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逢星的情况没比江遇清好多少,一边要忙着准备各个老师布置的拍摄作业,一边还要赶工作室那边的画稿,她忙得团团转。
学校老师们的要求一个比一个离奇。
只是拍个微电影那还好,可个别人还要求把剧本和分镜头脚本一起做好交上去,这些原本可以敷衍一下的东西也要细心才行。
常予见池逢星实在太忙,主动帮她分担了一部分的剧本创作。
她实在想象不出来有人又要写东西又要画东西的,费肝的事情全让池逢星做完了。
“你收着点吧,看看黑眼圈重成什么样了,来和大熊猫找不同。”常予举个镜子在池逢星面前让她照一照。
池逢星只看了一眼就偏头躲开,她把注意力重新放到手中的稿纸上,涂涂画画半天也没找出什么好思路。
“我恨期末。”
她把水笔扔在一边,站起来调试摄像机,她和小组成员问学校借了个教室。
她们这次微电影的主题还是校园,没什么再出去租房子取景的必要。
“你要不然和工作室那边请个假?一直这样也不行。”
常予是真怕池逢星哪天在她那个小公寓里抱着板子猝死了,要真出什么意外,她怎么和叶耘交代?
“能有什么事?咬咬牙就过去了。”池逢星摆手拒绝。
请来的群演都已经换好衣服,池逢星退到一边,看着小组其他成员拍摄。
放在一边的电脑传过来一个邮件,常予见池逢星盯着拍摄,就走过去帮她看,点开读了一下,常予伸手拍她的肩膀。
“哎,你复赛过了?”常予语气有些激动。
池逢星也凑过去坐下,她不记得自己参加过什么比赛啊?
看了看底下主办方的名称,池逢星想了想,上个月副院长好像确实来找她要了几张底片。
副院长是她班的摄像课程老师,平时嘴很毒,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但思维跳脱,经常让学生参加各种比赛积累经验。
“他拿我拍的东西报的吧。”
池逢星只感觉到荒谬,副院长比她想象中还奇特。
常予把邮件拍下来细读,“这上边说,你还得提交下个赛程的作品。”
“我从哪变出来一个作品?”
池逢星气得咬牙切齿的,她发誓不会再给副院长发任何东西。
手边的事多得根本干不完,副院长还在这里给她添乱,池逢星烦得不行,她干脆把邮件关闭,跳转到办公软件做分镜头脚本。
池逢星平时看着没正形,认真起来效率还是很高的,她优先梳理了当下最该做的事情,在心中排过顺序之后就没那么焦虑。
拍完收工后天已经黑了,池逢星和小组成员一合计,决定请所有人吃饭当报酬,餐厅就在学校附近,有包间,容纳十几个人不是问题。
池逢星在外边用小组经费结完账,想偷偷溜走,里边不熟悉的人太多了,尴尬,她不想作陪。
刚准备溜之大吉,就被常予卡着脖子拉回去。
“你跑什么?”常予把她按在座位上。
池逢星指了指手机,轻声说:“我想回家睡觉。”
熬了几天大夜,真的撑不住,下午又拍了那么长时间,她累得腿软头晕。
“不差这一点时间,吃完饭再回去,我送你。”
菜上得很快,池逢星吃了几口就放下筷子开始玩手机,她拍了餐桌的一角发给江遇清,没有配任何文字。
“我听说明天全市的高中都会来我们学校游学呢。”常予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拽着椅子坐在她身边。
“游学?”
池逢星蹙眉,不是春天也不是夏天,十二月游哪门子学,过来喝冷风吗。
“谁知道呢,我是想问问,你姐来不来啊?”常予回归正题。
“我姐?”
谁啊,池逢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她什么时候有姐了?
“我说江老师。”
当时在广城时常予就听江遇清说过,她是平城的高中老师,这次的活动范围是所有高中,江遇清也会来的吧。
“谁说她是我姐啊。”池逢星有点不爽。
江遇清才不是她长辈呢。
她才比自己大几岁?
