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7章 主战但不绝对

作者:唯唯而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天幕下各朝时空的人们,起初不懂后世所说的意思,还以为是在贬低金朝。


    人家毕竟是一个能打入中原,又成功建国的王朝,再差也不能差到哪去吧?


    当拿晋朝来比喻后,人们懂了。


    “金朝,晋朝,啧啧啧!”


    甘露殿里众人对后世的金朝最多了解在天幕的碎言碎语里,但是对晋朝的历史懂的要比后世还要详细。


    尤其是房玄龄。


    “晋朝开国打完天下之后便堕落了,不过区区数十年光阴,度过了汉朝上百年的过程。”房玄龄蹙眉道:


    “总不能这个金朝还没有打完天下,就开始堕落了?”


    李世民戏谑道:“晋朝,金朝,两个王朝殊途同归!”


    名字都有点像,莫非真是冥冥之中有天意?


    北宋初年


    赵匡胤看着天幕的眼睛都在放光。


    堪称两宋第一战略巨著?!


    一想到这样的宏伟著作,自己居然不能看到,未免有些叹息:“天幕怪有意思的,光说出来馋俺,不让俺一窥全貌!”


    做事也太小气。


    如今大宋面对未定之天下,不就是恰如彼时的南宋吗?


    观天幕上后世后人弹幕,一个个能说会道,人人都可来上几句辣评。


    也可见后世开智程度。


    尽管这个《美芹十论》在后人眼里还有些缺陷,但对于他们而言就是甘露了!


    【辛弃疾六十多岁时看破了南宋官场之糜烂,看透了天下各国。


    这么说吧。


    宋孝宗时期隆兴北伐,义军刚刚光复一处后朝廷立马举行了《隆兴和议》,将义军之战果视若无物。


    随后又调派义军去别处驻扎,然而却被当地主官极力剥削,几沦为兵奴,再之后更是被金军包围作战。


    这支义军能在这种情况下,还保持战斗力,足可见韧性。


    结局呢?这支义军二十公里外就有一支大宋正规军,他们却按兵不发,坐视义军全军覆没。


    由此足可见南宋官场糜烂程度,治军之上下腐败。


    辛弃疾更是知道这样的道理后,辗转地方想要训练了一支强军。


    大名鼎鼎的飞虎军是辛弃疾在斡旋多处,甚至私藏宋孝宗金牌令他解散的情况下,最终练成的。


    练成之日,就是辛弃疾光速被踢之时。


    不顾战果损失,坐视抗金义军被剿灭,飞虎军的成果被空降接手,这些都是南宋官场的水深程度。


    不过,就算是这样,辛弃疾也够坚强了,更难得的是他的战略观。


    南宋很烂吗?


    确实烂。


    但辛弃疾认为金国更烂。


    他就差给宋宁宗跪下求着了:官家,金国很烂的,咱们慢慢来,不能这样急着送人头啊!


    求求你们了,听我的吧,金国之烂必然国力迅速凋亡。


    咱们只需要用二十年的时间,逐步蚕食,既不消耗大宋太多国力,又能收复故土,岂不美哉?


    然后,辛弃疾就被罢免了,还有许多人攻击他:


    “公有复仇之志,然无复仇之略。”


    “将帅愚钝,军民怨怼,马政不讲,骑士不熟......”


    “北伐?就你?能讲个屁啊!”


    “归正人也配言北伐?”


    “呵呵,哥们天天喊北伐,没想到真北伐了你居然是个怂包蛋!”


    “好个辛稼轩,居然是个投机之徒!”


    “主战但不绝对主战,什么意思?辛稼轩又在卖弄玄虚了。”


    尽管舆论如此,依然改变不了辛弃疾是天下闻名的主战派大佬。


    韩侂胄还是想得到他的支持的,甚至给了辛弃疾一个美差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相当于天下最富裕的一个省份省会一把手外加主管省内一切军政、治安。


    这种明摆的送好处让一生朴素的辛弃疾当时大怒:


    “韩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


    “辛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


    韩侂胄当政时,在宋宁宗的支持下,犹如当年王安石,其余人不支持主战,胆敢反对就等着被贬吧。


    而辛弃疾面对这样的权臣时,就敢这样说话。


    韩侂胄作为权臣,自然不是好惹的,被一个小小的辛弃疾臭骂,脾气也上来了:


    没了你辛屠夫,俺老韩还吃不了带毛猪?


