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颤颤巍巍,但还是在求情:“杨公子,只差一把了,您就通融通融,明年我一定让他交齐!”
杨丰年轻蔑看着眼前的老头:“别废话,不然我连你也打!”
村长看着没有一丝缓和的余地,叫来自己的儿子,想先替他们将税粮补上,过了这一关。
中年男子连连感谢村长,保证一定会还上粮食。
年轻男子看着眼前的场景,气愤不已,拉住村长拿粮食的手,转身朝后面的人大声喊道:“各位乡亲,粮长家欺压我们这么久,你们就甘心吗?每年我们都要多交那么多粮食,你们甘心吗?若是不甘心,就随我反了,要是打败他们……”
杨丰年赶忙命人抓住这年轻男子,年轻男子看情况不对,转身朝人群中跑,一边跑还一边游说,人群很快就骚动起来。
这人一张嘴能说会道,吴小满看身边聚集的许多人都被煽动了情绪,一个个都被激起了怒气,但一时都不敢上前。
吴小满站在他们中间,趁乱大声道:“乡亲们怕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还打不过他们几个家丁,大家上!”
乡亲们被欺压许多年,本就蠢蠢欲动,吴小满话音落下,立刻有人应声而上,逮住抓人的家丁,其余人看他们占优势,也一拥而上,朝杨公子和剩余家丁围过去。
杨公子看情况不对,想往家跑,但他还没跑出几步,就被人抓了回去。
眼看情势不利,杨公子害怕被打,只能妥协,在后面收税粮称量时,再也不敢让家丁用脚踢木斛。
因为之前的冲突,望水村的税粮全部交完后,已经到了申时,村长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往回赶。
若是放在平时,一般交完税粮都会直接走,不会等着村里人一起,但是因为今日的事情,村长和大家都担心后面的人,在交完税粮后都等着大家一起走。
回去的路上每个人都很兴奋,粮长欺压乡亲多年,今年他们总算赢了一回。
吴小满、村长和其他几辆牛车上都拉着大家剩下的粮食,看着就高兴。
吴小满回到家,何月看到他就急忙问:“怎么回来这么晚?”
以往吴铁山去交田税,一般不到午时就能回来,今天吴小满第一次去就回来这么晚,她心里着急,想着小满再不回来让何平过去看看了。
吴小满将刚才的事说了,何月听的心有余悸。粮长剥削百姓可恶至极,但她更担心小满出事。
-
“各位叔伯,慢慢来,只要你们拿粮食过来,我们都会给你们换粮种的。”
村里人都知道几年吴小满家收成好,昨日交田税时他们更是亲眼看了,吴小满家的小麦种子饱腾腾的,肯定是好粮种。明年种了,收成肯定能好。
虽然如今粮种大部分都是自家留存,但看到好粮种他们都会想去换一些。
他们在回来的路上便问了吴小满,吴小满当即答应让他们今日拿着小麦来换。
粮种每户都要不了多少,一石换一石,一斗换一斗,吴小满家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还能给村里人卖个好,他何乐而不为呢。
今天村里大部分人都来了,何平几人也都在家,一起给村里人换粮种。
王二妞也背着一袋小麦过来。吴小满虽不待见他,但在这事上一视同仁,结果吴小满打开她的袋子一看,麦子竟然是发霉的。
“你这麦子发霉了换不了。”吴小满直接道。
王二妞狡辩,吴小满没有理他,反倒是他身后等着的人冲着王二妞嚷嚷:
“王二妞,你快走吧,别耽搁事!”
“就是啊,你那麦子自己都不吃,还拿来给人换,当人是傻的么?”
王二妞这人平时看到谁家的东西都想要一把,自己家的东西摸都不让别人摸。除了这,她还总好和其他媳妇夫郎吵架,村里许多人都不待见他。
有几个和她不和的更是直接开骂,王二妞骂回去,但是一人也骂不过,只能背着粮食妈妈咧咧离开。
吴小满知道肯定不止王二妞一家这样,对后面的人道:“各位叔伯婶子,要是你们也拿饿了陈粮坏粮,现在回去换成好的再过来我不追究,若是拿到我面前,以后不会再和你们换种子。”
有些人就是爱占便宜,吴小满也不想和他们多计较,不换就是了。
这话刚说完,就有几个人灰溜溜地离开,吴小满大致一看,就是村里那些平时爱占便宜的人家。
在所有人还完后,吴铁牛、吴铁春过来了,吴小满看他们没拿粮食,就知道他们想白拿粮种,直接关了门。
吴小满不想和他们多纠缠,他可没忘记上辈子吴铁春对何月的欺辱,也不信吴家其他人什么都不知道。若不是他重生改变了这些,她娘如今也许就……
换来的粮食没有自家的颗粒饱满,吴小满都留着自己吃。
“娘,今年卖五十石小麦,留三十三石粮食如何?”
