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7章 第一任帝国银行行长!

作者:最爱喝娃哈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冰河时期就是小冰河时期,天气真的是冷到刺骨,才是刚刚进入十一月,尚未真正进入冬日,北京城就已经下了好几场大雪。


    几乎没有人愿意外出,除了那些要出门讨生活和必须要出去做事的人,其他人都不愿意外出。


    不然出门就是找罪受,还不如在家里面和老婆孩子在一起。


    如果有条件弄点石炭,那就是顶好的日子了。


    但如今的京城,却多了一种冬日出门的原因。


    那就是去看京城新建成的那座名为帝国银行的建筑,看外面的石狮子,以及那座用银子砌成的高塔。


    而这样的看情况,在十一月的中旬,达到了最顶峰。


    因为十一月中旬的时候,封禁了许久的一段正阳门大街,再度开放。


    也就是说,那座帝国银行的建造,已经接近尾声,甚至可以说已经建设完毕,要不了多久,就会开业了。


    但正阳门大街既然已经不再封禁,那他们就可以走到街道上,近距离的观看那两座白银狮子,近距离的看那座白银高塔。


    于是乎正阳门大街解禁了就像没解禁一样,依旧有一些人堵在门口,就像是在看稀奇看古怪。


    要不是白银狮子外面有一道栅栏,再加上风雪中有士卒静静肃立,警惕的双眼如同鹰隼一般,静静地扫视着周围。


    说不定就有人直接上手摸白银狮子了。


    这些人越看越觉得可爱,思考着到底要多少多少人,才能将这白银狮子搬动?


    这两座白银狮子要是给京城每个人分了,大概能分到多少钱?


    可以让每个人吃多少顿饭,可以买多少个窝窝头?


    十一月二十日,鞭炮炸响了整个正阳门大街,几乎整个内廷,都听到了震耳欲聋的声响。


    除了的鞭炮之外,还有烟花,数之不尽的烟花!从早到晚几乎没有停歇过。


    哪怕是见惯了世面的京城百姓,此刻也不得不说他们根就没见过世面了,哪有人这么放烟花的?


    就今天一天放的烟花,都够多少人几辈子用啊?


    浪费,纯属浪费!


    但毫无疑问,这一场鞭炮烟花秀,已经完全将京城所有人都调动起来,无论是什么地方,谈论的话题,都是那帝国银行。


    当天,陛下和镇北侯再度亲临帝国银行,举行了剪裁仪式,除了陛下和镇北侯之外,京城的达官贵人,几乎都出现在了正阳门大街之外。


    京城的文武百官、勋贵宗亲、世家大族,几乎都出现在了此处。


    足可见陛下和那位侯爷的面子有多大。


    好像因为这些人的到来,京城的冰雪都一下子消融了不少。


    叶铭站在下方,看着那帝国银行的四字牌匾,嗯,不愧是自己的字,不错,相当的不错。


    打仗到底是杀人,他这个人心善,最不喜欢做的就是杀人。


    他从小的梦想,是当一个资本家。


    现在他有机会实现这个梦想,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认为如果持续发展下去,他会成为整个世界最庞大的资本。


    那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扬帆起航?去跟什么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的那些崽子碰一碰了?


    仪式很复杂,毕竟是叶铭要求的,但实际不管是叶铭还是朱由检,都不辛苦。


    因为辛苦的,是帝国银行的行长。


    他们只是居于幕后,毕竟这世上贱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名义上的行长变成了朱由检亦或者是叶铭,就会有人跳出来说他们与民争利。


    第一任帝国银行的行长,是不久之前叶铭和朱由检才商议出来的结果。


    宋应星。


    原因之一,宋应星是一个绝对的全才,对于经济同样有极为深刻的研究。


    叶铭告知他的很多经济理论,宋应星都能很快领会。


    原因之二,年纪更合适,相比于另一位全才徐光启,他年岁更小些,如今也才四十岁出头而已,而徐光启却又足足六十六岁的了,已经垂垂老矣了。


    原因之三,就是温榆河很难同时容纳这两位大神,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在一起就很容易生出龃龉。


    这个任命,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徐光启很高兴、宋应星也很高兴。


    等到仪式结束之后,宋应星也有些疲惫。


    但是他依旧打起精神,向依旧和莅临此地的达官贵人们,讲述帝国银行的业务。


    “诸位,帝国银行的第一个业务,就是存储。”


    “只要将银子存入帝国银行,可以获取一张存折,一年一期,年息一分,也就是说如果你拥有一百两的存折,一年之后,这兑换券就可以换出一百一十两白银。”


    听到这,在场的不少人当即就不淡定了!


    太变态了,要知道在此时此刻,绝大多数的钱庄,你在钱庄存钱,是需要支付钱庄保管费的!


    毕竟钱庄帮你保管财物,他需要承担仓储、安保、损耗的成本,而钱庄是要赚钱的,这些成本总不可能钱庄来出。


    所以必须要有保管费。


    这是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


    可在帝国银行存钱,不收保管费也就罢了,银行反倒给你钱?


    这么离谱的吗,难不成银行是做慈善的?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给百姓发钱?


    有官员忍不住问道:“宋先生!敢问朝廷发放的兑换券,可以作为实物银再存储到银行之中吗?”


    宋应星笑着说道:“诸位可以把兑换券当成实实在在的金银,在帝国银行,没有这方面的限制。”


    “甚至成色相对而言不够好的白银来说,兑换券在银行的这边更有价值,都是按照十足的银子来计算,而成色不好的十两白银,却不一定价值十两白银,这些你们都清楚,成色稍差,总回是有些折损的。”


    “所以如果愿意,朝廷发放兑换券之后,你们就可以直接拿兑换券来银行进行存储。”


    “朝廷一品大员一年的俸禄,是一千零四十四石,哦不对,现在是一千零四十四两银。”


    “也就是说你们每年将会额外多出起码一百两的额外银子,一百两银子能做多少事情?你们可以想一想。”


    喜欢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请大家收藏:()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