刑司审讯,这些宫人无一例外,都受了很重的刑讯,一旦受过刑讯,就不能再伺候贵人了,以后再没有进步的机会。
最后是皇后拦住了皇帝,这场风波才算过去。
小安的发财梦还没做完,最大的靠山就倒了。只能说人世无常,人生充满了绝望,她的心中丝毫没有对贵妃去世的伤心,只担心自己恐怕是发不了财了。普通人没有那么大的愿望,只关心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
梁帝其实并不喜欢韦香儿,他只是想用她与皇后、太后进行抗衡罢了,借着韦香儿的死,他对后宫进行了一番清洗。不过成效并不显著,大梁国的后宫,并不掌控在皇帝手中,几任皇帝都曾死在皇后手中。新生的太子,其实是皇帝的催命符。然而没有太子,就会被兄弟篡位,这种微妙的平衡,是每个皇帝从出生就该学习的。
朝堂上的事情纷繁复杂,梁帝想得头有点儿痛。他漫步在荷花御池边,说起来如今是荷花的季节吗?这些常识皇帝并不关心,作为一个皇帝,他在这些生活方面的常识少得可怜。他隔绝在皇宫这一座牢笼中,虽然富有天下,但是天下长什么样,他从来没有看见过。从出生起就在皇宫里长大,不像太祖皇帝,他的太爷爷,听说太爷爷曾南征北战,看过了大梁的大好河山。
荷花娇艳欲滴,大片大片的荷花铺满了荷塘,传来阵阵清香。李玄的心情放松了点,暂时不去想朝堂上的是是非非。
微风吹来,有雨滴落在李玄的脸上。他顺着风的方向看去,正看到一个黄衣女子。
那女子如瀑的长发,他觉得自己好像闻到了发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令人想入非非。
他好想离开皇宫,离开这个牢笼,和爱人肆意驰骋在天地间。
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皇帝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中,宫人们也不敢打扰他。
韦贵妃死后不到一个月,小韦氏进宫了。小韦氏名叫韦月儿,据说长得花容月貌,可金枝觉得,这个韦月儿不如她的姐姐韦香儿,只能算是清秀之姿。
韦月儿一进宫就被皇帝封为了婕妤,众人都道小韦氏会延续韦氏的辉煌。
她们都这样说,金枝也怕她跟韦氏一样,来找自己的麻烦,天天闭门不出,缩在自己宫里,尽量避开和小韦氏见面。
谁知过了几天,小韦氏竟然上门找她,还给她送来了很多贵重的礼品。
小韦氏说要和金枝做朋友,还说自己已故的姐姐韦贵妃从前做得不对,今天她是代姐姐给金枝姐妹赔罪,希望她们能原谅云云。
金枝这才知道小韦氏一进宫就给很多人送了许多贵重礼品。
小韦氏真是傻得可怜,以为这样便能够让众人喜欢自己。她想跟姐姐走不同的路,以为自己这样就能在后宫站稳脚跟,却不知,宫人们是敬畏主子,其他妃嫔是没有能力动她。
韦月儿实在是个情商不太高的人,一次她又去讨好太后。太后宫中某宫人奉承韦月儿,夸赞韦月儿华容月色,倾国倾城,以后必成大器云云,还说以后发达了找她办事之类。这句话本是别人奉承她,结果她却回了一句自己不过是个婕妤而已。其实她本意是自己人微言轻,找自己办事大概不靠谱。
谁知太后听了却不高兴,言韦月儿定是对她不满,当场治了她一个顶撞太后的罪名。韦月儿对此一头雾水,后来她才知道,原来太后听了这句话,以为是她嫌弃婕妤身份太低。韦月儿真是冤枉啊,她哪里有那个意思,她觉得自己不过是自谦,表示自己手中没什么权力,也不敢乱保证说自己能帮人办事的意思。
此事过后,韦月儿禁足一月,待禁足期满,她也不再四处串门了。她想得是:干多错多,本想拍太后马屁,谁知拍在了马蹄子上。真是马屁拍得不好,还不如不拍!
金枝最近发现,梁帝宫中吃空饷问题严重。这是金枝的说法。比如说,在御书房当值的太监是轮班制的,每次当值都是好几个人,因此有些不太重要的人就不来当值,但是照旧拿赏银。
赏银是从何而来呢?
由于太后、皇后及一众嫔妃都会跟太监们打探皇帝的消息,而每次打探消息总会上下打点一番,这时候就有人滥竽充数,跟着大家领赏银。
这本是个不传的秘密,毕竟被皇帝知道了,少说也要治个大罪的。由于大家都不光彩,所以没有嫔妃会吝啬这点儿赏银,只要当值的都给赏银。
本来赏银是赏银,吃空饷是吃空饷,两者本来不掺和。
金枝把两者混为一谈,和金玉说着话。
“太可恶了,我想打听点儿消息,竟然要给当值的一大帮人都发钱!我看当值的也就五个太监,来找我要赏银的竟然有五十个太监!”
金枝愤愤不平,脸蛋儿被气得更加红润。
“哪儿来的五十个太监啊?明明只有五个太监。结果你知道他们说啥吗?他们竟然说安排值班的人本来就这么多,其他没来的是身体不舒服。我就问他们身体不舒服不是不应该当值吗?他们竟然说,只是说身体不舒服,不是真的不舒服。后来为了要赏银,竟然又陆陆续续来了十几个太监,最后没办法,我还是给他们五十个人都给了赏银。我走的时候还听见他们说我太抠,活儿没法儿干了,下回不要卖给我消息。你说他们这不是吃空饷吗?又吃我的赏银,又吃皇帝的国库,皇帝一年养这么多酒囊饭袋,得花多少钱啊,我看这皇宫少一半的人,说不定干活更快!”
金枝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说得是口干舌燥。她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喝了一杯犹嫌不够,直喝得一壶茶见了底才罢休。
金玉听了这么一通,一直都没说话,此时才开口问道:“姐姐稍安勿躁,那当值的太监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