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4章 武帝头号黑粉出现了

作者:唯唯而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两条母亲河,疯狂肘击了中原大地5000年」


    「正所谓上善若水,水乃是生命之源,有水源的地方才能哺育出繁华的文明」


    「其他国家的母亲河:宝贝人类,我这里有适宜的气候,干净的水源,每年还会运来大量的泥沙肥沃土地,快来我这里居住吧!」


    「而黄河与长江却说:只有强者才配做我的子孙,快吃我一招洪涝灭杀拳吧!」


    “其他文明古国也有这样的河流?”嬴政蹙着的眉头舒展开了,既然四大文明古国里有诸夏的存在,那便不怵其他古国了。


    但是,文明太多了,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呢?


    不过,他们的母亲河真的这般岁月静好啊?!


    「例如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低水期尼罗河岁月静好,沿岸富饶美丽。


    而俗称的“尼罗河的馈赠”,便是指的是每年五月份到九月份的涨水期,尼罗河会进行有规律的洪水泛滥,退潮后会在土地上留下肥沃的淤泥,这些淤泥里还有对农作物帮助极大的各种矿物质。」


    「再来说说古印度文明的两条母亲河,一条恒河和一条印度河,古印度的母亲河不用多水了吧?


    恒河自带杀菌作用,被誉为圣河,讲的就是恒河水的水质。


    虽然现在的印度母亲河被誉为元素周期河,当然这是后话。」


    「此外,还有古巴比伦的母亲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也就是两河流域,这里可是诞生了不少的古代文明,因为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以古巴比伦人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像古代华夏王朝的老朋友,波斯人,也是起源于这片大地。」


    天幕每讲出另外一个文明古国的母亲河情况,便适当的播放一下其母亲河的画面。


    尤其是悠长而平静的尼罗河,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安静的流淌着、灌溉给两岸人民以岁月静好,真是好一副田园牧歌景象。


    眼红了!


    天幕下各朝的先辈们是目瞪口呆的看着其他古国的母亲河,不是哥们?


    你演我?还是诸夏的两河在演我?


    同样为文明古国,为啥人家的就这么平静且美好,悠长又富饶呢?


    难道我们不够重视长河与黄河吗?


    那水利工程,历朝历代谁敢忽视?


    呜呜呜!我们也想要一条这样安静美好的母亲河,而不是一个脾气暴躁,随时来一肘子的黄河呀!!


    天幕下,观众们心中的嫉妒和不平衡瞬间升起!


    尤其是本就武德充沛的朝代们,在开拓了一些视野后,眼睛都红了。


    嬴政的眉头又皱起来了,因为他在苦恼,要是打过去这些古国的话,从大秦出发需要多少年呢?


    “朕早就说过了,天底下只能有一个国家,便是大秦。”


    “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文明,名字又臭又长,听着还没文化。”


    “只留一个诸夏就好了。”


    「叫她们母亲河,不是因为亲近感恩」


    「而是彻底服了,没招了,只能叫妈妈」


    「黄河作为母亲河,根本不需要献祭,因为她饿了会自己爬出来找祭品吃」


    「这时候的人们,只能跑到泰山才能幸免于难,这下你知道为何泰山是五岳之尊了吧?」


    此时,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先辈们表示:这是一个很冷的笑话。


    嗯哼,你猜我们为什么不笑?


    黄河泛滥发大水的时候,跑得慢了人就没了。


    朝廷征发徭役去修黄河的时候,那更是惨无人道啊!


    反正就是别管怎么说,咋回事,只要这位母亲河发点脾气,不管活下来与否,中午没事,因为早晚会死。


    「不过,不要怕!」


    「因为黄河会狠狠的惩罚每一个不重视水利的王朝」


    「伟大的母亲河——黄河,她将会平等的让每一个不好好治水的朝代,如陀螺般飞起~」


    「公元前602年,周定王五年、鲁宣公七年,这是文字记述以来最早的黄河改道记录,战绩如下:豫冀鲁大地农田被淹。


    间接的加剧了当时诸侯们的纷争。」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决堤,汉朝官方征伐十余万徭役几次修堵,几次冲决。


    汉武帝刘彻被后人尊崇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功绩,一个是征讨匈奴,第二便是兴修水利了。


    被黄河搅的无有宁日的刘彻,终于是忍无可忍了,他对黄河宣战!


    汉朝于是调发兵役数万修河!


    当汉武帝亲自站在河堤上督工,朝中百官自丞相以下皆要背负辎重堵决口,长安禁军羽林卫将士更要亲身下河,以身为坝。


    修好之后,刘彻美滋滋的在旁边顺手修了个行宫。


    虽然他自己不常来这住。


    但行宫被黄河给冲烂了。


    以至于黑了刘彻一辈子、汉武帝头号黑粉司马迁在史书上写下评语:“复大禹之旧事也。”」


    「其实也不怪司马迁,他自己在水利篇还专门当日记似的写:为什么专门写水利河渠这个内容捏?


    就是因为背柴火修黄河的百官里就有我!!!


    其实,也难怪司马迁不喜欢卫霍了。


    当时,卫青站在岸上,属于看着司马迁干活的人。」


    嬴政手中的动作忽然一滞,兴修水利?


    这确实是一个大功绩。


    他们大秦向来重视这一项,尤其是在他当政之后,郑国渠和灵渠的修建无疑是造福了当地和整个大秦。


    “哈哈哈!”想到郑国渠,嬴政忽然大笑起来。


    他想起了韩王那个蠢蛋!


    当年派间谍唆使大秦修建水渠,想要消耗大秦的国力。


    万万没想到,大秦不但真修了,还修好之后让河渠反哺了秦国。


    “韩然真是天底下头号的蠢材了。”


    汉朝


    汉景帝刘启颇无语的看着自己的小猪猪,眼神跟寻常百姓家看自己懒得活动的孩子一样:


    “你就不能下来干点活?不求你能像你的皇祖父一样,农耕时亲力亲为当天下先。


    “你好歹做做样子也行啊?”


    刘启觉得,自家这小子这么容易招黑,纯是自己作的。


    武帝时期


    司马迁眼睛抬头看着未央宫的天花板,脚趾头没趣的抓紧松开再抓紧,两只手更是藏在宽大的袖袍里,互相角力着。


    这未央宫修的倒是挺气派哈,这个顶梁很气派,壁画也雕得很有说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