常予马上改口:“行行行,是你江老师行了吧?”
池逢星没再反驳,她下意识瞥了眼江遇清的头像框,开口:“我不知道,她没和我说。”
她又反问:“她来,你激动什么?”
“没有,我想着去年暑假到现在这么长时间都没见过,要是有时间,一起吃个饭呗。”
“不吃。”池逢星果断拒绝。
“你别那么小气啊。”
“不行,她要是来了,还得看学生,哪有时间和我们出去吃饭?”
常予见池逢星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坚持,心中的计划毁了,她欲哭无泪。
当时暑假过去没多久她就被叶耘放出黑名单了。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还算融洽。
前几天常予一个不小心嘴贱了几句,又被人关进去。
并且电话也打不通,好像被全面封杀了。
这事情不好和池逢星说,如果让她帮忙联系叶耘,一定会被发现的。
叶耘再三强调过别让池逢星知道,常予不敢冒险。
但江遇清就不同了,从她那里找突破口,按照她的性子,即便猜到什么,应该也不会和池逢星多说。
计划泡汤,常予只希望明天能在操场上碰见江遇清。
江遇清确实收到了要带学生去游学的通知。
她非常反感,一是天气很冷,二是这种外出活动,几十个学生的安危都系在她一个人身上,比大山都沉。
她也不喜欢坐大巴,而这种多人出行的活动,载具一定是大巴。
唯一的亮点可能是此行的目的地是平城大学。
说起来,除了上次开学她陪池逢星进去放过一次行李,就再没去过。
平城大学的食堂是对外开放的,还有专门面向社会人士售卖的饭卡。
江遇清也有一张,是池逢星塞给她的,她一次都没用过。
想了想,江遇清挑选好明天出门要带的小包,将那张饭卡也一并装进去。
学校规定的出发时间是早晨六点半,在学校大门口集合,而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都要比学生提前半个小时。
江遇清不得不起了个大早,她对这样短暂的睡眠时间十分不满,却又没办法对抗。
当老师可能就这一点不好,要早起。
她忽然理解池逢星喜欢赖床的心思了。
尤其是在冬天,从温暖的被窝里起身,真的无比艰难。
迎着寒风走进学校,她班上的学生已经集合好了,江遇清拿着名单过去对了对人数,一个不差,全部到齐。
隔壁班的老师还在对人数,池逢星见领导小组都还没来,学校里也没见大巴车的影子,她找了个花坛旁的凳子坐下。
她完全不明白让起这么早的意义在哪,所有人都准备好了,领头羊却不知道在哪里。
学校绿化搞得不错,只是落叶总让学生们叫苦连连。
有几棵树完全是光秃秃的,迎着风,枝桠一颤一颤地摇摇欲坠。
天空看不出一点蓝色,只剩下寂寞的白,配上这几根枯枝,像在白纸上做了一幅画。
通透寂寥。
江遇清举起手机拍下一张,这个点池逢星不可能醒着,她发了个朋友圈,反正这人迟早会看到。
她没和池逢星说要去平大,如果真碰见了,也算个小惊喜。
快七点所有人才到齐,几辆大巴车开进校园,包车似乎还多余了一辆。
江遇清带着自己班的学生上车,车里还空出很多座位,江遇清选了个双人座坐过去。
小林老师也在这辆车上,此时正忙着赶自己的工作心得。
江遇清把准备好的注意事项给学生们讲了一遍,无非是那几点。
不准乱跑,不准离开老师视线。
“江老师,我们只在学校里走,不离开校园可以吗?”
