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东京梦华

作者:唯唯而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官家,一场好梦啊!」


    明朝


    “绍宋不可谓不精彩啊!”朱标仰息道,“倘若宋真有这样的官家,岳元帅也不会冤死风波亭,一众宋廷的仁人志士也不会有这样的人生。”


    朱标明白,除了极个别的人除外,大部分人都是随波逐流的。


    皇帝需要什么样的臣子,那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臣子。


    没有人会为九族过意不去自己的理想,过意不去自己的生活。


    小朱棣此时怔怔道:“好一场大梦?这是谁的梦啊?做的这么长。”


    朱标温和的抚摸着弟弟的脑袋,看着身旁的一众兄弟,心里叹息。


    北宋


    哲宗时期


    章惇竖眉横声说道:“臣早就说过了,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赵佶登基了。


    对于哲宗的群臣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谁都知道当今天子勤政治国,有仁宗风范,又继承神宗遗志,致力革新变法,是不可多得的大宋明君。


    然而,赵煦遗传了他爹的毛病——身体不好。


    不仅少子,还多病。


    床榻上的赵煦面无人色,天幕上大宋亡国的消息让他差点咽气。


    “咳!咳咳咳!”


    “子厚,来扶朕起来。”赵煦轻声唤道。


    章惇着急上前,关切道:“官家,您身体抱恙,躺在床上养病便好...”


    少年天子气质陡然上来,上位者的威严让章惇不敢直视。


    他八岁登基,朝政被祖母太后、嫡皇后把持多年,二人不但互相争权夺利,还扶持党争,恢复旧法。


    父皇临终前的遗憾他忘不了。


    临终了,眼里的是对大宋江山的留恋,是对他的放不下,也是对王安石的愧疚。


    “我儿,当为尧舜!”


    赵煦深陷的眼眶死死的盯着天幕中的徽钦父子,这样的人居然能当上大宋的官家。


    自己这个弟弟什么德行他很清楚,满朝文武也清楚。


    “给朕端鹿血!”


    朕还行!


    「徽钦二帝被俘,靖康耻的发生,实际上北宋已然亡国。」


    「但赵玖不愿意。」


    「就在这危急存亡之秋,赵玖登基了。」


    「他说:


    “继而导之谓之绍,朕当绍宋!”


    “朕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身为汉家天子,尔等汉家儿郎,何怕一死?”


    “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凋零残破,朕谈何社稷安宁?”


    “国家受难,朕一日不克复中原,坐立难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他说:


    “先祖庇佑?先祖庇佑的废物上百年也没有收回燕云,平定西夏,倒是好出息,葬送了江山,自家北狩,让天下受辱?”


    “朕的功绩不说秦皇汉武,起码可以比肩光武了吧?赵家的哪位先祖敢自比光武?”


    “平庸之辈窃居高位,早该身死道消,不受香火!”


    “败坏社稷的废物,又岂配朕去惦念?活该横死他乡!”


    “尔等勿要再说,我太祖能取得天下,正是因为人心所向,而非先祖和神明庇佑。”


    “如今朕败退金军,还于旧都,养甲二十万,剑指两河,意在黄龙,更是天下人心所向!”


    他说:“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大宋没有南逃的官家!”


    “我汉家天子,可以亡国亡己,决不可弃百姓而亡天下!”」


    汉朝


    刘彻听得一番高燃语段,眉飞色舞,只觉得好一个扬眉吐气。


    “靖康耻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可当下却能改变未来!”


    刘彻龙睛虎目,他很欣赏这个叫赵玖的孩子,如果我的太子能有几分这样的霸气就好了。


    “先贤曾言:舜发于畎亩之中....”


    “宋世祖能在山河凋零之际力挽狂澜,怎么比不上朕了?”一向自信自傲的刘彻被天幕里赵玖的风姿折服,毫不吝啬的夸奖道:“要朕说啊,赵玖再造乾坤的功绩,足以和朕比拟!”


    英雄多出于乱世,深宫养不出猛虎,刘彻左思右想着,要不让朕的太子也去民间历练历练?


    刘据:......


    爹,我怕我下了民间见到百姓惨状后,忍不住造反...


    东汉末年


    刘备呵呵一笑,“赵玖能以为汉世祖皇帝自比,说明他心中将自己当成了真正的汉家天子了。”


    之前的宋朝官家,那都是些什么货色啊。


    毫无汉家天子的形象。


    孔明眉头紧锁,看着自己抄录下来的天幕信息,思忖着说道:“宋世祖登基以前,宋朝居然没有燕云?!”


    没有燕云,相当于北方无险隘可据守,北方异族多是游牧部落,他们想要入侵或者打秋风,没有了关隘的阻拦,冀州豫州一大片的平原地带,简直让他们回到了忠诚的狼居胥。


    庞统后知后觉,才发现宋朝这样还能立国百年,它的文武其实已经很厉害了。


    “能无北关享国百年,就不能收复了燕云?”


    法正冷哼一声,说道:“其实这就是宋朝的问题所在,能守百年,却不能收复。”


    “早就暴露了出了历代宋廷的德行了,贪图逸乐,毫无进取之心!”


    宋朝


    守寡在家的李清照来到南方后,常思少女时的生活,也痛恨国破家亡的时局。


    为此,在家没少饮酒作词,以此消愁。


    天幕出现后,早年在东京城出了名的爱出头,一向爱凑热闹的易安居士早就搬好了凳子,一直管看着。


    只是,现在的她有些懵。


    赵官家怎么念我的词啊?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写来骂赵明诚那个软骨头的,怎么让官家读了,还读的这么英明帅气...


    北宋的历代皇帝,让赵玖的一番言论说得面红耳赤。


    你这小崽子,说的那么好听,不还是我赵宋的子嗣嘛!


    还有,太祖和你有什么关系!


    北宋初年


    赵匡胤倒是心底一片暖意,这孩子真会说话啊。


    他其实也想开了,大宋要是真这样亡了国,还不如拱手让贤,让天下人为天下计而自取之。


    两晋以来,世人对司马氏骂了多少年了,赵匡胤虽然喜读韬略,但文化功底并不差,两晋的事情重演在了大宋。


    真的会让人戳脊梁骨啊!


    “玖儿是个好孩子啊!朕开创了基业给子孙施为,居然上百年都没能拿下燕云。”赵匡胤面带慈笑,“有宋一朝,能有玖儿这样的好孩子,朕就算到了地底下,也有脸和秦皇汉武说话了。”


    赵二焉坏焉坏的,看到赵玖出彩他心底就不得劲。


    “兄长,徳昭德芳...”


    大哥,你的好玖儿可是除了你以外把大宋的历代先皇都骂了一遍了,咳咳,你的儿子......


    黑汉子的脸更黑了。


    “着人给赵德昭赵德芳喊过来!”赵匡胤怒气冲冲的说道,顺手还抽出了自己大玉斧和大鞭子。


    今天他想执行家法了。


    赵二:待会贤明的晋王殿下一定会为两位侄子求情的!


    「一根玉带拴住跋扈烈马


    半只鸭子喂饱吞金巨兽


    八公山力挫金兀术


    尧山对射阵斩了完颜娄室


    白马绍兴明天下之志


    韩信墓前尽显帝王风范!」


    一道苍老的声音,穿透了时空的壁垒,古老又苍莽的将各朝先辈的目光,再次放在了天幕上。


    祇在低语着,在诉说着,那原本应该的事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