如今朝廷田税“十税一”,也就是说收十石粮食缴纳田税一石。官府收田税每亩按照定量收成两石来收,可不管实际上收成有没有两石。
他们四十亩地,要缴纳税粮八石,还剩八十三石。
去年冬天留的玉米还有,家里加长工八人,除了李水心,其他人吃的都不少,吴小满一时有些拿不准。
何月大致算了下:“留这些肯定有富裕,就先卖五十石吧。”
每年留的粮食肯定要往多了留,谁也不知道明年收成如何。
吴小满找粮铺卖了五十石,今年小麦八百文一石,吴小满家的小麦颗粒饱满,脱壳也干净,是上等粮。粮铺的人看过后,主动来家里拉,还没收拉粮食的费用。
五十石粮食,一共卖了四十两银子。比吴小满去年粗略算的,整整多了十几两。
四个沉甸甸的银锭到手,吴小满忍不住上嘴咬了一口,和何月一起笑了起来。
吴小满在心中盘算,小麦卖了四十两,秋收还能挣钱,加上今年喂养的十头猪,年底肯定能有余钱。
收完小麦,紧接着就是要播种,吴小满早早就买了棉花种子,打算在自家的三十亩地上种上棉花,剩下几亩种一些玉米,还有几亩种着油菜,等油菜收割再种花生、红薯。
至于李浔家的十亩地,吴小满也打算种上玉米。若是种棉花,还得经常除草、打枝、观察棉花长势,离的太远,不好管理。
吴小满按照吴铁山教他的,用人畜粪便、豆渣、芝麻粕、草木灰混合,用来肥地。
刘大河回来拉拌好的粪肥,吴小满问:“刘大哥,粪肥够用吗?”
刘大河:“这边的四十亩地够用,但是小东家那边估计还差点。”
吴小满:“我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
自他教了村里人肥地方法后,大家都去买芝麻粕、豆渣,如今近处已经买不到了。
家里今年喂了猪,猪粪不少,但是也不怎么够用。如今种地普遍都用粪便肥地,因此没到种植的时节,粪便也是稀缺玩意儿。
吴小满倒是知道县城有人专门收粪便去卖的,别看不体面,倒是挣钱的很。他们收人粪便得收钱,卖粪便又是一笔钱,一份粪便能收双份钱。
吴小满跑到稍远的镇上买了芝麻粕和豆渣,又到城外找收粪便的人买了粪便,才总算又凑够十亩地的粪肥。
望水村的田地种好后,吴小满带着何平几人去向阳村种李家的十亩地。路上,他们正巧碰到了李大伯和大伯娘。
吴小满停下跟他们打招呼:“大伯,大伯娘,我正要去找你们呢,我还不知掉小浔家的地在哪个位置,得麻烦你们跑一趟给我指一指了。”
今日不是李浔的休沐日,李水连、李水心又认不全,他们只能来早些,找李大伯他们帮忙指指。
李旺忙道:“麻烦啥,让你大伯娘这就带你们去,我们要先去种玉米。小浔兄妹最近怎么样?好久都没见他们了。”
吴小满:“都挺好的,小浔前段时间放了麦假,但是一直在家忙,最近又去私塾读书了。”
王秀花带着几人走了一会儿:“看,就是这几片地,一共十亩,我们已经犁了一遍,你们直接种就成。”
吴小满认了地,这十亩地有六亩良田,四亩中等田,土质都不差。
他从牛车上拎出来了一篮子鸡蛋,笑着道:“大伯娘,来了也没啥带的,这些鸡蛋你拿回去吃。”
篮子不大,鸡蛋有二十几个,大伯娘推拒一番之后高高兴兴的接过,喊他们中午一定要回家吃饭。
临走前,大伯母想起:“满哥儿,我家大虎今年定亲了,成亲时间定在六月二十八,今儿个碰到你,我就不再去你家跑一趟了,你们到时一定要来喝杯喜酒,带上小浔兄妹,好久没见他们了。”
吴小满:“恭喜大伯娘,我们一定去,大虎哥定下的是哥儿和姐儿?”
小浔听到这个消息肯定高兴,他当时做赘婿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大虎哥。
说起这个,大伯娘十分高兴:“是个姐儿,邻村的,本来算了两个好日子,一个在三月份,我们想着让两个孩子早点成亲,但是亲家那边想留姐儿过完夏收,就定在六月了。”
大伯娘又拉着吴小满说了好一会儿两人的事,从相看到姐儿的脾性,言辞间显然对这个儿媳十分满意。
这周又没有榜单[爆哭],依旧隔日更[小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望水村24