平城大学的校区很大,总共能划分成三大块,要是有人跑丢了,可真不好找。
江遇清沉思片刻,开口:“不行,去哪里都要提前和我说,不能偷跑。”
车里出现零星的叹气声,江遇清权当听不见。
高中的生活枯燥乏味,学生们难得参加一次这种活动,兴奋也是正常的,江遇清理解,但不能放任。
大巴车驶进学校南门,这里开阔些,学生也没那么多。
催着学生下车,江遇清把小包拎在手里,想了想,还是在腰间挂了个扩音器,害怕有人听不到她的声音。
平大安排了不少志愿者迎接,志愿者都穿着红马甲,胳膊上戴着各个学院的红袖章。
江遇清四处望了望,她在远处的人工草坪上看到一群人。
其中一个背影十分眼熟,穿着一身黑色厚夹克衫和深色阔腿牛仔裤,夹克衫外边还套着一个马甲。
马甲两侧看起来装了不少东西,后脑勺还有一个显眼的小揪揪,用的是个浅色皮筋,很明显。
那人脖子上挂着个相机,正弯着腰摸身前的摄像机,江遇清定睛一看,认出那是池逢星。
她喊着学生们集合,几个志愿者跟在她们班旁边,再一次交代注意事项。
有了志愿者,江遇清的工作会轻松很多,她走在班级一侧,边听志愿者说边看池逢星。
“咔嚓。”
快门又响了一下,池逢星终于直起身子,她揉了揉有些酸的腰,也听到了周围的骚动。
“池逢星!你看那是谁?”常予从身后扑着她,池逢星一个踉跄,赶快把摄像机扶正。
她瞪常予一眼,让她去收拾设备,这一场拍完,该换地方了。
“我知道,你先扭头。”常予又指了指。
“有什么啊?”池逢星说着就扭头去看,在一众穿着校服的学生里,她一眼就锁定了江遇清。
江遇清穿着驼色大衣,手拿一个银色小包,正立在那儿,校园里风很大,刮得她头发都乱了,几缕头发贴在脖子上,发丝顺着风的轨迹飘。
只是一眼。
即便隔着很远的距离,池逢星还是被江遇清那双深邃的眸子吸引。
早已看过无数次,可次次的结果都是沦陷。
她快步走过去,直接跳下人工草坪,脖子上挂的相机已经在皮肤上留下浅浅一道痕迹。
“你来了啊。”池逢星小声说,声音软软的,悦耳动听。
江遇清见池逢星一点都不意外,于是帮她整了下歪斜的领子。
“没拍完吧?”她越过池逢星看了眼草坪上站着的一群人。
“准备换地方呢。”
池逢星很想再和江遇清待一会儿,又见一群学生都盯着她们两个看,她有点社恐,于是低声说了句微信聊就转身走开了。
江遇清点点头,又转身跟在班级最后面,她拿着手机打出几个字发过去:
“害羞?”
她看到池逢星耳朵红了。
池逢星搬着架子,明显心不在焉,常予见她一副灵魂出窍的死样子,她上去捶了一拳。
“想跟人家一起直说啊,今天没那么忙,你去问志愿者借一身衣服,帮着把活干了就行。”
话音刚落,池逢星就把架子推在常予身边,连脖子上的相机也摘下来挂在她脖子上。
“多谢!”
没有一丝犹豫,池逢星拔腿就跑过去跟上大队伍,体测好几次八百米都不合格的人,现在跑得比谁都快。
常予在心中疯狂鄙视池逢星。
江遇清见池逢星一路气喘吁吁跟上来,之后又和队伍里的志愿者絮絮叨叨说了几句话。
志愿者明显面露喜色,脱下红马甲和袖章递给池逢星,高高兴兴地走了。
池逢星套上马甲,一层叠一层,有点笨重,但不影响行动。
袖章被她握着塞进裤子口袋,不打算带了。
“你这是?”江遇清淡淡发问。
“我代表学校迎接江老师,有什么问题吗?”池逢星一本正经,因为刚刚跑过,鼻头还有一点红色。
“没有。”江遇清勾唇笑笑,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递给池逢星。
刚刚跑急了,不喝水嗓子会痛。
“?”池逢星看着面前这个极为古朴的保温杯,她认命地接过去。
忽然觉得江遇清是一个很老款的老师。
哪有二十多岁的人出门随身携带保温杯啊?
还是这种印了个学校名称的俗气老干部杯。
.....江遇清竟然愿意用。
学校走一走[摸头][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