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大明康熙制官窑

作者:唯唯而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父汗,所以咱们是汉人吗?”拖雷久久无语。


    蒙古继位一向是幼子守灶的传统,本来都要当蒙古大汗了拖雷,忽然被告知自己可能是个汉人,心情可想而知。


    铁木真抓了抓脑袋,如同老树皮一般的手划过头顶。


    “肯定是汉人看我们黄金家族太强大了,过来攀附我们的手段罢了!”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


    木赤咧嘴笑道:“咱们是长生天骄傲的子孙,最强大的蒙古勇士!”


    一直沉默不语的耶律楚材开口:“大汗,各位王子,卑职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讲。”


    “丞相尽管说,都哥们。”


    “据楚材所知,天幕只有诸夏人才看得见。”


    “之前拜访大汗的大食人,就很好奇我们蒙古人为什么要抬头看天......”


    众人哑然:......


    这下该怎么给自己强行解释呢?


    一众骁勇善战的王子、将军们纷纷抬头望向成吉思汗。


    “本汗什么时候说自己不是诸夏人了?”


    成吉思汗一愣,自己祖宗在唐朝的时候就接受过中原的册封。


    他也没否认啊。


    谁说诸夏只有关内的才算是诸夏人?


    我入关之后待个几十年,不也是诸夏人吗?


    “管他什么人什么人的,我们都是伟大的蒙古人!”


    “行了,都闭嘴吧!”


    “别打扰本汗看天幕!”


    ......


    天幕下的各朝时空对华夷之辨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元朝,蒙古人。”


    嬴政第一次见到异族入主中原的王朝,心中滋味有些怪异。


    “朕要是骂后世子孙无能,让异族入主中原是应该的。”


    “可这些异族入华夏后则学习了华夏,朕到底该以蛮夷对待,还是华夏人对待?”


    冯去疾笑了笑,“陛下,天幕上后世可是说了他们是多民族国家,自然是认了那蒙古人的法统。”


    “草原人和中原人成为了一样的国民,后世自然有后世的道理。只不过对于我们而言,现在关外的匈奴人却不是一样的。”


    “他们于大秦,就是夷狄!”


    嬴政微微颔首,他之前还以为这群夷狄到了中原后会破坏诸夏的文明。


    没想到这群蛮子还挺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会治国,就实行了汉化。


    汉化?


    嬴政心底又陡然升起一股恶寒,连忙摇了摇头。


    该死的汉朝!


    怎么就处处存在!


    为什么汉人不能是秦人,为什么汉化不能是秦化!


    ......


    明朝


    奉天殿上,洪武群臣有些懵了,上首的朱元璋人更麻爪在了原地。


    “蒙鞑血统是汉高祖的?”


    “那我们喊了半天的驱逐胡虏是为了啥?”


    不少人有些迷茫,蒙鞑居然不是真正的鞑子!


    在群臣激烈的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之前一直跳脱的燕王朱棣则是静静的在角落作思考。


    忽必烈是第一个完成南下擒龙和封狼居胥的皇帝?


    那另一个时空的我,永乐皇帝是不是第二个?


    欸?!!!


    不对,朕...孤的未来怎么可能是个反贼!


    另一个时空的孤分明是老爹在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的嘛!


    ......


    【“刘必烈:喝汉人美酒,打亲朋好友。”


    追评:“南下重铸成吉思汗荣光,我忽必烈义不容辞!


    北上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我刘继业舍生忘死!”】


    【“历史是一个巨大的轮回,同时历史也是一个抽象的展览。例如忽必烈率领汉人北伐草原,朱棣带着蒙古人封狼居胥!”


    追评:“哈哈哈,有的人为了封狼居胥耗尽一生时间,有的人生来就在狼居胥。”


    追评1:“查了一下居然是真的,忽必烈还修长城!”】


    【“去了一趟中原后的忽必烈:/.图片”】


    <img srovel-pic-r/0b453febf34c948d511b3239b3b44dd2~tplv-noop.jpeg?lk3s=8d963091&amp;x-expires=1855565151&amp;x-signature=bQZEeSZoLiZkVIYY1eTProAHGSA%3D" img-width="564" img-height="564" alt="" media-idx="1"/>


    爹,我是刘路啊


    【“朱棣当年五次北伐鞑靼的时候,用完了大义旗号后,蒙古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下你小子没借口了吧?从此我在漠北老实吃风沙,你在北京老实当天子,你我平安无事。


    谁知道朱棣翻了半天的史书后,愣是想了一个替汉高祖报白登之仇的理由!”


    追评:“没毛病!诸夏法理正统自古代代相传!谁说汉朝的仇不能在明朝报了?”】


    西汉


    刘邦瞪大了双眼,表情就像地铁里老汉看手机一般。


    “这也行?”


    “乃公的好孙孙刘彻不是报过了吗?”