    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在宋宁宗急功近切,韩侂胄一心证明自己,主战派气势汹汹,将领个个贪功好恶、军队毫无士气等糟糕的情况下。


    开禧北伐,潦草的开始,潦草的结束了。】


    【勉强值得庆幸的是


    辛弃疾彻彻底底的看透了宋廷的无药可救,这一次给他什么官职都不想回来了。


    说白了,开禧二年的辛弃疾心死了。


    累了。


    可怜美芹公超越当时时代的战论,这辈子都没有机会释放光彩。】


    “辛弃疾不是一个词人吗?”赵飞翻看着评论区里网友的留言,一个个说得跟真的一样,好像辛弃疾真的有军事上的大才。


    这可给他好奇坏了。


    “辛弃疾军事本事这么大,咋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本没说啊?”


    赵飞话刚出口,一拍脑袋:“忘了,辛弃疾郁郁不得志,没领兵机会。”


    现代的赵飞丝毫不知自己的话已经冒犯了正在看天幕的某人,他根据点赞最高的评论,顺势跳转了链接。


    手机上一下子蹦出了好多条解析辛弃疾韬略和大局观的视频,赵飞直接从点赞数最高的开始看。


    “让川蜀、襄阳、淮西起兵吸引金国注意力,起战舰从海上绕路到山东,直插腹地攻克要塞双方策应协同作战,继而直捣黄龙?”


    嘶~


    古人们想得是,还能这么玩?


    辛弃疾居然连具体怎么执行这个策应协同战术思路都写明白了,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套用?


    汉武帝看到此处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这和朕给去病、仲卿定的漠北战术很相似嘛!”


    刘彻嘴角高高上扬,内心窃喜:


    看来,辛弃疾还是在抄朕的作业。


    真正聪睿的是朕!


    ......


    倒是赵飞在看到下一条解析时,瞬间懵了:


    “不是,辛弃疾是穿越者啊?”


    “这里面咋还有政委的事儿!”


    古人们的注意力随着赵飞的目光而去,辛弃疾的策论中提到:


    派机敏文士入值军营,只可为参谋,职在讲解军令、战略目标、朝廷政策,不可染指指挥权、干扰正常军事行为。


    此举旨在让将士们明白朝廷所为、军队所为。


    赵飞:“......”


    你确定这不是政委干得事吗?


    等等,下面这一条咋看着那么像“民主集中制”?


    “......谋贵重,断贵独......”


    所为谋众:战前收集各军部指挥官意见


    所为断独:撤退命令等由最高指挥官单独签发


    最后,举行战后分析会,保留原始决策记录供复盘。


    这套理论放在现代上到军队和企业组织管理,下到电子竞技战队,都在用。


    现在你告诉我,“谋众断独”这种类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是八百年前辛弃疾提出来的?


    还是他三十岁的时候?


    震惊还没多久,下一条又让赵飞呆住了。


    辛弃疾居然能用哲学思辨的角度,断言金国衰亡就在眼前。


    “凡人之情,未得志则冒死亡以求富贵,已得志则保富贵而重其生。”


    还有《致勇》篇后面居然还写:


    陛下应重文官而赏武官,非不重视武将,更该重视的是底层士卒。


    以文驭武等之类的都是小道,当陛下获得了底层军官和士卒的支持,就算将军有反意也没用。


    而您又收获了军心和天下。


    赵飞:?


    网友:?


    这不是我们看得历史穿越小说,男主用的手段吗?


    好尴尬......


    原来古人也能想到这种事情啊。


    评论区里网友的评论得到了赵飞极力的认可:


    【我现在才明白了那句话:别以为你穿越了古代就能凭借现代知识玩弄古人,他们缺的只是先进的技术生产力,而不是大局眼光。玩权谋韬略?他们能玩死你的同时还让你感恩戴德。】


    赵飞深有感悟,叹道:“古人和现代差的不是生产力,不是傻。人家是古,不是原始......”


    也许一二百年后,他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会被后世的诸夏人称为古人。


    【我寻思辛弃疾也上过大学呢/.憨笑!这不是我在指导课上学的哲学嘛!/.憨笑】


    【怪不得东风夜放花千树呢......原来辛弃疾真的见过东风啊!】


    天幕上的《美芹十论》原文只是一闪而过,视频画面的博主也只是挑着大概讲一讲。


    却一点儿也影响不到古人们抄作业的速度,尤其是北宋初年的赵大愕然的张大了嘴巴。


    俺娘嘞,刚许愿就灵验了!


    这天幕可真好使!


    赵飞喃喃:


    “辛弃疾真开挂啊?嗯嗯嗯......看来宋朝没用桂哥是对的,因为会被天道扫盘封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