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绪越飘越远,一个刹车把出神的简宁拽了回来。视线逐渐清明,眼前刚满十九岁的毛头小子变回了眼前穿着灰色,不知不觉间,顾星逸已经带着他来到了三环外,将车停在了一家名叫“兴胜酒家”的粤式茶楼门前。
顾星逸率先打开车门,简宁紧随其后下了车。一迈进酒楼里,简宁瞬间就闻到了正宗烧腊的香气和四处飘溢的普洱茶香。味正的粤菜向来不缺追捧的食客,即使已经过了饭点,酒楼里的顾客仍络绎不绝。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简宁的家乡虽说不在正儿八经的广府文化圈,但看到熟悉的装饰和食物,还是会涌起一股乡愁。毕竟在长滨飘荡了三年,期间只短暂地回过三趟广东,也是许久没到这么正宗的粤菜餐厅吃饭了。
服务员看到来了顾客,热情地将他们带到了一个餐桌上就坐。坐下的一瞬间,简宁心底里还是发出了真诚的感慨:果然够正,给顾客坐的都是实木沙发,那冷硬的触感是铺几层坐垫都盖不住的。
他将点菜的事全权交给了顾星逸,自己接过茶包就泡起了茶。顾星逸表面上在看着菜单,实际上却偷偷盯着简宁洗餐具的动作。简宁的手是极好看的,手指修长秀气,动作干净利落,熟练地拎起水壶,将开水缓缓倒进餐具里反复冲刷了几遍之后,才拿着镊子稳稳当当地将洗净的碗筷放在了他的面前,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可见是将功夫练到了家。
他一直记得,以前在南珠市和简宁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无论到了什么菜系的餐厅,服务员都会拿出准备好的开水让顾客过一遍餐具。简宁也总是主动地帮他把餐具烫好。他也曾好奇地问为什么吃饭要多这一个步骤,而简宁也只说从小和家里人吃饭都是如此,烫碗早已成为他们广东人的传统文化。
不一会儿,一道道精致小巧的菜被摆在了桌子上,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把简宁馋得口水直咽,烧鹅、虾饺、叉烧、排骨......整整十道菜,差点连桌子也放不下。好在粤菜向来“精致小巧”,盘大量小,否则他明天就该对着地铁里写着“浪费可耻”的电子屏幕忏悔了。
顾星逸吃饭一直都是慢条斯理的,极好的家教让和他一起用餐的人十分舒服。相比之下的简宁倒是有些惭愧,尽管活了二十多年,他在用筷子上还是不够熟练,一旦筷子不适合,死活都夹不动食物,特别是虾饺这种滑不溜秋的东西,他刚要动用勺子来捞,顾星逸已经一声不吭地把虾饺完好无损地夹到了他的碗里。
眼前的一幕似曾相识,简宁盯着碗里的虾饺,思绪又回到了几年前。
......
夜色将起,灯火已明。
还在放暑假的南珠大学三号门不似往日热闹,来往的车辆也不多。
此时的简宁正在大门一侧的路灯下低头看着手机,正看得入神时,肩膀就被轻轻拍了一下,简宁瞬间回过头来,抬起头就和顾星逸四目相对,突然就被他的笑晃了神。
他从上次就发现,顾星逸笑起来总是会露出一口大白牙,那是不同于第一次在会议厅不小心和自己撞上时客套的微笑,是在校道上两个人畅谈时发自内心的笑。
“不好意思,来晚了,又差点被导航骗到山里去了。”顾星逸语气里带着些惭愧。
“没事,我也刚到不久。”
“那接下来由你带路了,学长。”
“行,那地方三站地铁就能到,现在过去吧。”
......
他们这次的见面,还要说回几天前。
两个人当时加完微信后,并没有过多的交谈,聊天界面还停留在那两句话。
“到宿舍了。”
“我也是。”
就在两天后的早晨,醒来的简宁突然收到了一条信息。
“学长,今晚能赏脸吃个饭吗?”
一看发送时间,凌晨2:25,好家伙,简直比他还能熬。简宁自认为不是个早睡的人,晚上睡前总要躲在被窝里玩玩手机来结束一天的生活,最多也就熬到凌晨一点,可屏幕里的这位大少爷比自己还像个十足的夜猫子。
“行,我下午去国际部值班,下班联系你。”
“成。”随后又加上了一个表情包,是一只盯着屏幕摇头晃脑的小猫。
看着屏幕里有些呆的猫,简宁勾起了嘴角,没想到这个男生还挺反差的,表面上酷酷拽拽的人,私底下居然会发这种表情包。
......