    刘彻:祖宗,我喊的口号其实是复辱高后之恨。


    刘询:祖宗,其实我的口号是复文帝时期匈奴焚毁甘泉宫之恨。


    ......


    李世民啧啧称奇,看到和自己惺惺相惜的明太宗干的好事后:“学到了!学到了!”


    “下次朕要是再北伐的时候,用完了本朝的就翻前朝的来用!”


    明朝时期


    草原上的鞑靼人:???


    匈奴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天幕都说了我们是汉人遗落在草原上的血脉,你朱棣不要不识好歹!!


    本是同根生,何必追太急!


    【“冷知识:朱元璋起义元朝的时候,麾下的蒙古人干得比汉人还卖劲!”


    追评:“明太祖成祖北伐,最卖力的恰恰是蒙古人!恨不得掀翻黄金家族的统治。”


    追评1:“其实一点也不冷,掀翻元朝最卖力的是蒙古人,掀翻清朝最卖力的就是满人。”】


    清朝


    各时空的大清朝皇帝们看到这段话心都凉了半截,“什么意思?”


    “俺大清对满人还不够好吗?”


    【“元末蒙古人跪地喜迎汉人王师,追随汉军杀破大都城一路封狼居胥!”


    追评:“元朝平等的压迫每一个不是黄金家族的民族。”


    追评1:“俺大清也不遑多让,平等的剥削每一个不是八旗以外的民族!”】


    【“晚清时期,满人掀翻清朝的动力比汉人还积极。”


    追评:“清朝比元朝还CS,入关之后直接把关外封锁了,老家的穷亲戚一个都别想进来,给我老老实实在关外打渔去吧!”


    追评1:“清朝还美名其曰中原太糜烂了,这是为了让关外女真保持祖宗精神!”


    追评2:“清朝末年,眼见中原受不住了,清廷想要撤回东北老家,但是东北满人打出了‘勿使清帝东归’的旗号,可见普通满人对清朝有多恨了。”


    追评3:“清朝中后期,反清复明的满人还真比汉人积极。”


    追评4:“其实很好理解。贵族汉人享受的就是比普通汉人好。同样的道理:蒙古贵族和清朝旗人就是比普通蒙古人、满人生活优越,并且在剥削同族时也更狠。”】


    唐朝


    “朕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看到后世异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的德性,不禁一阵无语:


    “感觉元朝和清朝的故事像在看又一部北魏史一样。”


    甘露殿中的群臣十分认同这句话,他们在场的诸位不少都是六镇的子孙。


    当今皇上的祖宗,也是六镇出来的狠角色。


    当年北魏贵族吃不惯大同的风沙,就带着人去洛阳汉化了。


    结果新贵族生活是享受美满了,这群享受了中原繁华的贵族不但没有想起老家的亲戚,反而变本加厉的剥削老家!


    士可忍,孰不可忍!


    伟大的葛荣拔旗起义,六镇南下端了老拓跋家的老爷们,这才有了隋唐。


    ......


    清朝


    关外的女真族们看到天幕替他们说话,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嚎道:“还是好人多啊!”


    建州女真他干的都不是人事啊!


    渔猎本来就是有风险的体力活,这群旗人还美其名曰让他们锻炼身体,不忘祖宗气魄。


    特娘的抽兵役的时候,怎么就抽我们啊?


    分地享受的时候,怎么又不见我们啊?


    刚建立大清国的时候,你们迁了一批汉人兄弟过来建设大东北。


    我们刚学会怎么种地,怎么腌肉做酸菜坛子,好不容易有了第一次饱腹过冬的日子。


    结果呢?


    你们急急忙忙满汉分离,又把汉人迁走的嘴脸是为了什么?


    临走前还特么把耕地全都捣毁!


    还挨家挨户把俺们的腌菜坛子都砸了!


    畜生啊!


    就怕老乡吃饱肚子不去你们那里当兵是吧?!


    有你们旗人这么不当人的吗?


    ......


    清朝时期,关内


    无论是旗人还是旗人贵族、皇帝们,看到天幕后眉头蹙得老高了:


    啥意思?


    老家弟兄们不待见我们?


    这咋可能嘛!


    俺大清对他们可好了,他们怎么可能不待见我们呢?


    我们可是划了那么大一块地盘啊!


    足足三个省给他们渔猎以生活,他们老感恩戴德了!


    啥?你说咋不让他们种地?


    荒唐!


    种地那是汉人干的,伟大的女真人怎么会种地呢?


    种地会让老乡肌肉萎缩,会让老乡失去女真人强大的体魄,会让......总之,除了种地,我们什么没给他们啊!


    三个省的地盘,随便打猎打渔,多自由啊!


    他们祖宗之前只敢缩在松江一带的海边渔猎,那么小一块地不老拘束了。


    俺们打败了明朝,现在让他们有了这么多的自由地盘,这是他们祖宗想都不敢想的神仙生活好吧!?


    再说了。


    我们八旗子弟都是读过书的,自然清楚北魏灭亡的历史。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