过完安检后,走在前面的顾星逸打开乘车小程序刷码,但刷卡的机子一直显示“扫码失败”。简宁凑近他的手机一看,不由得笑了:“你那是长滨的地铁码,跟南珠市不互通的。”于是他开始手把手教这位大少爷申请“南珠通”,这才顺利进了候车区。
“你平时去其他地方不坐地铁吗?”简宁真诚发问,他实在想不通这个大少爷为什么会不知道城市之间的地铁码是不互通的。
“这两天没怎么去其他地方,都在附近转悠。”
“那你在家或者出去旅游的时候呢?”
“近的地方就打车,远的地方就自己开车去。”顾星逸并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简宁一时语塞,估计这位大少爷在长滨也没怎么坐过地铁,毕竟他刚刚连长滨的乘车码都找了好一会,但同时他又有些懊恼,估计这人也坐不惯公共交通,为什么自己刚刚不问一声,其实打个车也不麻烦,无非就是堵一小段路。
好在上了地铁后,顾星逸并没有表现出不适应,两个人抓着扶杆,在下一站时忽然涌入许多乘客,正看着播报屏幕的简宁一时不察,险些被撞倒,好在顾星逸及时发现,出手迅速,稳稳地抓住了简宁的右手小臂,这才没在地铁上闹个“四脚朝天”。
简宁有些不好意思,向顾星逸投去感恩的眼光,“还好让你给抓住了。”
......
到站之后,两个人走到C3出口,目的地就在地铁口附近。
两人刚走到店门口,食物的香气就随着夜晚的风钻向了两人的鼻子。顾星逸打量起了这家店,这是一栋独立的两层小楼,装饰看得出是有些年代的,但环境确实是干净卫生的,里面坐着的不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 ,就是戴着眼镜背着书包的大学生,点心的热气从蒸笼里升起,嘈杂的说话声也盖不住香味的发散。
两个人上楼随便找了一张空桌子,服务员就主动递上菜单。
“吃点什么,你看看?”
“还是你来吧,你比较熟悉。”顾星逸刚刚就发现,简宁似乎非常熟悉这家店,从地铁下来后,他连导航都没看就凭着自己的记忆一路找到这里。
“喝得惯普洱吗?”
“能喝就行,我对茶没什么讲究。”
简宁也不再客气,知道顾星逸没有什么忌口后,拿起铅笔就在菜单上勾画,圈了六个最常见的点心,将菜单递给了服务员。
撕开服务员送过来的开水后,简宁的一番操作让顾星逸看得入神,这么有章程的手法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只见简宁把大盘小碗和杯子汤勺错落有致地叠放在一起,再拿着水壶将水倒在筷子上,把整座“厨具山”灌满水。这个操作让他想起初中学化学的时候,课本上提到的引流,眼前的人专注认真地做着事情,就像在用心对待一场不容出错的化学实验。
最重要的一点,简宁的手很好看。意识到盯着人家的手太久,他赶忙移开视线,主动问起简宁:“没想到你们这的人吃饭也这么讲究,还要自己洗一洗碗筷。”
“家里的长辈都是这样的呀,小时候看着,长大了也就有模有样地学会了。”
简宁挑的这家茶楼是手工制作的老店,上菜向来是要多等好一会的,再加上当下正是饭点,店里坐满了顾客,所以并没有那么快能吃上饭。
在等上菜的期间,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突然,顾星逸主动开口道:“学长,其实我有个事想请教你。”
简宁听完后,不经意地皱了皱眉,他有预感对方大概是有事相求的,而且事情不会简单,但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于是回答:“你说。”
“我住不惯宿舍,想搬出去住,但提了一次被拒了,你能帮我想想法子吗?”
果然是大少爷,留学生两个人的宿舍都住不惯。简宁在心里暗自腹诽,我又不是学校领导,我能有什么办法。但转头一想,他又不用亲自去给人跑腿办事,给他适当提提建议就行了。于是让顾星逸把事情给他讲讲。
从小没住过宿舍的顾大少刚来一个星期不到,就因为和室友生活习惯和作息不同,非常烦恼。国际部的老师出于安全的考虑,随便找了几个理由搪塞他,驳回了他搬出去住的请求,提出帮他换到另一个宿舍住,但铁了心要出走的顾大少不肯就范,于是打算另找出路,这才找到了他头上。
简宁思索片刻后,小声地凑到他一边,告诉他怎么做。
在国际部当学生助理的这一学年里,他多少对部里的情况有些了解的。负责交换生日常事务的行政老师是去年才入职的年轻人,做事向来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害怕担责任。主任陈方好反而是个好说话的主儿,只要不是大事,你能用充足的理由打动他,他就会答应。于是他建议顾星逸准备好一套说辞,说出几个非住校外不可的理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说几句好话来讨好陈方好。
其实简宁向来是不情愿和人扯上人情来往的,特别是在这种事情上,但又觉得顾星逸一个人初来乍到,没有熟悉的朋友,所以还是软下心来帮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